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领航新征程】夜话十九大之桂阳杨柳村:厅屋里传出的新希望

来源:红网 作者:卢黎清 龙芳华 江文辉 编辑:田慈孝 2017-11-10 14:46:4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1月10日讯(郴州站记者 卢黎清 龙芳华 特约记者 江文辉 通讯员 周海燕 欧阳常海)“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脱贫攻坚,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如何让杨柳村脱贫致富好不好?”11月8日晚上8点,桂阳县白水瑶族乡党委书记呼延代胜忙完了白天的工作后,驱车来到乡政府20公里外的杨柳村与村里的党员干部开起了“板凳会”。

老支书邓越德的厅屋里,两堆炭火越烧越旺,闻讯而来的村民、贫困户赶忙围坐在炭火旁的板凳上参加“板凳会”。

  “今年我们村有四户易地搬迁户,其中三户是少数民族,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少数民族贫困户的特殊关怀,十九大报告政策那么好,我们更要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有二十多年的村支书经验的邓越德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我现在养了200只鸡,收入还不错,今年脱贫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还想扩大一下养殖规模,技术、销路问题怎么解决和下一步我该怎么走?”瑶族村民赵远联,在乡政府和扶贫队的帮助下发展小规模养殖业。

  “这个不要担心,只要坚持健康、绿色的种养殖方式,保证鸡鸭的品质,政府为大家搭建电商平台。”桂阳县委驻杨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雷沙接过话茬。“在产业扶持、技术培训、小额贷款方面都会给予你们大力支持。”扶贫队长的一番话让在座的种养殖户心里更有底了。

  2016年5月20日,雷沙被正式任命为驻杨柳村扶贫工作队长。一年多来,雷沙嗓子哑了,肤色黑了,人也瘦了,但是村民脱贫的“金点子”多了,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瑶族村民赵春桂紧紧地拉着女朋友的手,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希望。

  “等我的新房装修好结完婚,我要加大养殖规模。”今年已经38岁的瑶族村民赵春桂笑着说。赵春桂在14岁的时候一次意外导致右手残疾,靠打零工维持生计。2016年在扶贫队的指导下发展养殖业,并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赵春桂虽然发言不多,却不愿意离开,今年通过微信恋上的女友也一直坐在他身边,他们认真听大家聊着,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希望。

  随着屋里的温度升高,村民的话题也越来越“热”。几个贫困户甚至挤到乡党委书记呼延代胜身边,讨教十九大报告里面的新政策、新理念。呼延代胜一一回答,并鼓励他们要趁着十九大的春风,抢抓机遇,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

  夜已静,人却越围越多,原本站在屋外的几个后生霸蛮也挤了进来。

返乡创业青年唐昊与驻村扶贫队长雷沙交流如何利用山地优势发展养殖产业。

  “我要带着资金回来,发展产业,尤其在农产品开发上加把劲做出好产品来。”唐昊是杨柳村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已经走出大山的他却返家创业,因为有心念家乡的情结,更因为十九大报告中实施振兴乡村战略的好政策。

  与唐昊“合伙”的还有在外工作已经致富的五个年轻人,他们结合家乡的山地特色准备投资开发养殖石蛙项目,“高速路马上要从家门口过了,产品一旦成熟,我们村的出路就会在不远的将来。”正在建设的G234国道就在村口。

  “希望你们这个项目成为杨柳村脱贫致富,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工程。”呼延代胜肯定了唐昊他们回乡创业的做法,“希望大家多为村级发展以及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菜单’”。

  围绕杨柳村如何脱贫致富,从生态乡村到产业发展、从过去困境到现在新的方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厅屋里“闹”开了花。

  “十九大报告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前所未有,政策这么好,作为新任的村支书,不论有没有扶贫队在身边,我都会努力带领全村村民转变思想,共同脱贫致富,不落下一户贫困户,请大家相信我!”新任村支书唐小峰话音刚落,现场的掌声响了起来。

  ……

  时间总会不经意地溜走,夜已深,尽管还有许多话没有聊完,但村民久久不愿散去。十九大以后他们更看到了未来日子的希望,就像火盆的炭火一样会越来越火。

“板凳会”前,村民围绕在篝火旁唱瑶歌,跳长鼓舞、竹竿舞,载歌载舞感谢党的恩情。

  记者手记:这里,每个村民都想把日子过成“火”

  红网记者 卢黎清

  11月8日,中国第18个记者节,我与同事以及同行的桂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海燕一行驱车来到桂阳县最偏远的山区——白水瑶族乡杨柳村。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里采访,第一次还是10年前,尽管岁月匆匆过去十年,但这里的一切似乎还是那样的美丽,除了新建了一些房子之外,这里依然弥漫着浓浓的淳朴之味,让我倍感亲切。

  十年过去了,村民们过得怎样?十九大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里是不是一样正沐浴着这盛世的阳光?我的心急切想知道这里的一切。

  杨柳村海拔近1000米,隶属桂阳县最北边,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是典型的贫困村。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知道农村的艰苦,但这里的艰苦竟超出了我的想象。村里田少林地多,有些人甚至屋顶上种上了蔬菜。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全靠种植山上的楠竹和杉树,虽然他们一头扎进山坳里,早出晚归,但闭塞的环境经常让他们难保收成。

  一进村,我正好碰上桂阳县委扶贫工作队队长雷沙用手语与贫困户谭良才(聋哑人)进行交流。谭良才虽然是个聋哑人,但人很聪明,通过扶贫队的帮助,他很快就掌握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养殖母猪的技术。交谈中,雷沙说,十九大闭幕后,这里的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空前高涨,都想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两天的采访时间很短,但却是那样的充实。我几乎每到一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在扶贫一线忙碌的身影,能感受到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能体会到老百姓对摆脱贫困的强烈渴望。

  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农家小院,村民们都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他们不愿意回忆曾经困难的日子,但是更愿意说一说现在生活的变化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现在,距离2020年还有3年的时间,很多老百姓并不知道这一时间节点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们坚信这场脱贫攻坚战一定会让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