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沃野深处涌春潮——华容县农业深化改革纪实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晴 严非平 万子睦 编辑:夏君香 2016-12-26 10:24:56
时刻新闻
—分享—

绿色的田野。

方兴未艾的休闲农业。

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车间。王绮平 摄

迅猛发展的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

美丽乡村。王绮平 摄(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华容县委宣传部提供)

  王晴 严非平 万子睦

  洞庭腹地,沃野华容。

  尽管时值冬季,但绿色依然是田野的主色调,一望无际的油菜像绿色的地毯平铺大地,嫩绿的芥菜镶嵌其间,间或有稻田的绿肥“热闹”的凑趣。

  好一派绿色的田园,令人仿佛置身于春天里,完全没有冬天的萧索!华容县农业不断的深化改革,让人感受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田园,冬季无闲田,冬季无萧索,扑面而来的是涌自地底的滚滚春潮!

  “现代化”走向前台

  华容县是曾经的传统农业大县,但“传统农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已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现代化”便被提到了该县必须推进的“重要课题”,该县2012年3月被农业部认定并授牌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4年8月,被农业部、财政部授牌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历经5年的探索与努力,该县农业现代化的步子快速迈进,“传统农业”已淡出视野,现代化的方式正被推上前台,不信,请您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原野。

  新河乡坝河村的曾爱慈种植水稻200多亩,夫妇两人基本上没请帮手,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现在从种到收甚至包括治虫,都有机械来帮忙,省事多了!”

  至目前为止,该县农业机械装备总量达到101.4万千瓦、16.1万台套;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成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该县农机合作社已达到43家,已有26家合作社得到省政府扶持。农机作业覆盖了农业各领域,农业机械化不再是农作物的耕、种、收,已延伸到林、果、茶生产和加工,畜禽水产品养殖、排灌、滴灌、喷灌,回收利用,机械防治病虫、抗旱救灾等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如今“电话种田”“坐在家里收谷”的梦想,在一些地方已成现实。

  互联网作为现代技术,本来与传统的种田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华容县的农民却乐享着它带来的便利。华容县农业局组织岳阳市田园牧歌公司、深圳田田圈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和县电信部门联手,共投入300万元打造华容县现代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利用手机APP服务系统,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市县农业专家在线咨询、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在线购买农资、产品供求发布、在线投保、小额金融贷款等线上服务。线下设立一镇一店、一村一点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2015年底,“田田圈”在该县建立13家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体验店,筛选和培训了1000名种植达人当“田哥”“田姐”,帮助近3万农民“触网”种田和网上交易。

  该县出台多项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支持政策,如家庭农场扶持、土地规范流转、规模经营补贴、农机补贴、涉农项目倾斜、现代农业奖扶、授信贷款、财政贴息、农业增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设施用地、园区扶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有力推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截至目前,家庭农场突破500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53家,经营面积16万余亩。农民专业合作社逾400家,入社社员达12万户,种养大户近3000家、农业社会化机械服务组织20余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全县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农户数为6.5万余户,流转面积为30.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8.4%。全县规模种养目前已形成68万亩双季稻、30万亩优质棉、45万亩绿色双低油菜、30万亩无公害蔬菜、20万亩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板块经济加速形成。围绕五大特色板块,新增规模经营面积40.03万亩,达到56.03万亩,占比55%。

  华容农业在深化改革中,观念不断更新,不断突破,从卖鲜、卖早到卖景、卖体验,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从无到有,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在S306线周边,你可亲自动手采摘水果,可观赏四季青翠的蔬菜,累了,坐在硕果满枝的瓜果棚下,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饿了品尝一下原始质朴的农家饭,让您尽享回归自然的惬意。

  “春有草莓,夏秋有火龙果、葡萄、西瓜、哈密瓜、水果黄瓜,冬有无花果、冬枣……四季果蔬不断,花开不败,今年光草莓就可获利60多万元。”12月21日,华容县新S306线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葡林嘉源家庭农场主孟令武自豪地告诉我们。

