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88岁教授痴迷世界语传播30多年

来源:长沙晚报网 作者:朱炎皇 编辑:陈佳婕 2017-04-25 10:27:54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晚报记者 朱炎皇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湖南省财贸医院骨科病房的病床上。88岁的湖南师范大学退休副教授叶宇仁瘦骨嶙峋,髋关节隐隐作痛,但有一件事她仍念念不忘。昨日上午,叶教授对记者说:“我的日子不多了,要抓紧时间推广世界语。”

  街头邂逅世界语

  世界语是由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1887年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国际语,被誉为“国际普通话”。“他希望人们借助这种语言,消除语言交流障碍,让全世界各族人民能像兄弟姐妹一样和睦共处。”说起世界语,叶宇仁如数家珍。

  1978年的一天,在长沙一家牙科医院的路边,一名中年男子摆了一张课桌,桌上放着几本外文小册子。这引起了俄语教师叶宇仁的注意。

  男子是姜祖岳老师,他在招生,教人学世界语。时值改革开放,那时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异乎寻常。那天,49岁的叶宇仁和一群中青年初学者挤在一个教室里,站着听了一堂世界语课。有俄语、英语基础的叶宇仁很快掌握了世界语发音,并迷上这种与众不同的语言。之后30多年,她经常参加世界语活动,一边学一边教,宣传推广世界语。

  增进国际友谊

  叶宇仁不仅在湖南师大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办世界语课,还在租住的坡子街社区办班,义务教授世界语。叶宇仁说,她在社区首次办班,两天之内就有42人报名。这批学员除9人因工作调动等原因中断学习,其余33人都通过了口试、笔试。

  世界语学员小彭是一位残疾少年,本来悲观厌世。退休后的叶宇仁与一批批大学生爱心接力,义务帮他修完了高中课程。小彭的父亲感激地说:“我儿子和以前判若两人,现在坚强乐观,热爱生命。”2003年3月3日,本报以《老教授带出一个“雷锋班”》为题报道了此事。

  “我和晚报的缘分可不止于此。”叶宇仁笑着说,2007年2月,长沙市举办外企春节联谊会。本报记者联系叶教授,请她找几位外国朋友参加活动并表演节目。叶宇仁邀请俄罗斯专家瓦力里·丽达夫妇排练了一个节目。联谊会上,他们用俄、世、中三种语言演唱了《两只老虎》,引发了500人的大合唱,现场气氛欢快热烈。次日,《长沙晚报》头版刊登了三人唱歌的大幅照片。瓦力里看到报纸高兴得像个孩子,高呼:“呵,这是我生命中最光辉的一页!” 他们回国后写信给叶教授说,这份《长沙晚报》他们视同珍宝,把报纸装裱了贴在客厅里,逢人便说他们在长沙的难忘岁月和同中国人大合唱的情景。

  病床上交代办班

  因为对世界语贡献很大,2015年5月,叶宇仁收到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寄来的荣誉证书,她荣获2014—2015年度“中国世界语运动先进个人”称号,全湖南就叶教授一人。

  去年5月,叶宇仁不慎摔伤了髋关节,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她还不忘教医护人员世界语。随着世界语学员的增多,叶宇仁联系了坡子街社区干部,对方表示,愿意提供一个更大的场地。可叶教授卧病在床,无法再组织学员们学习世界语,大学生志愿者又一时没跟上来,她非常着急。湖南师大的大学生志愿者来看望她时,叶教授再三叮嘱他们抓紧把世界语班办起来。

  好友孙伯言好奇地问:“您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如此痴迷世界语?”叶宇仁回答:“我不是入迷,而是早在我入党宣誓时,就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奋斗终身并不是奋斗到退休,而是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