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株洲茶陵县舲舫乡中心小学教师蒋军生:山外“衔”来万册书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胡宇芬 编辑:刘飞越 实习编辑 李丽 2017-06-06 13:35:28
时刻新闻
—分享—

6月2日中午,茶陵县舲舫乡中心小学,蒋军生老师在为学生释疑。2009年,他争取了“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的16万元援建资金,修建了一栋女生宿舍楼。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湖南日报记者 胡宇芬

  【微档案】

  蒋军生,男,1966年出生,茶陵县舲舫乡中心小学教师。1988年开始在舲舫乡村小工作,曾参加株洲师专函授学习,30年来扎根舲舫教书育人。先后获评茶陵县首届公民道德爱心使者、茶陵县优秀教师、香港“阅读·梦飞翔”推行阅读活动工作最佳老师、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义工服务奖等荣誉称号。

  【故事】

  偏僻的茶陵县舲舫乡中心小学,有一笔特殊的家当——13000多册适合孩子们读的图书。

  6月2日,从长沙驱车3个多小时后,记者终于见到了它们。9000多册刚刚加装了条形码,3000多册堆放在阅览室的地上和桌上,准备加装条形码,还有1000多册被翻烂的等待处理。

  “以后学生借阅只用扫码,方便多了。已经忙了一个多月,下周就可以全部搞完,对外借了。”蒋军生笑着说,最喜欢看到孩子们读书时的笑脸。

  这位昔日的农村娃,已当了30年的孩子王。13年前,就是在这个山旮旯的校园里,他与一支留学生支教队伍邂逅,此后仿佛长出了翅膀,一点点从山外“衔”回一册册图书,照亮了越来越多农村娃的心灵。

  “上个月有个大学生要加我QQ,说是我的学生,最难忘在中心小学图书室的时光。”蒋军生告诉记者,“能够在学校免费看那么多书,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

  13年,为了13000多册图书,蒋军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2004年,我接待了一支留学生支教队,领队就是在美国读博士的弟弟。他们给学校带来了300册图书,还告诉我有个组织叫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可以上网联系捐书。”蒋军生说,弟弟出国前曾送给自己电脑和数码相机,想想正好能派上用场,次年他便试着开始申请。

  大约过了半年,终于获批受捐3000册图书。

  当书陆续到达县里货运站时,蒋军生骑着摩托车,往返15公里一趟趟搬到学校,“一次能够搬两箱400本”。分类、编码、上架。白天要上课,只有晚上和周末干。

  学校把一间教室腾作图书室。可是书架到哪去弄呢?看到学校食堂有个废弃的碗柜,柜门都掉光了,但有4层高、8米长,蒋军生便打起了主意。把柜子洗干净后,和几位老师一起抬到图书室。

  新书上架后,孩子们欣喜的表情被蒋军生的相机捕捉定格,并上传到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网站。

  “这张叫做‘新书来了’的图片,成了2005年基金会向全世界捐书人赠送的贺卡。”蒋军生从资料夹里翻出这张图片,“孩子们的笑脸传到了全世界。”

  此后,蒋军生不断向北京、香港等地的公益组织申请,收到越来越多的图书、衣物、文具、教学用品,还联系到了4万多元助学金,帮助30多位孩子完成了学业。算下来,15000多件物品90多箱包裹都是坐着他的摩托车,从县里的多个货运点到达中心小学,油费他也没报销一分钱。

  “在考察茶陵好几所学校的图书室后,香港‘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计划决定资助我们。”蒋军生说,那次资助把图书室装修一新,又增加了几千册图书,学校也因此成为株洲市唯一实行“午读”和“奖读”制度的乡村小学。

  “前两年屋顶漏水,我生怕漏湿了书,又从网上申请到一笔维修基金。”蒋军生说,施工过程中自己爬上屋顶检查质量,就是要对得住捐助人。

  在图书室共事多年的周年发老师话不多:蒋军生吃得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