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城:治水兴水惠民生人水和谐新望城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谢 璐 编辑:徐丹 2017-12-09 09:25:49
时刻新闻
—分享—

沩水水闸。

八曲河高裕垸防洪景观工程。

东湖湿地公园。

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的智能泵房。

乔口柳林江。

城与水交相辉映。

   谢 璐

  长沙望城,北连浩浩洞庭湖,南临巍巍岳麓山,湘江穿城而过,湘江黄金岸线将水串成这座城区的灵魂。

  多少年来,望城人泽水而居、依河而作,他们珍惜这片河水的滋养。以“上善若水”的大爱情怀和担当精神,热爱水、治理水、利用水,是世世代代望城人的实践写照。

  近年来,该区放眼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湖南湘江新区四大国家级战略平台叠加的大格局,以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居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灌溉、水域生态治理、水利融资体系,同时依托水资源探索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特种水产等项目,推动了水利建设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在今年秋冬望城区水利建设动员大会上,望城区委书记孔玉成表示:“望城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三个坚决’,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治水兴水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围绕“将水留下来、让水流起来、使水净起来、把水管起来”的工作重点,望城水利人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节约高效的供水保障体系、水清岸绿的流域生态体系,为“名望之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水”保障、点燃了“水”引擎。

  治水:防洪减灾安全可靠

  今年夏天,一场特大洪水席卷长沙,位于长沙水系最下游、湘江入水口的望城受到上压下顶,全区湘江干流及各支流水位、流量、涨幅均全面超历史,区域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长达7天,河流全部堤段超保证水位达6天、超警戒水位达10天,防汛形势极为严峻!

  在这场“大考”中,该区的湘江干堤全部守住,万亩堤垸全部保住,没有一例人员伤亡!完美的答卷换来“2017年度全省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的荣耀。而之所以能取得“家园保卫战”大捷,望城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区内那一座座牢不可破的防洪大堤。

  “去冬今春,我区共铺排重大水利项目600余处,投入项目资金10.5亿元。”望城区委副书记、区长范焱斌介绍,“完成34条112公里沟渠清淤疏浚、381口山塘清淤、137处电力排灌设施整修,在建项目全部于汛期前完成水下工程,这为成功应对今年特大洪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望城自古以来是个“水窝子”,湘江贯穿全境35公里,一线堤防164.3公里,500亩以上的堤垸22个,中小型水库44座,山塘溪坝2.6万处,全区水域面积达17%。水量季节分配的严重失衡,导致旱涝灾害频发,全年长达6个月的汛期,使得与水作斗争成为这片土地上百姓的必修课。

  说起望城人的“治水”精神,就不得不提到雷锋。望城是雷锋的故乡,1957年10月,原中共望城县委员会、望城县人民委员会启动改天换地的治沩工程,当时年仅17岁的雷锋不顾条件艰苦,主动申请加入工程队伍,与近2万乡亲一起,在连绵几十里的大堤上勾勒出波澜壮阔的劳动画卷,将深受水患困扰的团山湖改造成鱼米之乡。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在大众垸湘江大堤上,一台台桩机和挖机繁忙作业,在进行打桩、土方开挖等工作,虽然冬风凛冽,但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是2016年10月启动的大众垸防洪整治工程,关系到湘江及其撇洪河近40公里长大堤的安全。”望城区水利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长李智介绍,大众垸辖靖港、乔口、高塘岭三个街道(乡镇),总保护人口13.3万人,保护面积20.49万亩,是长沙地区最大的堤垸,也是全省十一个确保垸之一。然而,此垸中部分河堤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工担土砌筑,经年累月,河水冲刷,已出现诸多隐患。

  该工程对垸内全线湘江大堤及内堤河进行堤防加固、堤坡护砌、堤脚防护、堤身防渗、电排站更新改造、自排闸改扩建等,工程完工后,将在大众垸区域形成50年一遇标准的防洪闭合圈,垸内石头堤、粉行、玉泉山、乔口四个穿堤泵站将能应对10年一遇的暴雨,并实现1日排干。

  “望城水务部门始终将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洪工程作为首要建设任务。”望城区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区水利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起志介绍,近年来,望城相继实施了高裕垸城市防洪工程、胜利垸城市防洪工程、湘江西岸防洪保安工程、马桥河防洪整治工程等,并且通过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规范确定小型工程施工队伍、严格工程招投标及标后监管、建立工程“红、黑”榜信息平台等举措,倡导以“工匠精神”打造防洪工程,确保了工程质量过硬。

  全省水利建设“芙蓉杯”、“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区县”、沩水水闸获评“全国水利工程建设文明工地”……一个个光环不负望城水利人的苦心,但他们更欣慰的是护佑了一方百姓平安——今年7月2日凌晨1点半,湘江水位高程达37.54米(吴淞高程),被列入2016年冬修工程的乔口撇洪河南岸望城大堤固若金汤,10万余百姓无需疏散、高枕无忧。

