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启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对如何在新形势下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具体部署。
为此,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联合组织开展“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9月26日起,湖南省委网信办、长沙市文广新局联合红网文化频道,以图文、视频、H5等形式,推出长沙非遗系列报道,全面展示非遗之美、非遗传承人和保护工作者的精气神。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秦芳 实习生 刘梦婷 报道
“清光绪年间,湘中岁首有所谓灯戏者,初出两伶,各执骨牌二面,对立而舞,各尽其态。”长沙花鼓戏,就是在这种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戏曲音乐发展而来。
现年71岁的老花鼓戏演员毛甲玉,是长沙市新入选的第三批市级非遗传承人。湘江杜甫江阁一带,一路走过去,花鼓戏声常常不绝于耳。平时剧院演出,台上演员唱,台下观众和,“就像现在的明星演唱会,粉丝跟台上的歌手一起来唱。”长沙花鼓戏广受欢迎,毛甲玉感到很欣慰。
“但专业的花鼓戏演出,要求表演者有扎实的基本功,‘唱、念、做、打’四功,‘手、眼、身、法、步’五法,都要到位。”毛甲玉说。
16岁的“胡派”女小生,把梁山伯演得活灵活现
1959年,年仅13岁的毛甲玉进入长沙市戏校(现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学习。在京剧武旦潘铁君,湘剧老师张富保的培养下,打下扎实的基本功。15岁,毛甲玉从戏校毕业,进入长沙市花鼓戏剧团。一年多后正式拜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胡华松为师,由学校时期的武旦角色改唱小生,开始了“胡派”小生的艺术生涯。
“胡派的特色,就是台风稳,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山伯访友》是毛甲玉跟随胡华松学的第一出戏。这样一台戏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来说,难度很大。在师父的耐心教导下,毛甲玉刻苦钻研,认真琢磨人物的内心世界,细细体悟梁山伯的高兴、兴奋、惊喜、急怒、绝望,运用“胡派”独有的三蹬脚、三推拿的表现手段,把梁山伯一角演绎得活灵活现。
1964年,年纪轻轻的毛甲玉饰演了师父胡华松的成名作《盘夫索夫》中曾荣一角,又出演了近百场外宾指名要看的《红嫂》中的女主角红嫂,后来还表演了《三次八台》《红色营业员》《江姐》《红花曲》等剧中角色,逐渐成为长沙市花鼓剧院的台柱子,多次被长沙市文化部门授予“突出贡献奖”。
演戏要守规范
直到48岁,毛甲玉才从舞台上走下来,在幕后从事行政和教学工作。三十余年的演出加上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毛甲玉对长沙花鼓戏传承有着自己的执着与坚持:“一定要守规范。”
已退休多年的毛甲玉,如今依然常常走进剧院,静悄悄地坐在台下观看年轻一代的演出。她说,现在很多年轻演员花大量的时间捧着手机看,不去研究剧本,理解、领悟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心里没有东西,不守规范,台上演出时往往就会比较生硬,演员之间也缺乏交流和互动。”
规范究竟是什么?毛甲玉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剧中人物骑马来到一片花海前,虽然演员眼前面对的是观众,但他(她)一定要通过“一下子发出光来的眼神”,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愉悦之情。
“如果是悲伤的,瞳孔就一定要缩回来。”毛甲玉一边介绍,一边生动地向记者示范:“一定要用眼神、动作,把人物的内心视像表现出来。”
流派要不断地“流”
作为胡华松老师的嫡系弟子,“胡派”传承人,毛甲玉在传承本流派表现手法的同时,又不断吸纳新的元素,提升在舞台上的艺术表现力。1982年,毛甲玉前往四川,在川剧学校学习了扇子功、折子功、水袖功,并将所学的技能灵活运用在后来所饰演的角色中。粤剧小生的飘逸媚态,京剧小生的刚毅,晋剧小生翎子甩法的运用,川剧小生的文雅,黄梅戏小生细腻的表演手法,都被她融入到了自己的表演和后来的教学中。
“流派要不断地‘流’,才有生命力。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摈弃一些过时的东西,年轻人才能接受,不能死死地守。”毛甲玉说。
作为老一辈的花鼓戏名演员,她先后培养了邹平、何强、陈星、胡强、旷涓、海秋元、王勇、孙凯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还先后指导了宁乡、湘乡、衡山等地剧团的演员,为青年演员排演了《梁祝》《泪洒相思地》《盘夫索夫》《皮秀英四告》《三次八台》等剧团保留剧目。
现在,别人邀请她去指导拍戏,她也非常乐意,有时连酬劳都不要。“现在一些县一级的剧院不景气,我怎么能收他们的钱。”毛甲玉说,“几十年的艺术积淀,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