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睡不着、睡不醒和睡眠中出现行为异常都应尽早就医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彭放 编辑:夏君香 2017-03-28 10:54:56
时刻新闻
—分享—

多导睡眠监测被称为诊断睡眠障碍疾病的“金标准”。图为长沙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医院供图)

  长沙晚报记者 彭放 通讯员 黄配

  指导专家

  谭红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室主任,主任医师

  春季天气变化无常,人的情绪容易波动,发生睡眠障碍的概率也比平时高。在不少市民心目中,失眠才算是睡眠障碍,其实不然。研究表明,我国约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存在较严重的睡眠障碍,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睡不着,睡不醒和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湖南省睡眠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室主任谭红提醒,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引起人体激素分泌异常,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甚至中风的风险,应该尽早治疗。

  典型案例

  和老伴吵一架,从此落下失眠毛病

  李女士一月前因琐事和老伴吵了一架,气得好几晚睡不着,后来在孩子的调解下终于把气理顺了,却落下了失眠的毛病。每天在床上翻来翻去,好不容易迷糊了两三个小时,又醒了,醒来之后再想入睡就更困难。白天头昏脑涨,脾气变大了,血压也上来了,家人赶紧带她看医生。好在李女士出现睡眠障碍时间不长,通过治疗很快恢复正常。

  专家提示

  正常睡眠的标准是:上床后在30分钟内睡着,夜间总睡眠时间达到6个小时;中途醒来不多于2次,每次醒来后20分钟内能够再次入睡;第二天精力充沛。“当然,有些人可能总睡眠时间少一些,或者睡得浅一些,只要第二天精力是充沛的,也是合格的睡眠。”谭红介绍,好的睡眠和好的习惯有关,建议市民入睡前2小时不要再做容易让自己兴奋的事情;有明显的睡意再上床,早上醒来就起床,不赖床,不在床上看电视、玩手机。生活中出现影响睡眠的特别事件,如旅行带来的时差改变,突发的应激事件引起睡眠障碍,去除诱因后可以通过短时服用药物恢复睡眠。谭红提醒,急性失眠需要积极干预,不要等到发展成慢性失眠,治疗就困难多了。

  典型案例

  男孩“睡神”附体,考试时都能睡着

  11岁的小林(化名)学习一贯认真,这个学期却几次因上课打瞌睡被老师点名。不光是上课,甚至考试的时候都能睡着。他为了防止自己犯困,甚至不停地掐疼自己,却还是控制不住地打瞌睡。

  家长以为只是学习压力大造成的,有意让小林晚上早点睡觉,可是他嗜睡的毛病仍越来越严重。前几天,听小伙伴讲一个笑话,他大笑之后双腿发软倒在地上睡了过去。

  “难道我是被‘睡神’附体了吗?”小林焦急地问医生。经过多导睡眠监测和睡眠潜伏时间试验,医生判断他患上了发作性睡病。经过规范治疗,小林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专家提示

  谭红表示,发作性睡病多在10-20岁开始发作,主要表现有:白天不可抗拒地想睡觉;在生气、大笑等强烈的情感反应时可出现发作性猝倒,过后可恢复正常;在入睡前或起床时,一过性的全身不能活动或不能讲话,可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入睡前幻觉和夜间易醒、多梦、肢体多动等。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情绪紧张、压力大、过度疲劳、病毒感染等都可能诱发此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谭红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早干预、早治疗;并保持规律的、充足的夜间睡眠,白天有计划地安排小睡,避免高空、水下游戏等。

  典型案例

  肥胖男子鼾声震天

  经常被憋醒

  刘先生比较肥胖,最近他母亲住院,晚上在医院陪床,遭到病房其他患者的集体投诉。因为刘先生睡觉时呼噜震天,吵得大家都睡不好。旁边病床的患者说,听到刘先生有好长一段时间呼吸停止了,之后长吸了一口气,才重新开始呼吸。刘先生很尴尬,他也一直感觉自己睡眠质量不好,晚上经常被自己的呼噜憋醒,起床后常常感到头晕头痛,白天容易疲倦犯困。

  经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查诊断,刘先生患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经过持续治疗,刘先生的症状明显好转。

  专家提示

  谭红介绍,我们的呼吸道从鼻子到咽喉的通道称之为上气道,它是一个由肌肉组成的软性管道,在睡眠过程中,相关肌肉松弛可以造成它的塌陷或堵住,形成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气流通过狭窄的通道相当艰难,就出现高调的鼾声;如果进一步狭窄,基本没有气流通过,呼吸也就停了。停的时间越长,大脑缺氧就越厉害。长期不治疗,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咽炎等多种慢性疾病。

  在治疗方面,儿童患者可能是先天颌面骨骼发育问题,需要早期手术治疗解决,保证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而成人患者中90%需要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简单地说,就是睡觉时带上鼻罩,连接上呼吸机,给气道一个大体恒定的正压来稳定上气道,让更多的气流顺利而过,帮助患者重新获得好的睡眠。谭红建议,患者还应该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酒,多运动,保持体重在标准范围内。

  典型案例

  梦中拳打脚踢

  不是中邪是睡眠障碍

  最近,张爷爷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到医院看病。“他睡着后经常大喊大叫,拳打脚踢,昨晚把我都抓伤了。”一进诊室,赵奶奶就指着脸上的抓痕向医生抱怨,转而又心疼地说,张爷爷自己也摔到了床下,脸上都摔青了一块。

  医生诊断,张爷爷的表现在医学上称为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异常,属于一种睡眠障碍。这种疾病多见于中年或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睡眠中表演出梦境的行为,通常是暴力的,甚至对自己或同床的伴侣造成伤害,而他本人并不知道。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张先生的症状大为改善,赵奶奶也终于可以安心睡好觉了。

  专家提示

  对于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异常,很多人不了解,一些患者因担心被诊断为精神病而害怕上医院,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会。甚至有的家人会认为患者是受了某种刺激或中邪了,而采取迷信的方式驱邪。

  这类患者不仅睡眠质量不佳,随着时间延长,出现帕金森病或其他神经变性疾病的风险增高。谭红建议,患者和家属首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好睡眠环境的安全措施,如移走卧室中材质坚硬、有尖锐棱角的家具,降低睡床的高度等。最重要的是及时就诊,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复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