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犹如老司机 无人车高速隧道畅行无阻(组图)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詹春华 编辑:刘飞越 2017-03-22 10:40:50
时刻新闻
—分享—

国防科技大学无人系统研究所孙振平副研究员向本报记者“揭秘”无人车的智能系统。 均为长沙晚报记者 詹春华摄

记者体验国防科技大学在“红旗HQ3”轿车平台上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

  长沙晚报记者 詹春华

  可以预见,人类很快将从单调的驾驶中解放出来。日前,长沙晚报记者跟随国防科大无人驾驶技术创新团队,独家体验了无人驾驶汽车高速公路自主驾驶试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团队率先在国内展开无人驾驶技术研究,取得多项全国乃至世界第一。经过不懈努力,最近,该无人车在复杂环境感知、智力行为决策和控制等方面又实现了新的突破。

  犹如老司机,无人车高速隧道畅行无阻

  3月20日下午,当记者赶到长沙绕城高速公路新港收费站入口时,一辆“红旗HQ3”迎面驶过来。仔细一瞧,这辆车的外貌与众不同,顶部架满摄像头、激光雷达等高科技装备,原来它就是由国防科技大学在“红旗HQ3”轿车平台上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在国防科技大学无人系统研究所孙振平副研究员的邀请下,记者坐上车。

  经过孙振平的一个按钮切换后,在技术人员的监控下,无人车驶过收费站、驶向绕城高速。坐在副驾驶座上的记者看到,无人车迅速汇入车流,与其他车辆各行其道,加速向前驶去,转向、变道、超车……一切行云流水般顺畅。

  当无人车驶入长3320米、限速80公里/小时的梅溪湖隧道时,记者为它暗暗捏了一把汗。孙振平告诉过记者,隧道内接收不到卫星导航信息。但是,只见它非常顺畅地驶出了隧道,“没有卫星导航,它就依靠车顶上的激光雷达等综合感知系统行驶。”孙振平介绍,隧道驾驶和上下匝道过收费站是团队最近突破的两项“绝活”。 无人车穿过隧道后向右边的匝道驶去,车速自动降为40公里/小时,到达坪塘收费站后再原路返回新港。“来回全程74公里,没有人工干预,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控制,行驶平稳,没有出现任何险情。”孙振平欣慰地说。

  “它可是我们的‘老司机’了!”孙振平笑言。原来,这台无人车“红旗HQ3”,是国防科大2006年在“红旗HQ3”轿车平台上自主研发出来的,到今年已经11岁了。“别看它年龄不大,目前在复杂环境感知、智能行为决策和运动控制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这也标志着团队经过20多年的努力攻关,使无人驾驶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孙振平说。

  据介绍,像驾驶员开车一样:摄像机、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组成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车载计算机上则是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以伺服电机为核心的多个伺服控制机构则好比驾驶员的“四肢”,在“大脑”的协调指挥下实现对车辆方向盘、刹车、油门的控制。“在无人驾驶系统 ‘眼睛+大脑+四肢’的协同下,无人驾驶汽车就在高速公路上飞奔起来了。”孙振平解释。

  对话

  未来出行方式将发生巨大改变

  长沙晚报记者:无人车将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孙振平:车辆无人驾驶技术的进步和实用化确实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汽车行业,这是一种颠覆性技术;对于经济,预示着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对于社会,人们的出行方式将因此发生巨大变化,每个人不再需要把大量时间花在开车上,因此有效生命都会大大增加,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的活动范围将会迅速扩大,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将极大减少。

  本期实验室名片:

  自1987年起,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无人系统研究所无人平台研究室在国内率先开展车辆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研究工作;研究室现在是“无人作战系统”国家985科技创新平台和“无人系统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初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面向高速公路环境的无人驾驶汽车;2003年,研制成功的无人驾驶汽车创造了时速170公里的世界第一速度;2011年,首次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试验,创造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车在复杂交通状况下自主驾驶的新纪录;如今,“红旗HQ3”无人驾驶汽车在复杂环境感知、智能行为决策和控制等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