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担皮箩铭记一段往事 95岁通道侗族老人杨昌彬讲述军民鱼水情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刘琦 编辑:马丽红 2018-04-05 10:09:48
时刻新闻
—分享—

  有一种等待叫从不放弃

  一担皮箩铭记一段往事,95岁通道侗族老人杨昌彬讲述军民鱼水情 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红军阿哥”邱显达再回通道

今年95岁的杨昌彬依然相信“红军阿哥”还活着,在等他回来。 长沙晚报记者 刘琦 摄

  长沙晚报记者 刘琦 通讯员 颜仁江

  通道转兵,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位于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的通道转兵纪念馆内,一根扁担、一担竹篾编制的皮箩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而背后的故事更加感人至深——皮箩的主人杨昌彬今年已经95岁高龄,他仍然等待着“红军阿哥”邱显达再回通道。近日,记者来到杨昌彬老人居住的侗寨,听他讲述皮箩背后的故事。

  受伤红军上门求老乡帮忙

  1934年冬季的一天,天气寒冷,黄昏时分,11岁的杨昌彬和父亲正在家中做饭,“一个人拄着拐杖、穿着很破的衣服,推开门向我们求助,说自己受伤了,想要点东西吃。”杨昌彬告诉记者,那人话还没说完就昏倒在地上。杨昌彬的家人从帽子上的五角星辨认出他的红军身份。后来得知,这位“红军阿哥”名叫邱显达,当时22岁,在湘江战役中负伤,是江西人。

  “他的腿被子弹打穿了,伤得很重。”提到邱显达,杨昌彬眼睛里闪着泪光。他和父亲知道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就悄悄收留了受伤的邱显达,并每天上山采药为他治伤。杨昌彬经常为邱显达送饭送药、清洗伤口,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养伤的日子里,邱显达给杨昌彬讲共产党带领穷人闹革命的故事,杨昌彬至今记忆犹新。

  临别前留下皮箩表谢意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近3个月,邱显达溃烂的伤口慢慢好了起来。一天,邱显达问杨昌彬父子:“山上有竹子吗?”得知山上有楠竹,他便上山砍竹子。“老乡,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我是红军,也是共产党员,还得去追赶部队。我没什么好报答你们的,参军之前是个篾匠,就织一担皮箩送给你们吧!”邱显达握着杨昌彬父子的手,深情道别。

  邱显达走了,杨昌彬望着“红军阿哥”远去的背影,泣不成声,大声喊道:“阿哥,你一定要回来!”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也没了消息。杨昌彬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等就是84年。

  看到皮箩就想起历历往事

  多年来,杨昌彬一直珍藏着“红军阿哥”留下的一担皮箩,不舍得使用。在他眼里,皮箩象征着军民鱼水情,象征着红军精神。“邱显达走了就再也没了音讯。”每当看到皮箩,杨昌彬就想起往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据杨昌彬家人介绍,当年邱显达还做了一张竹凉席,做工十分精细,但遗憾的是没能保存下来。前年,杨昌彬一家人将保存完好的皮箩捐赠给通道转兵纪念馆。

  如今,杨昌彬已经95岁了,对“红军阿哥”邱显达的思念越来越深。“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红军阿哥’能回来。”杨昌彬动情地说。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刘琦

编辑:马丽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