  历史的光环虽还未消散,追求的脚步却不敢停歇:2017年冬修计划,望城铺排水利建设项目600余处,涉及水毁工程修复、处险工程实施、河湖堤防综合整治等7个方面,总投资约35.3亿元,其中55处重点处险工程要求在2018年4月1日前全部实施完毕,为来年汛期提供保障。

  用水:供水保障节约高效

  傍晚,靖港镇石毫村的会计徐家福下班回到家,打开自来水龙头,接水、淘米、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白米饭;饭后,他烧上开水,给自己泡了一杯香气馥郁的绿茶;品完茶,走进卫生间,打开花洒龙头,冲个热水澡,洗去一天的疲惫。就像城里的平常人家一般,一切那么轻松、自然。

  然而这看似平凡的生活,在几年之前,却是一种奢求。198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靖港自来水厂以前只对镇上供水,各村普遍打井取水,石毫村地下水矿物质严重超标,打上来的井水洗衣服能把布料漂黄,更糟的是许多村民患上肾结石。“我妻子就因为肾结石进过几次医院了。”回忆往昔,徐家福直摇头:“到了冬天,水井干了,还要去湘江河里舀水,可靖港一带沿江是血吸虫疫区。所以喝自来水是我们长久的夙愿啊!”

  2005年起,望城响应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号召,陆续对各乡镇自来水厂进行提质改造,延伸管网铺设范围,提升供水能力。靖港自来水厂自2010年起启动提质工程,投资近400万元,新建了一座日供水能力2400吨的新厂房,延伸主支管网线路百余公里,目前已全面覆盖靖港新镇、芦江社区、金星村、石毫村,实现自来水进户,部分覆盖农西村、前榜村、复胜村,实现自来水到组。

  “我妻子这些年肾结石再没复发过了。”徐家福说,“村上那些腿脚不便、眼睛看不见的残疾村民、孤寡老人也不用再出门打水了。”

  近年来,望城加快推进民生水利建设,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水利发展带来的安全感、收获感和幸福感。仅2017年就投入农村自来水工程资金1.33亿元,完成18个农田水利扶贫项目、21处排灌设备更新改造和4000亩塘坝扩容增蓄。目前,全区有12个大型供水企业(水厂),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85%,8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自来水进村组,预计2018年底覆盖率将达95%,2019年实现全覆盖。

  望城虽然水系发达,但过境水多、人均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加之其为农业大区,农业灌溉水源不足问题明显,高效节水灌溉成为破题之策。根据湖南省“十三五”计划,望城需完成节水灌溉面积4.41万亩。2016年秋冬以来,该区完成17处低压管道输水工程,新增高效节水面积1万亩,受到国家水利部农水司的充分肯定。

  来到高塘岭街道湘江村的龙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水稻基地,2200多亩的稻田里看不见一条进水沟渠,田间两个小型气象站正通过太阳能光伏电板发电运转。这是什么“黑科技”?

  “这片基地是望城区三个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之一。”龙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袁龙告诉笔者,整个片区只有两个泵站,但在地下铺设了总长2.4万米的管道,每一丘田的土壤下都有管道和单独的阀门,灌溉水源从管道进入田间,通过控制机房内的电脑操作,可以实现精准灌溉。“比如我设置某一丘田的水位为5公分,当水位低于5公分时,系统就会自动打开阀门补水,另外也可以通过预约功能,定时打开、关上阀门。”

  更妙的是,通过田间的小型气象站对空气、土壤中的湿度、温度等进行测控,能为灌溉的水量、时间、次数提供精确参考,系统还可通过WIFI与手机相连,农民只要打开手机APP,就能实现一键灌溉,十分方便。“智能节水灌溉帮助地势高低不一的水稻获得同等的水量,提升了水稻品质,而且能为公司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以前田间有15个水泵,要15个人看水,现在减少到2个,每月省下近万元电费。”

  据望城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易文龙介绍,望城采用“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的方式,共建设了隆平高科种粮合作社智能灌溉片区、湘台科技园喷滴灌片区、宝丰农业管道输水灌溉片区3个高效节水示范区,运用信息化、水肥一体化、智能泵站等多种现代化农业智慧系统,通过喷灌、滴灌、智能灌溉等方式,每亩地节水146立方米,年节水量达192.28万立方米,区内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1提高至0.96。

  管水:生态流域水清岸绿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开幕,“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习近平同志所作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反复出现,“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话语直扣人心。

  10月19日,水利部和省政府共同召开长沙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会,长沙通过验收,在全省率先成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11月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电视电话会议,就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再落实。

