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祁东县:用“残腿”丈量扶贫路的“第一书记”

来源:红网 作者:付姣龙 王敏 编辑:康晓乔 2017-09-05 09:52:46
时刻新闻
—分享—

在新建的房屋前,贫困户汪祥文向丁湘国表达谢意。

丁湘国在住所翻阅百姓来访记录,他的房间墙上,张贴着扶贫攻坚各阶段目标。

  红网衡阳分站通讯员 付姣龙 记者 王敏 报道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9月初,湖南衡阳市祁东县蒋家桥镇胡坪村,丁湘国和往常一样走在田间小道上。因为左腿残疾无法弯曲,重心不一致,脚印始终是一深一浅。“我在村里扶贫,就要和走过路留下的脚印一样,对贫困户有所贡献。”

  丁湘国所说的脚印是收获,不管哪家贫困户,他都会想尽办法,让对方重拾生活信心,生产生活有所改善:比如汪三忠,原是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后,现在口齿伶俐、思维清晰了;汪详文,异地搬迁房屋已经建好了;这脚下环村公路马上开工建设了;开学了,解决贫困户孩子上学的问题……

  “真心付出,百姓自然会以真心回报你!”半年来,祁东县民政局驻村工作队长、胡坪村“第一书记”丁湘国一直以这句话为座右铭。

  李应雄 再不用为两个儿子的学费发愁了

  “丁爷爷,您来了!我爸妈不在家,要我出去喊他们回来不?”丁湘国走访的贫困户叫李应雄。上午11时多,户主不在家,只有两个孩子和邻居在家里。

  “蒋家桥镇胡坪村贫困户情况及帮扶一览表”显示,户主李应雄今年54岁,家里5口人,耕地面积1.35亩,土地面积0.2亩,家中3个孩子。主要致贫原因是住房困难,女儿患有精神病,两个儿子上学负担重。

  丁湘国第一次走访时,发现这一家只有3间房屋,父母带着两个孩子住一间,一间做厨房,一间女儿住,便想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善住房问题,但没能成功。李家没有地,买地又没钱,这个问题只能暂且搁置。值得庆幸的是两个儿子读书争气,大儿子初中数学成绩全镇第一,是祁东县二中的定向生。暑假里,通过教育扶贫政策,两兄弟享受“两免一补”2250元/年的补助,解决了读书的问题。大女儿也享受了低保和残疾补贴。

  目前,李应雄夫妻俩主要依靠简单农活、养蜜蜂为生。农闲时节,丁湘国打算就近给他们找点工地打小工的活做。每天最低120元收入,一个月下来,收入也算可观。

  汪三忠 病治好了,在家干农活、孝敬老母亲

  “汪三忠,在屋啊?”从住宿地出发,顺着乡间小路走20分钟,在一栋土砖房前,丁湘国朝屋里喊了一声。

  丁湘国介绍,这是胡坪村17组汪三忠的家。其患有精神病,年初4月份来走访时,汪三忠讲话含糊不清,口不停吐白沫,肚子大得像皮球,左邻右舍对他避而远之,发病时,更是在家砸东西、打老母亲。后来通过健康扶贫政策帮扶,把他送到了县城的精神病康复医院住了3个月,前不久回来后,病情好转还得到了控制,能清楚表达,偶尔还能帮助80多岁的老母亲干些农活。

  一阵寒暄过后,丁湘国问起了汪三忠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的大儿子和在家读书的小儿子的学费问题。“您上次帮忙申请了教育帮扶资金,小儿子的学费没问题了,大儿子他说自己申请了助学贷款,我就不操心了,感谢丁局长关心,不过您腿脚不方便,有事我还是去您住的地方找您好一些。”

  临走时,丁湘国一再叮嘱汪三忠在家要放宽心,好好孝顺母亲,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汪祥文 有政府补贴,建新房速度更快了

  中午13时,丁湘国已经走得满头大汗。但他还要去走一户贫困户,看看那一家易地扶贫搬迁房屋的进度怎么样。

  “汪祥文,你这房子建得蛮快。再过几个月,就可以住新房子了。”见丁湘国来了,汪祥文从邻居家赶了过来,满脸兴奋地说,“这还得感谢政府政策,感谢丁局长,不然哪住得上新房子。”

  汪祥文是贫困户,妻子智障,家中有一儿一女在上学,平时只能依靠60岁的母亲照顾,自己则出去打小工。因家中人口多,存在住房难、上学负担、妻子病重等困难。丁湘国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后,深入村组宣讲扶贫政策,汪祥文申请了易地扶贫搬迁建房。不到3个月,新房就拔地而起。没事时,汪祥文一家老小总爱在新建的房前屋后转悠溜达,有了新房子,他们燃起了生活的信心。

  离开汪祥文家,已经将近14时。

  在村里,“第一书记”丁湘国被村民铭记于心

  “我们走的是环村公路,毛坯路成型,硬化起来也就快了!” 丁湘国所到之处,身后留下一深一浅两个脚印。他指着脚下的路比划着,路修好了,村民出来方便得多,也不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

  “村里最远的贫困户,丁局长拖着这条残腿要走上2个多小时,那里平时村民运东西都是靠马驮。”和丁湘国一起扶贫的工作队员叫王纲柱,他记得,从那户贫困户家中回来,自己直接躺床上饭都不想吃了,而丁湘国则在忙着往红肿的腿上贴膏药。

  一张铁架子床、一个简易衣柜、一张电脑桌、电脑、打印机、电热水壶……丁湘国的房间显得很拥挤。他带着老花镜,打开电脑后,笨拙地握着鼠标找贫困户资料。

  王纲柱介绍,“蒋家桥镇胡坪村贫困户情况及帮扶一览表”类似于个人简历表,涵盖家庭成员、致贫原因、家庭收入情况、帮扶措施、帮扶成效、是丁湘国自己制作出来的,目前已在全镇推广。

  扶贫驻村工作队长有收获,认了很多“亲戚”

  丁湘国住房旁边是土砖房,里面住着一位老人家。今年6月底,暴雨连续下了好几天。当时丁湘国夜不能寐,上门几次劝说老人搬离,老人舍不得离开几十年的家,无奈之下,丁湘国说只要老人不搬,他就在屋檐下和老人同甘共苦。最终,老人搬离。6月30日晚上8时,那栋土砖屋轰然倒塌。周围邻居都说丁湘国救了老人的命。

  脱贫攻坚大政策,扶贫工作队的引领,激发了胡坪村人不甘落后的热情,一些贫困户在致富能人的带领下,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加入种养殖合作社。村里一改过去冷冷清清的状况,出现了家家户户搞生产、忙建设的新气象。在这种火热的氛围中,丁湘国的也激情满满,有时忙起来,一个月难得回家一趟。自己的生日在村里度过,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生病住院没有去陪她,孙子的十周岁生日也只是打个视频电话……

  “我在村里学会了电脑制作表格、认了很多亲戚。比如去李应雄家,他小儿子看到我老远就喊爷爷,有空到我屋来耍;老人家秀英大娘,说我比他儿子还要亲;还有很多村民百姓,都有事就来找我,对我信任有加。”提及扶贫收获,丁湘国说有很多很多。

  目前,祁东县民政局从村里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临时救助、办公设备、文化娱乐广场、清理加固水渠多方面入手,已相继投入近30万元因地制宜帮扶。胡坪村原来192户贫困户中,除了之前已脱贫的116户,今年通过产业、健康、异地扶贫搬迁、社会保障等多种政策帮扶,能帮助58户222人脱贫。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