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八一军旗红·城步行】南山大草原变成“聚宝盆”

来源:红网 作者:戴瑾昕 王龙琪 编辑:刘惟烜 2017-08-22 15:57:30
时刻新闻
—分享—

城步南山老山界前合影。

城步长安营镇长坪村合影。

  红网邵阳站8月22日讯(见习记者 戴瑾昕 记者 王龙琪)“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精神一直鞭策我们不忘初心,一直鼓舞着我们继续前进。由湖南省委网信办、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指导,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策划的“八一军旗红”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红网大型融媒体报道采访团深入多地采访。8月9日,邵阳小分队走进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探访南山老山界、长安营镇长坪村等地,追寻红军长征的痕迹,缅怀先烈,重温历史,铭记长征精神。

  1934年9月8日,由中央党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肖克、军团政委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从广西资源县车田乡翻越湖南界进入城步。途经汀坪、儒林、丹口、长安营等两乡两镇,历时5天,行程150公里,9月13日出城步入绥宁转通道。红军在城步进行了大小战斗7次,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打击惩办了一大批土豪劣绅;广泛开展了政治宣传,唤醒和提高了民众的土地觉悟,红军长征队城步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共城步历史书上写了光辉一页,也为苗乡文化增添了绚丽篇章。

  老山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长征精神永葆青春

  城步地处湖南西南边陲,南邻广西的资源、龙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先后有3支红军部队经过这里,分别是:1930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转战经过城步西岩地区;1934年9月和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和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经过城步南境的杨梅坳、蓬洞、汀坪、江头司、五团、丹口、南山、长安营等地。在这一系列红军的活动当中,最为外界熟知的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了,因此红网采访小分队一到了城步县城后,就直奔老山界。

  老山界,一个红军长征中绕不开的地名,因为陆定一同志的《老山界》一文,人们对这个地方更加熟悉了。80多年过去了,“老山界”这个名字没有被人们忘记,而是更加响亮,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也在人们心中扎了根,传承了下来。

  老山界所在的南山,主干公路从江头司盘山而上,在海拔940O米至1805米的山中穿绕,全长21公里,形成了一个个大的“之”字弯。“82年前,红军要翻越这崇山峻岭真是太不容易了。”在旁边参观的旅客纷纷感慨老山界的险峻。

  “以前只是听妈妈说起过老山界有红军在这打过仗,没想到这次真的来到老山界,这路真是山路十八弯啊;这么危险,当时红军是怎么走上来的啊?红军,真了不起!”来自邵阳市向阳小学的吕佳瑾感叹。

  一盏红军用过的马灯,见证80多年前的战争故事

  “马灯是红军长征过丹口时送给我奶奶的,我们家一直把它看作是最贵重的宝贝。它是红军艰苦经历的一个见证,也留下了红军尊重百姓的一段佳话。”8月7日下午,记者在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下团村采访时,见到一盏80年前红军长征时用过的马灯,这盏马灯由该村“新铺里农家乐”主人杨光清珍藏。

  记者看到,马灯虽然锈迹斑斑,但保存较为完整。玻璃罩正面凸印马灯商标图案,图案下方有“美最时”3字。底座镌刻着汉字“大茂行”和英文大写“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玻璃罩上方的金属盖镌刻有英文字母“DAHMOW”。因年代久远,玻璃罩有2条裂痕,油壶盖已丢失。

  “这一只马灯是我们农耕文化博物馆里的镇馆至宝。”在丹口镇下团村新铺里农家乐,马灯的主人杨光清向记者介绍这只锈迹斑斑的马灯的来历。

  1934年秋,中央红军红六军团在肖克、王震、任弼时带领下,担负起长征先遣队的任务,从湘赣根据地辗转至城步县境内。9月9日下午到达丹口下团新铺里,新铺里前面是莲花桥,是北往县城和西经绥宁的必经之路。驻扎在城步县城的国民党保安部队侦知红军到此,妄图在此消灭红军。“饭未煮熟,敌人就来了。”杨光清的奶奶吴老福描述当时情形。战斗从傍晚打响,持续至次日拂晓,敌人败退县城。当时只有34岁的吴老福开着一家客栈,看到红军伤病员缺医少药,就主动将3位红军战士接到家里为他们处理伤口,并从山上采回草药,捣烂敷上。在他们夫妇精心照料下,3位红军的伤痛基本康复。3日后,3位红军将随大部队开拔。临行时,要付钱给吴老福作为生活费和医药费,她说什么也不肯收,“红军有自己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位红军战士说着,便将这只马灯不由分说按到吴老福手里。“红军不打忧百姓,不拉兵抓夫,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好队伍。”吴老福经常向她的后代讲起红军过城步的情形。记者查询得知,“美最时”马灯是当年德国制造商在我国青岛制造,民国时期普遍配备于军队。据载,当时这种制造精美的马灯,售价相当于一个劳动力一个月的收入。