  2012年以来,该县发展现代农业园区43个,经营面积15.5万亩,其中新S306线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投资3亿元,吸引葡林嘉源、梅嫂农庄、新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总投资1.5亿元的华容台湾休闲农业科技园等10家农业企业落户园区建设。同时,该县创造性地在规模产业中发展观光农业,注入“文化”元素,打造了10万亩观赏水稻、洞庭湖油菜花海、插旗芥菜节,有效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互联网、观光农业、农业机械、家庭农场就如“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却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标志着华容县的农业现代化不仅“破题”了,而且越来越深入,传统农业正逐步淡出田野这个大舞台。

  美丽乡村“呼之欲出”

  新农村,新面貌。

  农村垃圾,既影响美观,又造成污染。华容县创造性地运用“分类减量,就地消化”的办法,清理积存垃圾10万多吨,建设户用垃圾池12万多口,创建“三有三净”村场280多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成功处理垃圾问题的基础上,该县在农村又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活污水处理。全县采用分户或农户集中区分别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即“一口三池”——收集沉淀池、厌氧发酵池、储存化粪池,所有生活污水经厌氧发酵、除臭杀菌之后,滤留对农作物有用的肥料,再外排。

  2015年初,该县在鲇鱼须镇松树村、三封寺镇柿树村、万庾镇五田村、重阳村和禹山镇原终南乡桑场等村场开展农户集中居住区、分散居住区和乡村小墟场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明确了生活污水治理采取三格式厌氧发酵池处理或三格式厌氧发酵池加人工湿地的两种处理方式,共创建23个不同类型的示范点,建成污水处理池900多个。目前,该县已建立污水处理池近3万口,保证生活污水的处理率达到70%。

  在整治“乱源”的基础上,该县美丽乡村建设“更上一层楼”,开始了秀美系列创建活动。秀美创建活动该县是从规范农村建房开始“破题”的,从2015年9月开始至今,该县完成了柿树村、毛家村、江洲新村、新生村等4个市、县示范村建设工作。主要做到按照统一布局、统一结构、统一式样、统一外色、统一屋顶等“五统一”的原则集中建房,4个示范点共集中统一建房153户。完成了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了活动中心、广场、健身器材等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三封寺镇的柿树村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目标,高起点规划了“一山、一水、一路、一房、一景、一业”。现在该村七女峰登山旅游线、王字港游园路、田间休闲步道及机耕道、花海等项目正快速推进。

  为了推进农民规范建房,该县先后分两批对乡镇分管负责人、村建站长、示范村支部书记、规范建房理事会主任、农村工匠等560多人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为:《村庄建设与管理》《农房建造技术》《村庄规划设计》等课程。

  “跳出”农业抓农业

  一蔸鲜芥菜,市场价1公斤不到0.5元,但经过加工后最高可增值20倍,不仅如此,还可转移劳动力就业和带动交通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至2015年,华容芥菜生产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66万吨。曾经,芥菜一亩收入只有800-1000元,而且经常出现难卖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华容县开始大力发展加工业,通过近5年的发展,该县芥菜加工能力不断增大,目前已有芥菜加工企业38家,年加工芥菜能力110多万吨。2015年以“华容芥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方便面风味酸菜包每年达到30亿包,“统一”“康师傅”两家国际知名方便面企业60%的方便面风味酸菜包均由华容县生产提供。华容县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芥菜生产基地,芥菜亩均收入3000多元,比其他一般农作物高出800—1200元。“华容芥菜”于2008年通过国家地理标准保护认证,2013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5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为8.77亿元,居全国蔬菜类排名第9位,全省第1位。在今年的“湖南十大农业品牌”评选中,华容芥菜脱颖而出,评选专家和广大群众好评如潮,有望获得“湖南十大农业品牌”。

