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救命天使”在非洲创造生命奇迹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杨蔚然 彭放 编辑:康晓乔 实习生 向宏鑫 2017-05-12 10:46:34
时刻新闻
—分享—

刘尧妙指导塞拉利昂护士使用雾化吸入机。受访者供图

  长沙晚报记者 杨蔚然 彭放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作为中国(湖南)第十八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成员,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护士刘尧妙、张晓将在遥远的西非度过第二个护士节。长沙市第一医院护士何洁,则是2015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发时,中国政府派出的第五批援塞抗疫医疗队队员之一。

  塞拉利昂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全国人口接近700万,伤寒、疟疾流行,注册医师却不到180人。自1973年至今,湖南已向塞拉利昂派出18批医疗队,200多名医疗队员,接诊病人200多万人次,他们创造了无数生命奇迹,被当地人尊称为“救命天使”。护士节前夕,长沙晚报记者连线和采访了3位援塞的“白衣天使”,她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再苦再累也要完成祖国交付的任务。

  缺乏医疗设备,自制设备救治患者

  人物档案

  刘尧妙,28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中国(湖南)第十八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中最年轻的队员。

  【援外故事】

  2016年2月20日,经过3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们作为先遣队抵达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来到中塞友好医院,眼前的一幕难以置信:医院只有1名当地医生,药品短缺;员工宿舍满是灰尘,连自来水都没有。大家一边工作,一边自力更生,短时间内,各项工作走上正轨。

  刚到不久,我们收治了一位名叫Sahra的乳腺癌患者,她胸腔积液达1000毫升,呼吸困难,当地没有能力为她做胸腔积液引流术。由于找不到胸腔穿刺引流器械,我只得利用现有的无菌包、无菌穿刺针和输液器、注射剂等无菌物品,自己制作了简易胸腔穿刺装置,协助医生一起完成了这项手术。术后,Sahra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塞拉利昂条件艰苦,梅毒、伤寒、疟疾等传染病流行,医疗队员不敢外出理发。我便先拿自己的头发做练习,又拿男队员练手,越练越熟,到现在我已为队友理发超过100人次。

  援外感言

  刘尧妙:虽然援非之行充满汗水和眼泪,却收获了满满的友谊和幸福。

  医护人员奇缺,忙起来顾不上吃饭睡觉

  人物档案

  张晓,30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手术部护士,中国(湖南)第十八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

  【援外故事】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往往要面临许多突发、紧急情况,在塞拉利昂更是如此。当地医护人员奇缺,我们忙起来常常顾不上吃饭睡觉。有一天,原本是一台“全麻下巨大甲状腺肿瘤”手术,我一早来到手术间做准备,却发现里面躺着两名血肉模糊的外伤患者。原来刚刚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还有10多名患者在急诊室等待救治。我一边帮患者检查、止血,一边通知所有手术室员工,全力配合医生救治,同时做好应急预案。当地护士从没应对过这样的“大场面”,乱成一锅粥。我又赶紧指导她们迅速判断患者的伤势,采取上氧、静脉输液等基本措施,全力配合医生抢救。

  已近中午,考虑到甲状腺肿瘤患者已等了一上午,我赶紧把她接进手术室。正准备静脉穿刺,“啪!”停电了,所有医护人员打起手电筒为我照明,并帮我把所有的术前工作完成。30分钟后,手术间重见光明。在大家的配合下,手术圆满成功。直到傍晚走出手术室时,我们才想起都还没吃午饭。

  援外感言

  张晓:在这里经历的艰难、辛苦,以及对家人无尽的思念,都化作了工作动力。今生能有一段这样的经历,我知足。

  家人遗弃她,我们更不能放弃

  人物档案

  何洁,28岁,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主管护师,中国(湖南)第五批援塞抗疫医疗队队员。

  【援外故事】

  2015年,西非埃博拉疫情肆虐,致数千人死亡。19岁的女患者Haja,是我们到达后第一例埃博拉确诊病例。患者入院时被家庭遗弃,虚弱不堪,她对自己的病情和未来的生活充满绝望,拒绝治疗。我们把自己煮的鸡蛋、牛奶送给她补充营养,告诉她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配合治疗,就能早日康复回家。她的眼神慢慢有了憧憬,开始配合治疗,最终顺利痊愈出院。

  5月的塞拉利昂格外炎热,气温高达40℃。我们却穿着4层防护服,戴两层帽子、两层口罩,脚穿雨靴,外加3层靴套。每次查完房,我浑身上下被汗水浸湿,几近虚脱。

  可是,胜利的喜悦冲淡了疲惫,我们完成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

  援外感言

  何洁:肤色不同,情意相通。援塞期间,随处都可遇到当地居民对我们竖起大拇指:China Good!我自豪,我是一名中国护士!

  “护理,引领健康——点赞身边的白衣天使”系列报道之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