  杨光清说,从这些汉字和英文上,可以看出这只马灯可能是南洋生产的。城步地处大山区,在经济落后年代,他们一直是用枞槁照明,当时煤油称为“洋油”,市面上也无油供应,所以这只烧油的马灯他们一家很少使用。上世纪80年代通电后,这只马灯就搁置在木楼上的杂屋间里。2007年他开办农耕文化博物馆时,才将马灯擦拭干净并珍藏起来。

  一条珍藏了七十多年的红军棉裤,被村民作为“传家宝”

  城步长安营是红军长征经过之地,当年,红军在此过境时间长达10余天之久。这里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红军故事,也遗留着80多件珍贵的红军革命文物。这些文物大部分保存在城步县文物管理局,但仍有极少数被当地村民珍藏。8月7日上午记者在长安营采访时,见到了―条被珍藏了72年的红军棉裤,听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

  红军棉裤的保存者叫周旺华,是长安营乡长坪村农民。当我们说明来意后,纯朴的周旺华老婆吴艳英从房内一木箱底层拿出一个红绸包裹,他小心翼翼地解开红绸后,一条米黄色棉裤呈现现在我们的眼前。由于时隔多年,裤子颜色已经泛白。这条裤子腰围2.5尺,长2.9尺,裤头上有一枚红五角星扣子。

  这条被周家视为“传家宝”的裤子传到周旺华手上已是第三代了。周旺华动情地说:“红军给我爷爷留下裤后,就往通道方向出发了。此后爷爷一直盼望红军能够回来。”见物生情,我们的思绪随之飞到73年前那段日子……

  1934年12月初,红一方面军经过湘江战役后,从广西资源进入城步县境。红九军团翻越老山界到达八十里大南山,周旺华老家原住在南山的南田山。上个世纪50年代迁至长安营乡。湘江一战,红军付出惨重代价,加之时近初冬,红军缺衣少食现象更为严重。一天清晨,周旺华的爷爷周世忠正要出门劳动,7个红军战士来到他家,请求给他们煮点食物吃。尽管周家一贫如洗,但看到红军饥寒交迫的样子,周世忠怜悯之心油然而生,随即生火煮了一鼎包谷和红薯。第一次见到红军,周世忠十分拘谨。红军在他家坐下后,就对周世忠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革命队伍。”有位小战士还主动帮他劈柴、掰包谷粒。红军战士的热情和亲切,消除了周世忠的戒备之心。周世忠也向红军控诉了南山当地反动派欺压穷人的情况,并给红军详细比划了去通道的路线。在早餐开餐的时候,红军邀他同吃了这顿早餐。吃完之后,红军班长要付饭钱给他,周世忠说什么也不肯收。红军班长严肃地说:“老乡,《红军纪律歌》写有‘红军纪律要严明,行动听指挥,人民的东西,不敢拿半分’,吃饭付钱是我们的纪律。”周世忠急着说:“红军参加革命连牺牲都不怕,吃了这点东西怎么能收你们的钱?”红军班长见他衣衫褴褛,就从背包里拿出一条棉裤压在他手上。这时,一阵紧急集合号声传来,红军班长带着6名红军战士向周世忠一家告别后,便匆匆出了门。望着红军远去的背影,感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南山山高水冷,天寒地冻,这条棉裤成了周世忠最好的御寒衣物。他平时上山砍柴舍不得穿,生怕把裤子刮破,更担心它被当地反动民团没收去,因此只有在家里才穿上它。穿上它的时候,周世忠感觉红军身上的暧流也传给了他。几年后,家境稍好才添置了一条新棉裤,这条红军棉裤就再也没有穿过,被当作“传家宝”珍藏下来。

  昔日大草原,如今将成为国家地质公园

  80多年前,王震望着这亘古荒原,显得豪情满怀:“多好的草山啊,革命胜利后,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大牧场。”为了先辈的嘱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千名知识青年承载着梦想和希望,从长沙、邵阳、浏阳等地来到大南山,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先后投资2.3亿元,建成优质人工草场13万亩,培育出了产值达15亿元的中国驰名品牌“南山奶粉”,实现了王震将军当年的夙愿!近几年来,南山牧场不断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GDP,建起了水利发电站和风能发电厂,并且大力发展旅游。2016年8月,《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经国家批准,南山成为全国第九批、湖南省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国家公园的金字招牌无疑将成为城步旅游突围的契机。

  为了发挥红军纪念地的教育作用,城步县委、县政府先后将南山、莲花桥和莲花烈士墓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长征精神永葆青春,让革命传统万代流芳,往日硝烟早已化为了一路欢笑。

  回首南山牧场的发展历程,不禁让人想起80多年前,一群衣衫褴褛的士兵在一位大胡子将军的带领下,面对国民党军队前堵后追,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浴血奋战,在南山成功突围,走向胜利。也正是因为他们到过南山,使今天的南山成为红色旅游胜地,给邵阳人民又增加了一大笔宝贵的财富。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