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余光中生前三次来湖南留“湘愁”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 编辑:李晓玲 2017-12-15 09:55:27
时刻新闻
—分享—

  余光中生前三次来湖南留“湘愁”

  《乡愁》成绝唱,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享年90岁

1999年9月19日下午,余光中应邀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演讲“艺术经验的转化”。

余光中1999年9月21日写于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一首《乡愁》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人们心中种下浓浓乡愁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12月14日因病去世,享年90岁。

  这位祖籍福建,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就随父母迁香港,并于次年到台湾的文坛巨匠,与湖南有着颇深的渊源:他不仅写下了《湘水》《汨罗江神》等多首与湖南有关的诗歌,还曾于1999年、2005年、2006年先后三次来到湖南,而余光中与湖南的渊源,不得不提岳麓书院、屈原和汨罗江。

  第一次

  岳麓书院开讲

  湖南给人一个非常美好的印象

  1999年9月19日下午,余光中应邀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演讲“艺术经验的转化”。在那次讲座中,余光中说,湖南给人非常美好的印象。演讲当日冷雨潇潇,面对热情的现场观众,先生多次动情说道:“这是我的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次演讲,待会儿一定要拍些照片拿回去作纪念。”

  余光中说:“我虽然是第一次来到湖南,可又因为中国文化,因为古典文学的关系,湖南对每一个中国的读书人来说,都是那样神秘、美丽而又亲切,从最古代的《离骚》到现代的小说,例如沈从文的《边城》,湖南都给人一个非常美好的印象、形象。”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在这次讲座中,余光中说,他的创作灵感是从汨罗江开始的。

  余光中说:“我想我的聪明像中国所有作家聪明一样,都是从汨罗江开始的。《诗经》当然是一个源头,源头活水,不过那是集体的。而因为个人诗人像屈原这么伟大的诗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出现,那就是在汨罗江,所以我认为汨罗江是一切作家的蓝墨水。无论你用什么,现在用电脑用网络,总之汨罗江是一个上游,是一个来源。”此次湖南之行,余光中还前往岳阳汨罗屈子祠,伏地叩首,对屈原顶礼膜拜。

  第二次

  汨罗“祭屈”

  领30万民众吟诵《汨罗江神》

  余光中与湖南的渊源,不得不提屈原、汨罗江。他说“中国诗人都有屈原情结,我也有。这是因为屈原、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他们的作品已成为我们民族不可磨灭的胎记。我希望我们接好他们的接力棒,并顺利交予下一代,而不至于掉在地上。”在余光中的千余首诗作中,有20多首诗是吟咏历代诗人的,而其中写屈原的就有5首。上个世纪50年代他第一次写下纪念屈原的诗句:“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2005年77岁高龄的余光中第二次到湖南,就与祭祀屈原有关,而且这次他特地写就新作《汨罗江神》。

  2005年,岳阳市举办“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邀请赛”,从台湾请来余光中主祭。开幕式上,余光中带领30万民众集体朗诵他专门创作的诗作《汨罗江神》。“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昔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30万人的声音回荡在汨罗江两岸,共祭爱国诗人屈原。

  余光中说,“屈原的政治操守,高洁的人格,灿烂的文学成就,都是我膜拜他的原因。”

  参加完端午祭祀活动后,77岁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来到湖南省博物馆及新长沙窑窑址参观。看到长沙窑中那些极富湖湘文化的艺术品时,余光中赞叹新长沙窑“瓷有新旧、火无古今”,兴致勃勃的他还忍不住在艺术品上题上“浴火重生”4个大字。意犹未尽的他还在另一个长颈瓶上创作了一首“赴火投水,皆得永恒,灵均壮烈,火生水成 ”的诗。

  第三次

  石门品茶

  茶禅一味可通诗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君子兮未敢言。”三湘四水之一的澧水,随屈原名句源远流长。2006年5月,78岁高龄的余光中跨湘、资、沅、澧四大江河,循着屈原的足迹,来到澧水河畔的石门,担当起茶道“使者”的角色。

  在石门,余光中以《中国文化与石门茶禅文化》为题,以他遍游世界各国的所见所闻,侃侃而谈,力陈茶叶对提高中国影响力、促进贸易和改善全球60亿人生活质量的好处。“酒后禁驾,茶后清醒”,“茶是朋友,酒是情人,咖啡是外遇”,“苦尽甘来”等风趣幽默时庄时谐的演说,不时激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很多西方人都认为,日本茶道代表东方文化,很让我们尴尬。湖南省在石门县宣传茶文化,弘扬茶道和禅机,是于国于民的大好事。”这也许是促成78岁老人不远万里,越洋过海出席茶文化活动最原始最朴实的动因。

  参观夹山寺和夹山茶园后,余光中即兴发挥,留下了“茶禅一味可通诗”的墨宝。

  ■综合自中新网、新华社等

  乡愁背后的余光中

  1966年,余光中写下《当我死时》,他深情地呼喊:“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余光中一生漂泊,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熏陶研习,让余先生在中西文学界享有盛誉。他诗文的主题,多离不开“离乡”“乡愁”“孤独”“死亡”,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苍凉与顽强。

  “童年的天空啊,看不见风筝,看到的是轰炸机”。战火中一路逃难的童年,是“乡愁”萌发的最初土壤。

  余光中小时候还未入学时,跟着父母往返于南京、泉州、杭州等地。9岁因战乱而逃离故乡,辗转避难于重庆。在巴山蜀水深处,余光中度过了中学时代。1947年,就读金陵大学外文系。原以为可以就此驻足故乡,却没料到迎来的是人生第二次逃亡。又是因为战争,余光中辗转南下,直至定居台湾。

  1952年余光中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梁实秋曾称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1971年,21岁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一首《乡愁》,多年来在海内外华人中广为传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