当前位置:

长沙县挺进全国县域经济七强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益虎 周顺利 编辑:陈佳婕 2016-12-17 10:51:11
时刻新闻
—分享—

  百强争强 高位进位

  长沙县挺进全国县域经济七强

↑继去年位列第八后,长沙县再进一步,超越浙江慈溪由第八位上升到第七位,继续领跑中西部。均为长沙晚报通迅员 曾诗怡 摄

↑继去年位列第八后,长沙县再进一步,超越浙江慈溪由第八位上升到第七位,继续领跑中西部。均为长沙晚报通迅员 曾诗怡 摄

↑长沙县推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初中、小学分区划片招生,高中取消择校生。

↑长沙县推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初中、小学分区划片招生,高中取消择校生。

  长沙晚报记者 胡益虎 通讯员 周顺利

  昨日,第十六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公布,继去年位列第八后,长沙县再进一步,超越浙江慈溪由第八位上升到第七位,继续领跑中西部。

  越是接近顶峰,往前跨越实属不易。在全国百强县前十强中,面对强手如林的第一序列竞争对手,长沙县能继续实现进位赶超目标,尤为难得。从2014年成功跻身全国十强位列第九,到2015年超越浙江义乌再进一步位居第八,今年,长沙县又一次成功超越浙江慈溪,挺进前七,并连续3年居中西部第一,成为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挺五强,昂首阔步进位子

  全国县域经济排名第七!继去年超越浙江义乌后,今年长沙县再次实现高阶进位,超越浙江慈溪,再进一位。本次评比,长沙县在10项指数排名中,有“竞争力等级、投资增长率等级、消费增长率等级、民生建设指数、创新活力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等6项获得A+,而且在“投资增长率、消费增长率”两个等级指标中超过排名榜首的江阴和昆山。

  在第十六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中,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由总量、均量、质量、速度、活力等五个方面指标组成。其中县域经济主体功能重点开发绩效指数反映的是县域经济的开发效率和活力。而在这一项,长沙县位居全国第三。从中可以看出,长沙县经济发展的质量、速度和活力令人瞩目。

  今年以来,长沙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围绕“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的发展主线,全面实施“六大发展战略”,瞄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第一县”“第一极”“第一城”目标,社会经济民生各项事业实现高基数下的高水平发展。实现挺进全国五强的目标, 需要精确的定位和科学的分析。为此,今年9月份,长沙县出炉了《关于长沙县挺进五强的分析报告》。挺进五强,长沙县靠什么?靠发展质量优、速度快、后劲足。靠经济运行质量优良,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靠活力指标表现优良,投资驱动效果明显。

  一组数据彰显出长沙县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又迎来开门红:今年1-11月县域经济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45.7亿元,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4亿元,增长16.9%;1-11月财政总收入209.5亿元,增长10.3%;前11个月,长沙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87亿美元,同比增长22.61%。2016年预计GDP达1350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222.2亿元,年均增长率全部在10%以上。

  长沙县正在向着“挺进全国五强”的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扣发展,抓牢项目牛鼻子

  高位进位,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

  长沙县的底气在于项目。“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民生。长沙县要实现党代会提出的‘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终究还是要落实到项目上。”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表示,长沙县能够在去年位居第八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进位晋级前七强,靠的就是一批大项目、大产业带动。

  为落实长沙市委提出的打造更高层次、更高层面的“第一县”“第一极”“第一城”目标,长沙县紧抓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凝人心,以项目论英雄。

  以项目论英雄,围绕项目来考察干部,围绕项目来锻炼干部,围绕项目来选拔干部。不论是联点项目的县级领导,还是项目建设的相关责任部门或镇(街道),是不是英雄就看工作实绩,能不能干事用重点项目的成绩来说话。

  以项目凝人心,主要是通过“三抓”来凝聚人心、推动项目。一是抓干部士气。在县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的领导成员中,没有一线二线之分,62个项目全部联点到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抓项目。二是抓现场管理。项目联点干部要经常不定期查看项目的进展情况,督促相关责任单位。三是抓调度协调。项目联点干部要对项目及时协调或调度,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数据显示,2016年全县共铺排的在建项目有514个,总投资3903亿元,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在内,50亿元以上的项目共16个(含经开区项目)。全年在建项目面积达1280万平方米,占全市项目建设面积四分之一,其中社会投资项目占比达到70%以上;截至11月份,长沙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5.74亿元,同比增长16.1%,111个市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205亿元,53个新建重大项目全部开工。

  舞活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新兴的主战场就在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和黄兴会展区。

  5月31日,黄花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9月29日,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正式启动建设;11月5日,长沙黄花综保区招商取得阶段性成功,首批集中签约10个项目,涉及进出口金额达8亿美元。如今,这里每天都在变化,明年5月将封关运行。未来,这里将建成全市乃至全省“开放发展的新引擎、外贸服务的新基地、临空经济的新平台、结构优化的新战场”。

  作为湖南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重要载体、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核心地带,长沙临空经济区的项目建设也在加速。12月13日,五个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总投资额逾50亿元。

  2017年,长沙县将继续坚持项目带动、创新发展,预计全年重大项目投资将突破200亿元,政府投资项目实现投资12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900亿元。

