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洞口“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

来源:红网 作者:曾洪源 编辑:唐韵 2017-03-27 12:33:34
时刻新闻
—分享—

工作中的唐文泰老人

“恒春奇”制作的戏曲盔头

  红网洞口县分站3月27日讯(通讯员 曾洪源)近年来,湖南省洞口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精神,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保护项目1项,省级“非遗”名录保护项目4项,市级“非遗”名录保护项目6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名;“非遗”展厅4个,传习所2个。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文化主管部门的努力下,一种以“非遗”传承人为代表的工匠精神和匠心情怀正在洞口落地生根。

  刀尖上的工匠精神

  转折、顿挫、凹凸、起伏……3月23日,春寒料峭的晌午,走进略显局促的洞口墨晶石雕传习所,一把精致刻刀,在唐文泰老人的手上,起伏舒展,千变万化,让人叹为观止。

  洞口是著名的雕刻工艺之乡。年近八旬的唐文泰老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墨晶石雕的传承人。万千变化皆是刀上功夫,“阴阳层次,起伏舒展,乍一看千遍一律,细看之下却又是千变万化。”在唐文泰老人眼里,运刀的转折、顿挫、凹凸、起伏,这些正是墨晶石雕的魅力所在,也是一代又一代洞口雕刻人的孜孜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生生不息,靠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国传统手工艺者最令人敬佩的,就是他们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忠诚,这种精神,我们把它叫“工匠精神”。唐文泰老人就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上世纪五十年代入行以来,唐文泰老人刀下的作品已经不下千件。1959年,他在北京参与了人民大会堂屏风和湖南厅潇湘八景的雕刻;1964至1969年又先后在韶山、湖南一师等地参加毛主席早期革命纪念地的雕塑工程制作。他所设计的《八仙飘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作品,以及自己独创的《秦兵马俑》《赵子龙》《牧羊女》《金龙滚柱》等上百件作品,远销日本、新加坡、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38个国家和地区。

  唐文泰老人用刻刀雕刻出了许多精彩绝伦的作品,也刻写出了精彩的人生。1987年9月,他应邀赴法国讲学传艺四年,不仅得到法国项目主管的交口称赞,更获得了法国有关单位授予的金质奖章,将洞口“工匠精神”传播到了海外。在去法国的当年,他编著的《中国木雕实用工艺教材》完稿。而回国后的当年,在传艺带徒之余,又编写了《塑造人物基本要点教材》一书。

  当年的工艺新秀,如今已是德高望重的老师傅。2005年12月,67岁的唐文泰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十大优秀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称号,2010年4月被提名为“湖南省百名杰出文化名人”。这背后,无不隐含了唐文泰老人对工艺的专注和对完美的追求。

  “要用到20多把各式各样的刻刀。”唐文泰老人介绍,从选料、设计、剪样、描图、打粗胚、粗雕、细雕、干打磨、水打磨、烤热、上蜡、擦光,一件墨晶石雕从原石到成为作品,至少有十多道工序,大件的作品甚至要耗时半年乃至一年以上。尽管现在年纪大了,但对于上门来的客人,唐文泰老人还是来者不拒,尽心尽力做到完美,精雕细琢不为工繁省一刀。2017年3月14日,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帆专程看望唐文泰老人,并为他的工匠精神点“赞“。

  更令人欣喜的是,为传承洞口墨晶石雕、木雕这一民族艺术瑰宝,2009年,洞口企业家付中华组建了湖南华夏工艺美术公司,将流散在外的原县工艺厂老艺人组织回来,全程发展墨晶石雕、木雕,并利用其创办的雪峰博雅职业技术学校,招收学生专门学习传承墨晶石雕技艺。而对于像高沙瓦罐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南农家好伙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借助”壹品洞口“旅游商品品牌,对其重新包装、设计,通过参加湖南省旅游商品博览会和运行电子商务手段,为全县”非遗“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

  到目前为止,洞口县已有40余件以墨晶石雕为主的雕刻作品先后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大赛金奖和银奖,并产生了黄龙舟、孙广祥等一批工艺美术大师。一块石头,一把刀,他们和唐文泰老人一道,在践行“工匠精神”之路上越走越远……

  袼褙中的工匠情怀

  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高沙,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恒春奇”这个字号了。这个从清嘉庆年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兴盛一时的老字号,到了第六代传人袁小伍手里,成了湖南省内最后一家手工制作盔头帽饰的民间作坊。

  虽然辉煌不再,但手艺还在。高沙“恒春奇”戏曲盔头传人袁小伍11岁开始便跟着父亲学习盔头制作,如今仍然在坚守这一家传技艺。不负初心,2016年11月,“恒春奇”戏曲盔头制作工艺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恒春奇”盔头制作延续了花鼓戏的盔头类型,有雕、刻、挖、嵌、堆、塑、染、绣、扎、贴、胶、漆等手法,三十多道工序。除花鼓戏外,还适用于祁剧、汉剧、京剧、桂剧。“别看舞台上那些盔头金光闪闪,其实是纸做的。”袁小伍介绍,“恒春奇”盔头的纸袼褙大部分用的就是普通皮纸和土纸,刷上面粉、明矾,浆糊调成稠稀适当,粘贴十八至二十三层再晾干成纸袼褙,然后根据角色头型大小用泥土加棉花泥塑,并用锤子打烙制胎,再刷红土、沥粉,最后火烙成型。制作一顶盔头,最简单的也要四五天,复杂点的要十多天才能完成。 在袁小伍和他祖辈的手里,一张张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土纸,就这样成就了无数的戏曲名角。

  袁小伍最拿手的是沥粉镶嵌技艺,这是盔头制作工艺中最见功夫的一道工序。它是将盔头制作胶粉用金属筛子筛过后的石膏胶水(牛胶)调成后,用自制的铜沥粉嘴,通过握手挤压时的轻重沥出各种粗细线条。“配料和手感轻重不好把握”,袁小武介绍,光这一道工序,他学了三年, 其中辛苦鲜为人知,难与人言。而现在越来越没有人能坐的住、吃的苦学这手工技艺了。

  有人说,工匠精神引领下的“德国制造”代表了精细与耐用。而跨越三个世纪的“恒春奇”盔头何尝不是精细、耐用的代名词。“父亲做的盔头,至少可以用四十年以上。”在湘西南戏曲界,还有不少过去“恒春奇”制作的盔头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在使用。将工艺和价值发挥到极致,袁小武以这种追求作为毕生的目标。

  2013年,袁小武的父亲带着遗憾走了,他做了七十多年的戏剧盔头帽饰,最大的心愿是让制作手艺传下去。把普通的土纸做成华丽的盔头并世代传承,这是“恒春奇”几辈人共同的专注与执着所在。“先把图纸整理恢复出来。”对于如何传承这一技艺,实现父亲的心愿,已是知天命之年的袁小伍正在着手凭记忆把历史上“恒春奇“盔头多达五、六十顶的图样教给女儿,进行抢救性整理,希望能够把这百年技艺传下去。

  “这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情怀。”袁小伍的女儿,这个二十出头的丫头,显然已经做好了接过这个比她年龄大10倍的家传技艺的世纪交接准备。对于明天,她踌躇满志。

  付金林、戴昌陆、丰保连、向德田、向乾坤、杨连桃、杨期银……在洞口,像唐文泰、袁小伍这样的“非遗”传承人还能数出一大串。“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也许,这就是洞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和他们的情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