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李金
“出事前一晚,我回家拿换洗衣服,在马路上与父亲迎面相会,擦肩而过,没想到这竟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昨日,回忆起在电力抢修途中意外去世的父亲张灿辉,张俊泣不成声。
7月6日23时18分,国网长沙县供电公司 梨供电所台区管理员、共产党员张灿辉在光达台区执行电力抢修任务时,途中被一辆商务车撞倒,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3岁。
6月25日开始,日夜奋战在抗洪抢修一线
“好,马上就到!”7月6日22时30分,正在陶公庙社区增援灾后电力抢修的张灿辉,接到五公里外光达社区的故障报修电话后,立马背上工具包火速赶往。
到达现场排查后,张灿辉很快发现导致该社区线路漏电跳闸的原因在用户端,需要对100多户居民家里的用户端进行逐一排查。由于工作量大,他联系了同事周广、张力前来支援,三人分头行动、随时联系、互通情况。
“23时18分,当我打他电话时,没人接听了。”周广悲痛地回忆起当晚情况,他和张力预感不妙,共事多年,工作一丝不苟的张灿辉从来不会无缘无故不接电话,“我们沿路找他,在黄江公路边上,看见了他倒在血泊中,工具散落一地……”
6月25日以来,“老黄牛”张灿辉就日夜在浏阳河堤坝架设防汛照明线路。六公里的堤段上留下了他来回巡查的脚印。
当洪水来临后,他更是冲锋在抢修一线,连续多日、不分昼夜地奋战在黄兴镇等抗洪抢险第一线,连自己位于黄兴镇敢胜垸的家多次被要求转移,他都没时间回去看一眼。
这几日,抗洪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重建工作如火如荼,张灿辉忙得不可开交,走家串户更换受损电表,检查漏电保护器,一户一户送电。一天上百个电话,三餐在工地吃盒饭解决,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7月7日,同事们终于替张灿辉把剩下的30户居民家的灯点亮,可他却再也回不了家……
业务精、热心肠, “农电工”成了居民的知心人
“我父亲工作扎实、为人谦逊,与村组、用户的关系特别融洽,总是把用户的事情摆在第一位。”提起父亲的工作劲头,张俊既钦佩又心疼,汛情最为紧急的7月2日凌晨4时多,父亲还在磨盘洲(浏阳河中的一个小岛,进出只能靠渡船)防汛抢险。
与张灿辉共事了25年的台区班长黄国辉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老党员,张灿辉工作近30年来一直特别认真负责,也很能吃苦,所里安排的任务100%完成,管理维护的光达社区等16个台区1127户客户,用电安全和客户评价是全所最好的。
正在开发的光达社区,乱搭线路、不规范用电的情况较多,每次他都耐心向用户宣传安全用电知识,规范文明用电。这几年社区内重大项目建设临时用电多、路线复杂,每天都需要协调、接线,在他的努力下,“没有发生过一例责任性用电安全事故。”
“业务精、为人好、热心肠!”在光达社区居民眼里,“农电工”张灿辉更是他们喜欢的知心人,除了用电方面随喊随到,平时家里有什么困难、邻里之间有什么摩擦,都会叫他来商量、调解。
“除了晚上回家睡觉,平时都在我们社区里打转。”社区居委会主任刘松柏感慨,平时社区里那些独自在家的老人家有啥事总喊张灿辉帮忙,交电费、修电视,他总笑呵呵地就把事情办好了,社区里的老百姓平时都抢着喊他到家里吃饭,“耐得烦,很热心,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刘松柏说。
三代电力人,八旬老父还在盼儿归
从父亲到他再到他的儿子女儿,张灿辉三代都是电力人,一家人几十载如一日风里雨里,奔波在架线、抢修一线,守护着百姓家中用电安全。
7月6日上午,几天没回家的张灿辉接到了80多岁老父亲打来的电话,盼其早日回家。张灿辉告诉父亲,他维护的台区还有30户没有恢复供电,等大家都用上电了就回家。
张灿辉平时工作再忙,每天出门前都会去父母亲家看看,非常孝顺。他对儿子则严格又慈爱,抗洪防汛期间,他回家的时间很少,有10来天没有回家吃过饭,和同在一个供电所工作的张俊,见面的时间也很少。
“出事当晚我也在抢修,出事地点与我仅隔一公里……我都不知道怎么和女儿解释……”张俊强忍泪水说,父亲对孙女非常宠爱,而乖巧的孙女最亲他爷爷了。每次张俊打电话回家,女儿首先就是问“爷爷呢?爷爷怎么没回来”。
“从小到大,我父亲一直教育我做人要有事业心,要有良心。”张俊如今已成长为供电所业务骨干。采访的最后,他擦干眼泪说:“父亲是我最好的榜样,我会继续朝着他的方向努力,当好一个电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