  重改革,激活一盘好棋子

  唯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激活县域经济新引擎。唯有真刀真枪推进改革,才能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作为全国十八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长沙县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正是来自于不断深化改革。长沙县改革平台宽广,各级试点项目多,进度快,呈现出“改革有试点、试点有突破、突破有水平”的特点。

  近年来,长沙县在县域探索实施功能分区,走有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实现债务收支全过程管理。强化综合治税,优化财源结构,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90.2%。率先全省实施PPP模式,落地项目8个、总投资205亿元,城乡公交一体化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

  同时,通过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设立商事主体3.5万户。推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初中、小学分区划片招生,高中取消择校生。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开展社区专项治理,社区工作事项由90项减少到44项。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征拆腾地52195亩,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户籍制度、综合行政执法”等改革;稳妥推进。开放水平显著提高,累计利用外资23.3亿美元,境内世界500强企业达31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市1/3、全省1/8,成功举办2016“湖南·星沙走进东盟”系列经贸活动,率先全省建立政、关、检合作机制。黄花国际机场迈入双跑道时代,执飞国际航线42条。

  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活县域经济新引擎。 完善投融资管理机制,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激发社会投资创业热情,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面盘活各类闲置土地和存量资产,激励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理顺招商工作体制,瞄准“大智造、大低碳、大数据、大健康”产业,发挥各大平台比较优势,加快引进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的大项目,切实增强发展后劲。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大力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高标准建设临空经济区,着力打造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核心示范区,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和长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惠民生,鼓起百姓钱袋子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让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是执政为民的要务和源头活水。作为“中西部第一县”的长沙县,在推动县域经济高歌猛进的同时,坚持将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普惠民生、共建共享、宜居宜业、民富民安。

  民生立县,让群众经济更富有、生活更富裕、内心更富足的“三更目标”,成为长沙县始终不渝的追求。

  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关键。为此,长沙县重点抓好黄花的临空经济、黄兴的会展经济、星沙的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以及全县全域旅游。

  发展全域旅游,长沙县优势很多。具有临空、临铁、临港的独特区位优势,外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内有深厚的人文优势,此外,长沙县的产业景观、人文景观、红色景观、生态景观比比皆是。坐拥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长沙县委、县政府统一定位,统一策划,统一规划,形成整体合力,实现旅游整体发展。

  如今,全域旅游成为了长沙县一张闪亮的名片。星沙工业、伟人故里、风情小镇、乡村亲子、北部生态、浏阳河文化六条“长沙县一日游”精品线路让游客流连忘返。茶香小镇金井、初恋小镇开慧、千年古镇梨、江南水乡江背等独具风情的特色旅游已初具规模,全面展示了长沙县全域旅游的新形象。

  精准扶贫,托住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长沙县树立全面、科学、绿色、可持续的扶贫观,让全县589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壮有所用、居有所安、利有所享、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推动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不让一个人在全面建成小康过程中掉队。

  民生立县,还应为百姓办一批实事。

  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公交全覆盖,公交车开到了农民家门口;药价降了,服务态度好了,推进基层医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农村学校建设得和城区学校一样美,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区就读;城乡低保、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领跑全省……

  目前,长沙县正在抓紧制定“民生立县”三年行动方案,计划在教育卫生、扶贫帮困、基础设施、社会治理等领域,完成一批重大民生项目。未来,长沙县本级每年铺排的重点民生项目将不少于100个,县财政每年投入民生事业的资金不少于财政总支出的80%。

  优生态,扮靓城乡美样子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长沙县要率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长沙县荣获国家级生态县称号,并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首位,拥有“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先进县”等两型头衔。星沙,这个离省会长沙主城区最近的县域已经被定为省会次中心,由县城跨越式发展成为高品质城区。最具幸福感城市应该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有现代生活的时尚便利,又能享受田园牧歌的自然;既是富甲中西部的工业强县,又是绿色指标居全国前列的生态之地。“绿、富、美”成了长沙县的代名词。

  在全国百强县排名指标中,长沙县绿色指数达到A+级,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城区。从开元东路生态景观带走进星沙,城区四处花团锦簇,绿树成荫,街角精致的小花坛,处处透着新兴城区的气质。人民路东延线两厢绿化带宽度(单幅)达30米,双向车道中间还配有14米宽的绿化隔离带,绿化分成7个层次,绿化率达65%,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雪松、香樟、玉兰、银杏、桂花、水杉、樱花、栾树等多个树种,就像是一条“森林大道”。自长沙市委、市政府启动“三年造绿”大行动以来,长沙县近两年完成人工造林3.8万亩。社区公园建设、人行道造绿等项目近70个,绿化面积1334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1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7平方米,新增绿地100公顷。

  生态保护好了,环境自然漂亮了。作为县城的星沙,还坐拥全省最大的城市生态湖泊——松雅湖,内含具有“城市绿肺”作用的湿地274.4公顷。对水质要求极其苛刻的“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曾被发现栖身于松雅湖中。

  柏油道路整洁宽阔,农户庭前是菜园、屋后是茶园;集中整治下的农村环境,干净整洁、垃圾分类存放;功能齐全的文化广场,让农村人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长沙县自2014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庄环境大变样。

  未来三年全县将以“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为目标,实施“四个三十”工程,即建成30个市级以上示范村、30个市级以上特色村、30个县级示范村、30个县级特色村,每镇建成1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辐射带动全县农村地区,将长沙县农村地区打造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流美丽乡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