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坚守边陲回族村40余载 退伍老兵带领“后进村”华丽变身

来源:红网 作者:胡权 编辑:康晓乔 2017-07-26 15:05:01
时刻新闻
—分享—

护栏厂车间,苏才新正在加工护栏管材。

  红网隆回分站7月26日讯(分站记者 胡权)幢幢小楼拔地而起,田畴沃土纵横交错,甘甜的自来水进村入户,山坡上绿意盎然的油茶树迎风摇摆起翠枝……盛夏时分,走在湖南隆回县滩头镇七里村的田间地头,一幅幅充满着勃勃生机、洋溢着和谐美满氛围的新农村画卷在记者的眼前徐徐展开。

  滩头镇七里村,和邵阳县岩口铺镇紧紧相邻,是回族与汉族聚居的小村落,村里只有494人,其中回族人口165人,13个姓氏的村民生活于此。这个昔日在全镇有名的少数民族“后进村”,在退伍老兵苏才新的带领下,历经37个春秋岁月的“精耕细作”后,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热心村民的带领下,记者在村里的护栏厂里,找到了正在厂里搬运钢材的苏才新。今年63岁的苏才新是回族人,祖辈在100多年前由山界迁徙于此。1974年,苏才新响应号召应征入伍,成为解放军某部一名特种工勤兵,1977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9年,一直工作勤恳的苏才新得到提干的机会,但一想到自己的家乡还极度贫困,苏才新果断放弃了可以改变其命运的宝贵机会,决定回家带领乡亲们兴业致富。1980年1月,苏才新退伍返乡,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新农村建设大潮。为了解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苏才新办起了村里第一个粘土红砖厂,同时,他还因地制宜带领乡亲们发展百合、生姜、烤烟等特色产业种植……在苏才新的带领下,乡亲们的日子红火了起来。说起苏才新,村里的妇孺老幼都会竖起大拇指。

  群众的日子是红火了,但也慢慢地暴露了一些问题:社情民意越来越复杂,群众邻里间矛盾增多,社会治安也有所欠佳……先富起来的七里村居然变成了滩头镇的“后进村”。苏才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时,一些村干部、老党员和村民找到了苏才新,希望他能担任村干部,带领群众团结一心改变现状。就这样,在2005年的换届选举中,苏才新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从2008年开始,苏才新书记、村主任一肩挑,一干就是9年。

  “群众的期待,我能否做得到?”这是新当选村干部的苏才新想得最多的问题。七里村地处怀邵衡干旱走廊地带,村内无一条溪流,每到旱季,靠天吃饭的七里村村民之间经常因为农田灌溉用水产生矛盾。苏才新力排众议,私人垫资开凿水源、修建自来水管网等工程,彻底解决了困扰村里近百年来的饮水难题。与此同时,苏才新带领群众,先后争取资金完成了3000多米水渠硬化,解决了村里280余亩农田用水问题。

  心中常怀报国心,拳拳为民终不悔。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苏才新紧跟农业政策,发动村里的贫困户们种植油茶200多亩,同时劝说儿子放弃沿海的高薪工作回家协助自己开办护栏加工厂。护栏加工厂投入生产后,为村民解决了2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90%的工作岗位,苏才新都分配给了贫困户和残疾人。今年村级换届,苏才新主动从村支书的岗位上退下来,但是退而不休的他依然每天在村里的田间地头,哪户村民家里有事都主动出手帮助。

  自来水有了,马路也硬化了,电网等基础设施也完善了,群众的钱袋子鼓了,村民的满意度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进村”也变成了滩头镇小有名气的“先进村”!现在的七里村,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回汉同胞亲如一家、其乐融融地生活在这个祥和、富裕的村寨中。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