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火龙“舞”进课堂 湘钢二中学子立志传承“非遗”技艺

来源:红网 作者:凌雨晴 刘少琼 编辑:唐韵 2017-05-28 16:48:47
时刻新闻
—分享—

龙舞(湘潭火龙)传承培训班现场

学生们在进行套路练习

学生们反复训练

  红网湘潭站5月28日讯(记者 凌雨晴 通讯员 刘少琼)5月27日,在湖南省湘潭市湘钢二中的大厅里,只见同学们手举扎制的龙头、龙身、龙尾,腾挪转移,奔跑跳跃,套路众多。舞动着的“火龙”一会儿盘绕在一起,犹如一朵盛开的鲜花,一会儿围圈似的上下舞动,仿佛蛟龙出海,引得围观同学一阵喝彩。

  原来,这是湘钢二中班传承培训班的课堂,11名初一男生正在学习龙舞(湘潭火龙)的舞蹈程式。龙舞(湘潭火龙)历史悠久,在清光绪初年于地方志已有明确记载。它是流传于岳塘区荷塘一带的一种有特色的龙舞,即,龙头、龙尾、每一节龙身内部点有油纸捻子的龙灯,当地民间俗称“明笼子”,不仅制作讲究,而且舞龙的形式、套路众多,舞蹈队形变化多样。2016年,被成功列入省级非遗项目。

  “大家准备好,手腕一定得用力,各自把手相互对应。”龙舞非遗项目第七代传人尹国军正在给同学们展示龙舞的舞蹈程式。在持龙头者的引领下,其他同学紧随其后移动,带动着整个龙身在空中盘旋。其中一名身材矮小的同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他灵活地在龙身中跑来跑去,在同学们的配合下完成整个套路的演绎。“我小时候在易家湾那边就看见过火龙舞表演,好像一条燃烧的真龙在空中翱翔。”来自初一456班的成炫兴奋地说。别看他身材矮小,却是团队中的“五把子”,也就是整个团队中最灵活的把手,在演绎故事的时候时常需要“五把子”通过旋转跳跃等招式把明明打得很死的结,通过不同的舞蹈走位来解开。

  同样来自456班的还有身材高挑的彭嘉琦,他在团队中担任龙头,需要引领整个龙身的舞动,对体力也是一种考验。彭嘉琦说:“我们这个社团课是上两节,有时候两节课下来手都有点抬不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彭嘉琦的手臂力量比之前提升不少。他告诉记者,火龙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虽然每周五比其他同学可以多上一节课,但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勤加练习才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这次以社团的形式传承龙舞(湘潭火龙)就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培训班教练尹国军表示,目前“湘潭火龙舞”传承到了第九代, 传承队伍中最小队员的才10岁,最老的已有80多岁了,非遗技艺的传承面临着辐射面窄问题。他告诉记者,湘钢二中龙舞(湘潭火龙)培训班最初只有8个学生,现在已经有11个学生,数量正在不断增多,尹国军欣慰地说:“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很强,龙舞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地增强,我们有理由相信湘潭的‘火龙'一定会和起源于江浙一带的‘板凳龙’、 台州三门的‘花桥龙灯’一样为世人所熟知而流传于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