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放崛起从头越】邵阳:利用自身优势打好“招商”牌

来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陈秀 编辑:李晓玲 2017-10-11 16:30:02
时刻新闻
—分享—

邵东县打火机行业,至今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作为湖南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三线”建设的老工业基地,邵阳创造了多个第一,邵阳工业曾经一派辉煌。

  邵阳生产了湖南第一辆汽车第一台计算器第一台洗衣机。

  邵阳建设了湖南省第一个民营经济开发区(江北民营经济开发区)。

  邵阳开设了湖南省第一家境外工业园(泰国工业园)。

  上世纪末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邵阳工业风光不再。

  2014年11月28日,湘商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一场工业崛起、产业兴邵的园区建设攻坚战在邵阳大地全面展开。目前,园区累计实现产值153亿元,税收6.4亿元,带动就业2.9万人。

  打好“招商”牌

  “邵阳虽然是一座地处内陆地区的文明古城,但随着近年来的加速发展,邵阳在开放崛起中有着自身的优势。”邵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表示,2012年至2016年,邵阳市共对外发布招商项目720个,累计总投资超5500亿元。

  平台更加完善。邵阳市现有省级经济开发区5家、省级工业集中区6家,工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70%。娄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邵阳湘商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入驻邵阳,进出口通关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实现了全国通关一体化。

  招商环境更加优化。邵阳市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六个优先”,即优先列入发展目录,优先做好前期工作,优先审批投资项目,优先给予政府资金扶持,优先配套基础设施,优先安排土地使用指标。邵阳市对投资企业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审批、一路“绿灯”通行,建立健全全天候投诉受理处理机制,着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入园企业主笑着感叹:“邵阳审批权限都下放到了园区,入园企业应缴的各种规费也由园区管委会先替我们代缴了,园区办事又好又快!”

  依托邵商建设新家乡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商。据统计,在外打拼的邵商超过100万。邵商是湘商劲旅,更是产业兴邵主力军。

  “我们正在研究制定招商引资四年行动计划、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和对接邵商会建设新家乡行动方案,年底我们还将召开邵商大会,迎接邵商回乡投资。”龚文密表示,目前,邵商投资项目占全市招商项目的70%以上。

  邵阳市开工建设的45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中,177.4万平方米工业地产由邵商回乡投资建设,80%以上签约入园企业是邵商。如郑州市邵阳商会牵头建设邵阳经开区品牌服饰城项目,吸纳40多名邵商回乡抱团创业;邵东博宇置业充分发挥湖南泰国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成功引入28家企业,其中14家企业投产,2016年完成出口1.8亿美元,上缴税收2000多万元。

  泰国湖南商会会长刘纯鹰说:“利用全球湘商、侨商资源,不断开拓境外市场,以庞大的国际出口市场带动地方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及上游产业链发展。让进入湘商产业园区的企业走向成功,让湘商产业园走向辉煌。”

  成为产业转移主阵地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湘商产业园已经成为邵阳市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器、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湘商创新创业的聚集区。”龚文密说。

  湘商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657家,已入园422家,投产268家。园区累计实现产值153亿元,税收6.4亿元,带动就业2.9万人。彩虹集团、汉能集团、分享集团、桑德集团、恒大集团等企业落户园区,正在对接中粮集团、传化集团、蒙牛集团、光大集团、中联影视等大型企业。

  各园区产业特色基本形成。如邵阳经开区主攻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打造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国家级园区;邵东依托全省标志性产业集群,建设全国最大的小五金、打火机、皮具箱包出口基地。

  去年8月以来,园区共引进邵阳智能制造(工业4.0)产业小镇、彩虹盖板玻璃、品牌服饰(箱包)产业园等6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90亿元。目前,园区累计完成基础配套设施投资45.53亿元,水、电、路、气、通讯、绿化、排污管网等工程建设加紧推进,产城整合趋势明显,园区承载能力全面提升。

  形成多个特色产业集群

  邵东县打火机行业,至今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2010年,还成为全省30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目前,邵东县的打火机生产厂家及配件厂家已达12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打火机生产企业达46家。

  其中,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邵东县打火机龙头企业,拥有专业国际贸易、国内销售精英团队。2016年,东亿公司生产高中低档打火机近15亿只;4个系列100多个品种销往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总产值7亿元,创外汇1亿美元,上缴国地两税近3000万元。

  此外,邵阳发制品已占非洲市场份额的60%、全球市场份额的20%。目前,邵阳人从事头发收购、走南闯北的流动群体,保守估计就有十万大军。邵阳已是国内发制品企业的唯一高端原材料来源,也成为全国人发原材料集散中心,年收购储备能力达3万吨,占据了国内原材料市场份额的90%。

  邵阳还成为仅次于河南许昌的国内第二大发制品生产基地,拥有发制品企业130家,2016年邵阳市发制品出口近2亿美元。其中,邵阳阳光发品有限公司生产规模跻身国内行业第二位,成为世界行业龙头企业—美国SNG公司的金牌供应商。

  红网时刻记者 刘怡斌 实习生 陈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