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村卫生室升级 百姓看病省心——武冈市深化农村医改探索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段涵敏 编辑:夏君香 2017-01-04 09:59:30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洪先平

  新年伊始,武冈市晏田乡蕉林村36岁的乡村医生唐碧萍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乡亲的决心。

  她原本是一名教师。2016年,完成了3年本土化乡村医生培训的她,转行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一名乡村医生。

  当下,大多数年轻人都愿意外出打工,唐碧萍为何甘愿留在乡村?给她吃的“定心丸”,是政府新修建的标准化村卫生室。

  升级:200平方米,10间房子和77件设备

  在晏田乡蕉林村,青山绿水间,一栋白墙红瓦的建筑,特别打眼。走近一看,是新建的乡村卫生室。

  卫生室干净明亮,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康复室等一应俱全,每个卫生室还配备了超声雾化器、健康一体机等,集测血压、血糖、血氧饱和度、尿常规、体温、心电图、心率等功能,还能直接通过网络上传数据,为村民们建立健康档案。

  “以前看病是家用诊所,听诊器、体温计和血压表‘老三样’。如今好了,政府建了200平方米的卫生室,10间房子分室摆设合理,77件设备一应俱全,看病按流程来,规范多了。”唐碧萍喜欢这个“新家”。

  村民们也乐意来这里。蕉林村11组56岁的唐美贞,患有类风湿疾病,每次疼痛发作都要打针止痛。“现在看病省心多了。”她告诉记者,以前都要跑镇医院或市医院打针、买药,来回折腾几个小时,费钱又费时。现在新建的村卫生室条件好,只需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还可以免费测血压、血糖等,医生水平也不差。

  覆盖:299个村,村村都将有标准化卫生室

  其实,像蕉林村这样的卫生室,武冈市已经建成227个并投入使用。春节前,299个村将“全覆盖”,可实现村村都有一个标准化的卫生室。

  武冈市委书记侯文介绍,这是武冈市从2015年下半年起全力实施的“健康按揭”工程,旨在快速补齐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短板。每个村卫生室平均投资35万元左右,统一设计图纸,统一建设标准。按照“村用、乡管、国有”的要求,村卫生室土地、房屋、设备为国家所有,产权归属乡镇卫生院,村医负责日常维护管理。

  “村卫生室是农村疾病预防的第一道防线和基本医疗的首诊场所。新一轮医改提出要保基本、强基层。没有良好的阵地,就配不好设备,也留不住技术好的村医。为了让老百姓‘小病不出村’,迈好分级诊疗第一步,这就倒逼县级政府托底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侯文解释。

  房屋、设备、人员,是制约农村医疗发展的三大瓶颈,亟待解决。但是,钱从哪里来?

  武冈市想了一个“健康按揭”的办法,向国家开发银行争取了1.05亿元中长期低息贷款,保障建设与设备经费。据悉,这些贷款从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的专项经费中按年度分批偿还,10年至15年可全部还清。也就是说,打一个“时间差”,政府每年的实际投入没有增加,老百姓提前享受改革成果。

  效果:村民、村医、医保三赢

  武冈市打通群众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后,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在村卫生室就医。

  武冈市卫生计生局局长张永华告诉记者,据20个村卫生室的动态监测,村级门诊人次平均上升1.35倍,村级首诊率近60%,县域就诊率达93%,门诊费用直接支出同比下降23%。

  小病不进大医院,老百姓负担减少了,同时财政的新农合支出也减少了。2016年度武冈市将结余农村医保资金5000万元左右,可用于贫困户的大病保障。

  村卫生室修好了,设备配好了,村医的待遇也提高了。据了解,村医完成签约服务好的年收入稳定在6万元左右,越来越多像唐碧萍这样的年轻人加入到村医队伍。

  为了建强村医队伍,武冈市财政出资选送热爱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年轻人参加本土化乡村医生培养;大医院的医生每周一天下到卫生室坐诊带班,帮助村医提升服务能力。

  据悉,武冈市下一步将主攻乡镇(中心)卫生院的提质升级改造,加快武冈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工作,把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张健康网扎得更牢,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