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双绿”古今谈

来源:红网 作者:许敏 编辑:徐丹 2017-12-07 10:18:4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出品 策划|许敏 动画文案|徐丹 动画|赵冰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先后60多次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系列绿色发展理念。然而,在日子慢悠悠的古代,究竟如何保护绿水青山?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一二?

  古代篇

  Part1 官职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古人早就知道这一点。舜帝,就是4000多年前那个禅让王位的部落首领,安排了专人当虞官。所谓虞官,主要负责管一个地区的花草、森林、飞禽、走兽……说白了,就是环保部长。到了唐宋以后,虞衡职责还要管街道绿化、山泽苑囿、狩猎采捕等。到明清时期,甚至要管陶冶、备办祭祀需要的鸟兽之肉和皮革。虽然业务在不断扩大,但环保工作一直是虞衡职责的重中之重,足以可见,古人真的是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绿水青山。

  Part2 法律

  除了设置官职保护环境,历朝历代还颁布相关诏令和法律。最有名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田律》,它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环保法”。《田律》事无巨细,把能做的和不能做的都写得清清楚楚,因此,它也成了后世环保规定的范本。譬如明朝,规定冬春之交不能乱捕鱼,春夏之际不能在森林撒毒饵。如果有人想吃“罚酒”怎么办?放心,《田律》已经考虑好了,对那些破坏环境的,有坐牢流放杀头等多项选择。其中一条十分最可怕,那些滥捕动物的,就算只是参与,连毛都没抓到,也面临杀头之祸。

  Part3 宣传

  有官职有法律还是不够,还得有环保宣传。春秋时期,一个有名政治家荀子,讲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圣王之制”。他说 当树木在开枝散叶的时候,砍刀不进森林,我们才会有丰富的木材;当稻谷在抽芽长穗的时候,顺应四季变化,我们才会有足够的粮食。他们都把环境保护上升到政权稳定的高度,这些话 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君王,让他们爱惜大自然。

  现代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来了一段freestyle:“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像剥洋葱一样,解码这“两座山论”,也得一步步分析。第一句是声明前提,这两座山我们都要。第二句是表明担当,如果变成“送命题”,本着对后世负责的原则,就选前者。第三句是实践总结,原来是道“送分题”,这两座山本就是一个东西。

  一千多年前,“不会写词的将军不是好官员”的辛弃疾,留下千古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不就是“两座山论”的典型写照吗?稻香、蛙声代表生态和谐,丰年象征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便是如此。

  结语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