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1月15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金融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金融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面临困难和问题。比如扶贫项目选择不优,资金使用效益偏低;金融服务创新不足,扶贫长效机制受限;放贷激励机制缺位,考评体系不尽合理……湖南省政协委员、民建湖南省委副主委、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李沐建议构建联动机制提升金融精准扶贫实效。
李沐建议,一是力推金融改革升级,完善扶贫金融体系。鼓励商业银行向贫困地区下沉金融服务,放宽县域涉农业务审批权限;鼓励农发行、国开行建立“扶贫金融事业部”机构,扩大贫困地区信贷投放规模;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村镇银行、创业投资企业和小额贷款公司,提升贫困村资金互助协会覆盖面。
二是加快扶贫金融创新,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继续在武陵山片区、罗霄山片区实施差别化金融发展战略,加快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三权”确权进度,促进贫困地区资源向资金、资本转变。试点县级产业投融资平台“统贷分还”模式,贫困户可借助其政策性“打捆”专项贷款项目,申请个人贷款。
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扩大金融扶贫受益。李沐建议中央层面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聚集,并发挥再贷款作用,引导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信贷资金回流。省级层面鼓励各商业银行贫困县支行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留在当地使用,鼓励创新抵押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应收账款质押等非实物质押贷款,试点“三权”抵押贷款。
四是构建扶贫协同机制,实施配套优惠政策。打造“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联动、协同发力”的精准扶贫工作格局。对扶贫企业及项目实施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建立扶贫贷款贴息、风险分担机制。建议央行对直接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再贷款投放力度,降低扶贫特色产业贷款门槛,并出台贷款利率、年限和贴息方面的优惠政策。
五是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完善贫困户信用征信系统,建立农村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开展“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等示范创建活动,探索建立“政府+银行+保险”风险分担机制,创新和完善风险担保机制和补偿机制。开展“小贷款+小保险”,降低信贷风险,营造优良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