  华容芥菜与工业的融合,不仅使芥菜升值,而且还转移了3万多农民就业,带动了运输物流等第三产业新增产值1亿多元,农民增收3亿多元。

  芥菜产业的成功,该县尝到了甜头,同时也认识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巨大价值空间,单纯就农业抓农业,难以有大的作为,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粮食作为该县传统主导产业,通过反复权衡和征求意见,该县最终选择了粮食产业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实施重点投入和以点带面。该县粮食产业链条较为完整,瓶颈就是一二三产业之间虽有关联,但融合不深,“产、加、销”环节基本互不负责。该县详细制定了《华容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了“接一拉二连三”的链接效应,整个产业相关的各项要素单元归并集聚。在粮食产业链条融合的过程中,该县以“四大融合”为主线,针对产业园区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技术规范严的特点,谋求可持续发展,为了筹措在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仓储加工设施建设和品牌营销配送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断的投资,通过拉动、撬动、互动等手段,整合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投入资金、企业和农民和自有资金、银行和资本生产的资金都引入到以园区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链条中来,这个链条就可以不断的拉长、壮大、持续发展。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该县特别注重利益共享机制的深度融合。园区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着力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共享机制的深度融合,在产业链条上做到“六统一”,利益机制上做到“五补贴”,共享方法上做到“三分成”。在组织形式深度融合后,合作联社内部拟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融合机制;树立维护整体利益,也是维护自己利益的理念;建立产业链全程财务考核系统,实现预付垫付和二次结算等制度,用经济指标、效益指标和品牌建设的要求来评估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和服务环节;在利益保障和利益分配中,优先保护农民利益;建立产业风险机制,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在生产环节,该县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组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通过统一机耕机种和统防统治,建立了绿色防控和土壤改良检测等生产档案,充分保证了产品品质,实行了质量跟踪可追溯,目前全县绿色粮食产业园区核心区62647亩面积全部纳入标准化生产,其中约3.2万亩稻田可实现“耕、播、种”集中连片一体化操作。且辐射区内条件成熟的乡镇也正在组织复制上述生产模式,力争纳入绿色粮食产业园区。2016年,产业园区核心区粮食单产基本达到600公斤/亩以上,且产品品质较往年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生产环节的严密把关,直接为加工环节创造产品高附加值提供了优质原料,今年预计全县绿色粮食产业园核心区总产3.7万吨,园区内两家龙头企业和其他加工企业可实现年总产值近3亿元。

  “绿色革命”热田头

  农业生产主要是为人们提供食品,按照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该县结合自身实际认为,要创造有效的供给,必须生产绿色健康的食品,于是,全县上下,田间地头,一股“绿色革命”的风潮狂飙而至。

  ——联合田园牧歌、旺农等8家公司签订30万亩双季稻统防统治合同,在万庾、鲇鱼须、三封寺等乡镇开展点灯诱蛾示范和性诱剂控蛾示范,选择部分基础好的家庭农场主合作示范推广养鸭控螟、控虱、控草技术。积极探索物理绿色防治,最大程度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积极推广应用绿色高效施肥,在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和倡议书的基础上,统一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确保项目区100%全覆盖。

  ——在秋冬种上广做结合文章,利用冬闲田种植绿肥30万亩,在40个重点村示范种植推广菜肥两用型品种油肥1号3万亩、紫云英2万亩。

  ……

  绿色种养在该县目前已家喻户晓,深入“农”心。据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该县过去一些学校、公用单位的厕所粪便要花钱请人掏,现在还能卖钱!特别是一些养鸡大户的鸡粪和沼气大户的沼渣,卖价持续上涨,如今涨了差不多一倍,“抢粪”的故事在该县时不时“上演”。

  “绿色革命”带来的成效则是该县优质品牌不断增加。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和绿色战略,制定种植业生产标准16个,水产养殖标准7个,形成“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格局。全县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23个,绿色食品认证10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分别为20.3万亩、51万亩、0.34万亩。全县主宗农产品生产优质率达100%,对比2012年以前增长了20个百分点。目前,华容芥菜、华容黄白菜薹、华容潘家大辣椒、华容芦苇笋、华容东湖胖头鱼、华容道皱皮柑、华容青豆角、华容道土鸡蛋等8大农产品被授予“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插旗菜业等3个产品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7个产品被授予“湖南省著名商标”。特别是“插旗”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华容芥菜”获评中国著名商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