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25日讯(记者 廖洁 实习生 彭玉婷)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如何紧密结合湖南实际,落实乡村振兴的总要求?2018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意见》勾画了湖南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和实现路径。4月25日,湖南召开2018年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湖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袁延文对该文件进行了发布和解读,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姚伟红主持发布会。
创新性强、针对性强,是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的亮点之一。文件围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激活农村“人、地、钱”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性举措,比如首次提出要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深化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七新”:农业发展导向有新变化、乡村绿色发展有新要求、思想文化建设有新加强、乡村治理有新机制、农民增收有新举措、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有新办法、“三农”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有新加强。
其中,在农业发展导向方面,文件提出,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农业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在乡村绿色发展方面,文件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村美新家园,对乡村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比如,要加快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明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比如,要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大美洞庭、生态潇湘。比如,要围绕“庭院净化、村庄绿化、道路亮化、环境美化”,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这些措施,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乡村垃圾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文件提出,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村文化传下去”。
在乡村治理方面,文件提出,要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比如,要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促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比如,要着力提升乡村法治水平,强化乡村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治监督,引导基层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比如,要着力加强乡村道德建设,塑造乡村德治秩序,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比如,要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提升农村治安管理水平,确保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文件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帮助农民增收,如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创新创业,实施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推动实现村村有致富产业、人人有就业岗位、家家有致富能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吸纳农民进城镇务工经商;扩大“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以及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针对湖南省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不断加剧等现象,文件提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充分发挥好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比如,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比如,要健全城乡专业人才交流挂职制度,促进各类专业人才向农村流动。比如,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离退休人员等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创造良好条件,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在“三农”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方面,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在各个方面,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来源:红网
作者:廖洁 彭玉婷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