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戚学慧“一枝一叶总关情”竹画展在李自健美术馆开幕

来源:红网 作者:赵晶 丁阳亮 编辑:陈雪骅 2017-09-02 23:01:28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2日,戚学慧“一枝一叶总关情”大型竹画展在李自健美术馆隆重开幕。

戚学慧大半生都在用心画竹,与竹子有关的作品达到了200余幅。

观众在展厅欣赏作品。

  红网时刻长沙9月2日讯(记者 赵晶 通讯员 丁阳亮)都说“不痴迷,不成佛”,这句话用在戚学慧身上再合适不过。这位温文儒雅、行事低调的艺术家,大半生都在用心画竹,与竹子有关的作品达到了200余幅。9月2日,戚学慧“一枝一叶总关情”大型竹画展在李自健美术馆隆重开幕。

  此次展览由谢子龙影像艺术中心主办,李自健美术馆协办。共展出戚学慧作品75幅,其中以墨竹画为主,辅以朱竹画和翠竹画,颇有新意。9月2日,记者在李自健美术馆二楼B展厅戚学慧“一枝一叶总关情”竹画展现场看到,一幅幅墨竹作品素雅而笔墨灵动,禅意扑面;翠竹作品清幽而姿态鲜活,生机盎然;朱砂竹高古而新异,淡然喜悦中,似有徐徐清风袭来,让人恍若置身竹海之中,引得观众一片惊叹。

  竹子枝杆挺拔,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国人喜爱,自古便有“梅兰竹菊”四君子、“梅松竹”岁寒三友等美称,中国古今文人墨客,爱竹、诵竹、画竹者众多。借以托物言志。戚学慧也是从小对竹子情有独钟。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上山下乡”运动使得大批的知识分子走向农村,也激发了一批有思想的年轻知识分子对美好事物的探寻。戚学慧当时插队昌平七里渠,正是从插队时起,就开始跟随一位老知青学习书画,老知青送他的一本画册至今他还收藏着。戚学慧介绍,最先学画竹的时候,只是临摹小人书里紫竹院的竹子,画完以后,有人赞叹画得好,于是兴致更浓,不料一发不可收拾,整天沉浸在画竹的乐趣之中。

  后来他一直在文化部、文物局、国家博物馆等地工作,这也有机会让他亲近文物,浸淫文化,向启功等名家大师学习请教,与当代的著名学者、画家切磋交流,致使画艺精进;此外,戚先生不仅接受过非常好的国学教育,还是高级摄影师,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家一级茶艺技师,又有多年的书法根基,主编过杂志、着有多种作品集及论文集。这些积累都陶冶和强化了他的绘画水平。

  戚学慧精研笔墨,熔章草与今草于一炉,作品上法宋元,下参明清,深得历代名家墨竹之精髓。摹古而不泥古,在他墨竹的表现中,常以淡墨描绘竹的主干,以重墨或彩墨表现枝叶,借法西画中透视与光影的表现来营造明暗的层次关系,又以国画中的干湿来表现竹的动静和层叠,使得静态的画面中出现了光影明灭的效果,通过疏密关系的巧妙布局和对比极为强烈的结构形式,以极简的具有现代感的章法,令其墨竹体现出一种淡淡的禅意,又或以层层繁而不乱的皴染来构建各种层次关系,通过笔墨的精准控制使其作品呈现出叙事或言情表达。成为墨竹画“师古出新”的典范。

  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之上,戚学慧更注重实景观察与写生。对于所钟爱的竹子,他往往不遗余力地以不同视角进行拍摄。这些照片犹如一幅幅隽美而永久的图画:清澈的溪流边,茂密的竹林、坚韧的竹节、葱翠的竹叶,使人仿佛听到萧萧竹声,低婉虫鸣。观竹、爱竹,在这样的诗情画意中,戚学慧用他对竹子的款款深情,进行了大量写生,如《翠竹图》、《竹石图》等作品,简约明快、清新不俗。

  经过40余年的研习,戚学慧的竹画已是“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而他的竹画作品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2008年,他的作品《竹》被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收藏。

  此次戚学慧“一枝一叶总关情”竹画展将持续到9月18日,市民可免费参观。

  艺术家简介

  戚学慧,河北滦南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宗教学中国佛教文化方向。中国美协会员,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策划与美术工作部主任,国家博物馆艺术委员会委员。曾主编《翰墨》杂志。擅长画竹,作品曾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奥运会组委会等单位收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