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单车之后 我们又将共享什么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金 编辑:康晓乔 2017-02-21 11:54:04
时刻新闻
—分享—

五一大道太平街口,道路两边新添置了一批共享单车,这些单车设计简洁大方,大大方便了市民的绿色出行。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长沙晚报记者 李金

  春节刚过,长沙一夜之间满大街都是“共享单车”,与之相关的各种新闻不绝于耳,迅速成为鸡年“第一网红”。其背后则是这两年大量风投资金的疯狂涌入。继“滴滴打车”后,“共享单车”的火爆,也让“共享经济”持续引起关注。

  不过眼下,滴滴打车正逐渐走下坡路,陷入困境。“共享单车”会不会重走滴滴老路,只是“一阵风”?眼下势头最劲的“共享经济”未来路在何方?

  现象

  共享单车势头正劲,火爆的背后是资本的注入

  如今,摩拜小红车、优拜小绿车、ofo小黄车等各式单车在长沙满大街都是。找车、解锁、付费,手机全能搞定,随时随地用车还车,方便、快捷、价钱划算。种种优势,让共享单车深受市民欢迎,尤其是年轻一族纷纷扫描注册。有数据显示,到去年底,我国共享单车企业已超过20家,车辆达数百万辆,用户总数接近1900万人。

  朋友圈最近流行一个段子:“汽车时代,两家濒临倒闭的自行车厂家,挂上互联网共享经济大旗,装了几个小软件,圈了几十亿的资金,人人好奇走来骑一骑。”

  虽然是个小笑话,但为何几乎遭遇大众弃用已久的自行车,一搭上“共享”,就“翻身农奴把歌唱”,红得发紫?

  这除了因为技术支持上的突破,更是得益于背靠“资本宠儿”这棵大树,不差钱!

  两年前,我们还不知道“共享单车”为何物,资本市场正在为寻找下一个风口四处打探。2016年,“共享单车”横空出世,立马吸引了各路资本的积极投资。据称,到2016年下半年,行业融资额已超30亿元。

  而到今年,各路资本更是投红了眼。迄今为止,国内共享单车领域已经获得约10亿美元投资。其中,摩拜以6轮累计超4亿美元的融资额居首,而每轮融资间隔之短(一年内融资5轮)也创下互联网企业纪录。

  为何“共享单车”如此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首先是商业模式行得通,有奔头,可造势。和滴滴打车一样,共享单车也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能够迅速吸引大家的兴趣,有话题有市场。同时,还能靠用户租金与押金产生直接收益。像摩拜单车收费标准为0.5元/半小时,ofo则为1元/小时,水平相差不多。但共享单车企业一般还要向注册用户收取99元至299元不等的押金,这部分押金也将用于财务投资以保值增值。以优拜为例,单车成本在300元左右,日常维护运输的成本约为车辆成本的10%~20%,预计使用寿命约为18个月。按这个周期来计算,只要1辆车1天能产生1元以上的租金收益,就能收回车辆成本,更何况还有押金产生的理财收益。

  其次,面对这两年资本寒冬,“众人拾柴火焰高”,投资者抱团发展,都把劲往一处使。只要带头大哥投了,其他投资者也纷纷注入资金。

  担忧

  滴滴打车风光不再,也许是圈完钱就走

  有技术助力、有需求支撑、有资本热捧,目前共享单车行业正处于铆足马力、跑马圈地的成长期。

  这不禁让人想到当初同样是打着共享经济旗号入市的“打车”行业。同样是“有技术助力、有需求支撑、有资本热捧”的打车软件,一年前也是轰轰烈烈,颠覆了传统打车行业,成为各大媒体热捧的宠儿,风光无限。而现在却正面临被用户抛弃的尴尬局面,风光不再、暮气沉沉。

  这一年打车软件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现在滴滴打车怎么都打不到车了?”春节刚过,赶着去晚报大道上班的李女士发现用遍“滴滴打车”“优步”“易到用车”,半个小时后仍打不到车,无奈之下只好上了一辆“黑车”。

  一上车,李女士便好奇询问司机为何不开通滴滴打车,而选择回到“黑车”行列。

  “赚不到钱呀!”司机小伙诉起苦来,一年前他开滴滴一个星期能跑到2400元,而现在只能跑500元至800元,除去油钱没多少赚头。“以前赚钱多主要是奖励高,乘客多。”

  他表示,从去年7月开始,滴滴就逐步取消奖励,提高了平台抽成和乘客车费。司机跑一单40元,滴滴平台要抽走七八元,又没了奖励,后面乘客也少了。同时,车费提高了,再加上跑车的司机少了,乘客经常需要加价,造成坐滴滴车比的士还贵,不少市民索性不打滴滴了。“不过滴滴之前烧的钱后面几个月早就赚回去了,我们交了那么多的抽成!”

  该司机的一番话基本上反映了打车软件行业去年一年的“风云变幻”。先是有个好商业模式,能够在资本市场圈钱,砸出一个大市场,让司机赚钱、乘客省钱获利,可谓“放网”。等形成一定规模后,钱也烧得差不多了,就慢慢“收网”,逐步取消福利,让司机替平台打工,乘客可能付出比坐的士还贵的车费……等大家觉悟过来,反正烧的钱早就赚回来了,另外在资本市场还大赚了一笔。管你们还用不用!

  探索

  共享经济路在何方

  一年前红红火火的打车软件余热尚未消退,今年共享单车便隆重登场,共享电动汽车也紧随其后……

  甚至,连健身房也来玩“共享”了!在成都出现了一家社区式进场健身的“趣跑吧”,APP扫码开门、24小时通宵营业、智能化管理健身流程,只需要微信扫码支付10元就可以健身两小时。这恐怕是史上最便宜的健身房了吧,小伙伴们再也不用花大几千元去健身房办卡,最后还落得个“几乎不去”的下场。

  而这些看似“形态各异”的新鲜事物,其实都是“共享经济”产下的“崽”。

  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共享经济是指将私人闲置的物件拿出来投放到公共平台上供大众使用。本质就是弱化“拥有权”,强调“使用权”。无论是资源还是技能,对于拥有者而言因为私有化而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今得到更广阔的价值。而不是像滴滴打车或者共享单车这样,特意花巨资去购买滴滴专车和自行车来投放市场。

  从共享经济的逻辑来看,是将某些群体中过剩的资源提供给全体成员共用,从而达到最有效利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实现最优资源置换。这种模式肯定是有未来的!可以预见,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共享经济的行列。但是目前由于没有太多“前车”可鉴,仍处于探索期。“共享单车”会不会走打车软件的老路呢?

  由于“共享”成为了社会资源,就涉及社会公共资源的管理问题。

  打车软件火爆,政府出台了规范文件;共享单车满街跑,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去年底,深圳市就出台了《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共享单车提出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上海市也出台《上海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指导意见》;另外,有人开始提出骑共享单车摔倒有没有保险公司赔偿的问题……

  共享经济前途是光明的,但具体路怎么走,要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在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股暖风才能长久!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