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啃下硬骨强筋骨——解读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平江模式”

来源:红网 作者:姚冶 编辑:李艳华 2017-01-25 23:38:1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从美丽乡村的巨变,到景区景点的升级;从区域经济的联动,到智慧旅游的创新,2016年,湖南旅游行业生机盎然。全民旅游时代已然到来,湖南“建设全域旅游基地”的号角顺势奏响,过去的一年,湖南旅游迎来了哪些新变化?

  岁末年初,红网特别推出“2016湖南旅游产业发展巡礼”系列报道,突出宣传湖南旅游产业中的新典型、新业态和新风貌,望借以此次“巡礼”,展现湖南旅游产业风采,助推产业发展,为2017年积蓄正能量。

平江县副县长潘如意接受红网专访,分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平江模式”。

平江县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宋炼钢接受红网专访。

  “旅游综合协调体制创新”这个词组听上去冗长又官方,但在政府主导旅游发展的中国,关于它,旅游人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本月,借“湖南旅游产业发展巡礼”系列报道之机,红网记者采访了平江县副县长潘如意、县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宋炼钢。在以县为单位进行旅游旅游管理改革和全域旅游目的地创建上,平江县的探索或许能给你一些启迪。

  时刻新闻记者 姚冶 岳阳报道

  捋顺体制,从行业监管到综合治理

  在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变得无边界化、多业共生,人们对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多有不满,对目的地服务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另一边,旅游目的地由于体制不顺、沟通不畅造成的管理真空、反应滞后、相互推诿时有发生,地方旅游质监机构只能调查不能执法的处境,则让政府、旅游企业和游客都感到困扰和尴尬。

  近年来,国内对此的实践颇多,最为常见的做法被称为“1+3”:即成立旅游发展(改革)委员会,作为跨部门的旅游协调机构;组建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作为旅游执法的专项保障。对比之下,平江又往前走了一些:

  2016年,平江开始实施县委书记、县长同时担任旅游领导小组组长的“双组长”制,书记抓协调,县长抓项目;旅游产业在对各部门、各乡镇政府考核中的分值也大大提高,在千分制的双文明考核中占到80分,成为所有行业中占比最高的“巨无霸”。

  同年4月,平江县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1+6+N”旅游综合改革开始实行:“1”即成立副处级的县旅发委;“6”即成立旅游警察中队,各公安派出所设旅游巡警,成立市场和质量监督旅游分局,各派出机构设立所,成立县人民法院旅游民事合议庭,各派出机构成立合议室,与县司法局共同成立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各司法所成立调解室,成立旅游执法监察大队,成立中共平江县旅游行业工作委员会;“N”即在发改、交通、水务、林业、农业、囯土、环保、住建、文化等10个部门和24个乡镇设立专门的旅游发展办公室。

  此外,成立旅游发展投资公司,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县财政投入3000万元,整合资金超过10亿元。

  “到目前为止,平江旅游综合管理机制体制改革进行不到一年,决策效率已经明显提高,景区出现旅游纠纷,旅游公安可以迅速出警,执法力度也大了。旅游主管部门不再是‘小马拉大车’,而是成为扮演行业综合治理协调的角色。”

  全域平江,让旅游发展渗透到血液里去

  席卷全国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使以市和县为载体的旅游目的地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战场,机制改革恰好适应了这一要求。若非举全县之力,你或许无法得见如此“全域平江”。

  这里是全国四大“将军县”之一,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并拥有福寿山-汨罗江国家风景名胜区、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幕阜山国家森林公园、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黄金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多张“国字号”旅游名片。平江并不缺旅游的“DNA”,但作为旅游目的地声名鹊起,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从沱龙峡漂流、连云山漂流开始,平江旅游开始为人所知;2013年底平汝高速贯通,偏居一隅的平江进入“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2013年-2016年,平江旅游接待量从210万人次增至123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17.2亿元增至89亿元。

  “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平江县雄心勃勃。“为了给游客带来更舒适的体验,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全域环境整治上下了大力气,以后我们有能力做得更好。”宋炼钢梳理了平江为游客们准备的新惊喜:

  交通畅达:2016年,S308龙安高速实施了油化改造,龙门至石牛寨、幕阜林场至老龙沟景区、杜甫墓祠景区旅游公路拉通,县内所有景区进入县城“一小时旅游圈”,去石牛寨再也不用忍受颠簸的砂石路;2-17年,天岳幕阜山国家一级公路、福寿山安福公路等旅游公路将开工建设。

  旅游秩序:2016年,平江通过旅游综合执法,共下达整改通知168份。对存在旅游高峰期拥挤无序、服务滞后,景点附近乱摆摊点等现象的石牛寨景区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整治,并暂时关停了纯溪小镇、碧龙峡景区。

  综合服务:启动了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未来平江全县将分布5个游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平台也在建设中,将为游客提供线路导航、食宿预订等便捷功能。

  环境美化:进行全域环境整治,确保全县无立式广告招牌、无违章搭建棚亭等,让每一条街巷、每一个庭院、每一处景点、每一栋建筑都整洁秀美。

  百姓参与:走进安定横冲村、长寿镇国富村、石牛寨镇普安村,你便如同走进了世外桃源,走进了梦里老家。今年来,平江县乡村旅游在不断升温:有1万余户农民从事旅游业,已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800余家,发展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作坊20余家,10%的平江人吃上了“旅游饭”。村民尝到了发展旅游的甜头,农村也是旧貌换新颜。

  新景迭出:自在平江景区建成了山舍组团、双溪书院、矶子坪等项目;石牛寨修了循环式索道、后山栈道,新增了停车场;十里长坡景区(幸福小镇)、长寿镇砂岩水库(共和景区)、亚马逊二期、梦幻汨罗源、中国猴王谷、“中华龙谷”、梧桐山等景区也签约完成,蓄势待发。

  他山之石:旅游综合改革还有多种方式

  “关于旅游综合改革,每个旅游目的地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改革也应该量体裁衣。”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分析,从广义上看,此间探索自十几年前就已开始,除了成立旅发委外,有不少整合方式值得旅游目的地政府在改革中予以关注。

  职能整合:如浙江杭州市将“两江一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办公室从市城乡建委调整至市旅委;浙江舟山将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职能从建设部门调整到了旅游部门。

  区域整合:在旅游资源富集的区域与行政区划分布不一致时,需要通过区域整合的方式进行改革。如2009年,成都将龙门山和龙山划分为生态旅游功能区,专门在功能区设立了旅游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构。

  建设整合:改革旅游项目建设的把关机制,赋予旅游部门更大的话语权。如2002年,杭州将市旅委增加为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立项联席办公会议成员单位,同时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负责召集市计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园文局、市土管局、市环保局,这一方式从西湖管理全局出发,严格控制了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与规模,为西湖旅游业发展和申遗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

  资源整合:盘活存量旅游资源,将一些分散的旅游资源重新打包、组合,成立文旅公司统一经营等,这个在国内比较常见。

  管理整合:建立旅游市场联合执法监管机制、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和旅游安全综合管理机制。

  政策整合:在制定和推行相关政策的时候将旅游业纳入其中,或是根据旅游业自身特点,优化调整现有土地、财税、金融、建设等方面政策。

  营销整合:横向整合旅游、外宣、文化等部门的宣传力量,共同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纵向整合旅游部门和重点旅游企业的力量进行市场宣传。如瑞士专门有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航空公司、大的旅游企业联合组成的国际旅游营销机构。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