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跨界舞台剧《红于二月花》昨晚首演 湘绣“对话”铜官窑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兆红 编辑:康晓乔 实习生 向宏鑫 2017-05-16 12:04:04
时刻新闻
—分享—

昨晚,长沙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跨界融合舞台剧《红于二月花》首演。长沙晚报记者 黄启晴 摄

  长沙晚报讯(记者 胡兆红)昨晚,2017东亚文都长沙活动年第二阶段“夏·听水”系列活动启动式暨舞台剧《红于二月花》首演在长沙实验剧院举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高山宣布活动启动并致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肖雅瑜,省人大法工委主任梁肇洪,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禹新荣,副市长陈中等观看了演出。

  高山对艺术家们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慰问和敬意。他指出,一座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面子指的是城市的形态和环境,对于长沙来说,“山水洲城”是长沙的面子,文化传承是城市的里子。“面子”和“里子”有时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长沙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和人文风情,也是长沙这座城市的面子。

  长沙地域特色文化完美呈现

  跨界融合舞台剧《红于二月花》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广新局组织指导,由长沙歌舞剧院、长沙艺术研究院联合创作。该剧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的长沙古城为背景,以岳麓山红枫为精神象征符号,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的保护和传承来展开剧情,展示了湘绣、铜官窑、长沙山歌等独具长沙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和人文风情。演员精湛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该剧首演后将面向全国在年内启动40场巡回演出。

  总导演王蕾介绍,这台大戏从创作开始,到排练成型,历时将近一年,在此之前,创作团队先后到过长沙沙坪湘绣基地、望城铜官窑、长沙县山歌传承人处等地方采风,感受生活,抓取第一手素材。

  王蕾说,该剧是具有创新性、跨界融合舞台剧,把话剧与舞剧相结合。总体原则是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采用意识流的手法进行贯穿,把长沙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风俗民情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展现。

  在音乐上,该剧又以湖南地方小调为基础,以大筒、琵琶、唢呐等民族乐器奏出极具湖南韵味的优美旋律,再适时融合长沙山歌等非遗曲调,进行大胆创新,从而将湖南风格的音乐延展出更多的可能性,在其变化发展、戏剧性处理、交响化烘托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努力。

  90后演员挑起大梁

  该剧以绣庄小姐“锦云”与陶窑工艺师“青山”的爱情为主线。“青年锦云”的扮演者张迪是位90后演员。

  在那个包办婚姻盛行的年代,锦云不仅是冲破旧观念的代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捍卫者。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张迪去了长沙湘绣文化博物馆,切身感受穿针引线,再将细致的观察,融入到舞台上的肢体语言中。

  “开始来长沙时听不懂方言,现在我可以用方言唱歌,因为我饰演的不仅仅是一个绣娘,我要去全方面地了解这个人物的特色,她性格里有一股韧劲儿,为此,我经常学湘妹子‘霸得蛮’,把自己的泼辣劲儿给逼出来。”张迪表示。

  男主人公“青山”的扮演者郭亦鸣也是个90后,这位1米8个子的大男生,腼腆、帅气。

  舞台上,他是铜官窑的画师,他要将画师文艺的气息传递给观众,又要树立一个粗犷、质朴、接地气的陶工形象。郭亦鸣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之前参演的作品大多为军旅题材,少有尝试面部表情如此丰富的舞台剧。 初次相见的情愫,再次重逢的喜悦,这些跟锦云心灵交流的场景,都要通过细微的表情逐步呈现。而锦云出逃那一幕,青山看她的眼神,有关切,有心疼,有疑问,还有爱,这一切都要这个经常参演军旅舞剧的演员来呈现,“这一切对于我而言,确实是不小的挑战。”郭亦鸣坦言心中的忐忑。不过,昨晚观众热烈的掌声,给了他最好的回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