  一系列事实在明确表达:水域环境治理、水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

  望城紧跟时代步伐,第一时间召开区委工作联席会议,传达学习省委、省政府会议精神,部署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五大计划”,落实的行动一路向前——

  全区境内37条河流、43座水库、44口湖泊、363口山塘均实行“河长制”,建立以党政领导为主体的区、街镇、村(社区)三级组织体系。对市、区管“一江七河二湖库”已“盘清底子”,建立起“一河一档”,精确掌握了河流总长度、流域面积、河道岸线等数据,全面核查了涉水工程、水生态环境、入河排污口、农业面源污染等情况。下一步,针对各河湖列出的主要问题清单,将制定“一河一策”,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6大任务,分别明确牵头单位、配合部门,定人定责,限时完成。

  开展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望城的举措务实有力!针对河道非法采砂,采取“日常巡查与夜间突击相结合、普通巡查与重点监督相结合、单位巡查与部门联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高清摄像头、高清远程夜视仪、无人机等信息化设备,实现24小时监控,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顶格处罚,非法作业船舶设施一律进行切割处理。湘江望城段原有32处砂场全部拆除,分阶段、分批次安置到铜官、乔口砂石基地,严格按照政府指导、企业组织、市场运作、统一管理的原则,全区砂石经营规范有序。

  启动大众垸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通过对新老沩水、老沩水-团头湖水系、新康河湖、乔口河湖、靖港河湖5个片区水系分别实施连通,最终将大众垸内长达68公里的水系全面打通,通过智慧水务的联排联调,让垸里的水“活”起来,从而提升防洪排涝、水体自净、农田灌溉等各方面能力。

  规划湘江新康段水环境治理工程,在沿江3.1公里大堤内侧100米范围内,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建设具有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生态“绿带”,发挥湿地、植物的涵养、净化、吸附、降解功能,使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经过“绿带”净化处理后,水质达到地表Ⅲ类标准再排入湘江。

  与此同时,未来三年,望城全区将着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计划、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计划、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计划、河湖水域治理计划、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计划“5大计划”,逐步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兴水:亲水新城风光无限

  在望城,沿着湘江西岸一路北上,仿若走进一条精雕细琢的历史文化长廊——

  新康戏乡,河畔的“洪兰桂打酒”剪纸雕像将人们带入经典花鼓戏片段,红瓦白墙、古朴厢柱上的戏剧脸谱平添戏乡风姿,临水而建的社戏码头戏声不断,好戏连台的漮水梨园戏韵悠长;

  湘水与沩水相遇拥抱处,碰撞出靖港古镇的繁华,八街四巷七码头的茶楼、会馆、戏院、客栈,再现明清“日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的盛景,岸边停靠的乌篷船娓娓讲述曾国藩“屡败屡战”的顽强;

  再向北,乔口渔都如一幅流利清新的水墨画徐徐展开,白墙青瓦的民居依河而筑,斗拱飞檐的屋角勾出道道游丝流云,河埠廊坊、临河水阁、亭台水榭,让人穷尽对江南水乡的浪漫想象。

  2011年,望城启动对新康、靖港、乔口等沿江古镇的河湖治理工程,按照“都市水利、生态水利、景观水利”理念,将岸线整治、补水泵站、连通涵闸、环湖游道、亲水码头建设等工程结合进行,打造出一个个秀美的水乡古镇、繁华的商贸名镇、宜居的风情小镇。

  放眼全区,望城依托区内丰富的水资源,将水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水系的完整性、水体的流动性、水质的良好性、生物的多样性等,融入品质城区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描绘出一幅“城在水中、人在画中”的美丽图卷。

  东湖湿地公园里,500亩水面碧波荡漾,700亩陆地绿树成荫,杨柳依依的湖畔,人们或漫步水岸,或小憩闲聊,呼吸着带有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气,体验着绿坡柳岸、霞飞鹭栖的湿地原生态风情。

  行车在潇湘大道北延线,银杏、玉兰、紫薇、樟树等不同景观次第掠过,游道栏杆、绿树芳草、花园机台、亭台闸室相继进入眼帘,戏水滩地、秀水清波、圆舞广场等亲水平台上,晨练的市民载歌载舞,跳跃着人水相亲的快乐音符。

  原来只负责防洪保安的大堤、只承担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如今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以湘江、沩水、八曲河等自然水资源为载体,涵盖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和沩水水闸两大水利工程,囊括东湖、大泽湖、团山三大湿地的望城半岛水利风景区,如今已经成为望城人民不可或缺的绿色呼吸系统。湘江古镇群更是成为长沙周边市民度假的首选地,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乡村休闲旅游成为“名望之城”新的经济增长极。

  眼下望城,水与绿相伴,人与水共生,一座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的水美之城正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闪耀在湘江之畔。

  (本版图片由望城区水利局提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