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吉首:10张笑脸述说脱贫的甜蜜与幸福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 昊 陈生真 编辑:徐丹 2018-05-07 09:25:42
时刻新闻
—分享—

  【人物】

  河溪镇河溪社区下街组、63岁的土家族妇女钟满秀,通过加入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到茶园务工、租地等方式,去年拿到了2万多元的收入。合作社有一片2000多亩的茶园,种茶大户张晓梅带动了周边7个村的1700名贫困群众。钟满秀满脸的笑容,是对政策的感激和对张晓梅的点赞。

  【发展生产脱贫】

  吉首市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推进产业覆盖,确立一批“短中长”产业扶贫项目,建成万亩精品园2个、千亩精品园6个、百亩示范园84个,推动特色农业发展;11个乡镇街道,都有了一个以上可持续发展的当家产业,带动建档立卡户41383人。

  【人物】

  海拔800多米矮寨镇家庭村,原本是个贫困村,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后,苗族村民石情香在自己家里开起了“苗家乐”。2017年,村里接待了2万多游客。石情香灿烂的笑容,述说着家庭村乡村旅游的美好未来!

  【乡村旅游脱贫】

  “旅游+”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吉首市以乡村旅游扶贫精品村为重点,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打造苗族生态文化乡村游精品线路,建设旅游重点村9个,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带动贫困人口6000余人。

  【人物】

  己略乡简台村苗族村民石宝金,在吉首经开区一家门业公司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脸上憨厚的笑容,述说着转移就业后的喜悦。

  【转移就业脱贫】

  通过创新创业扶持和落实劳务协作政策,吉首市实现了省际、省内、州内、市内四个层面的转移就业。2017年13452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年劳务收入达2.8亿元。

  【人物】

  太平镇夯古村苗族村民张言清,在自己家里展示全家搬进新屋时的手机合影。今年春节,他一家4口搬进了吉首市区大田湾的一套100平方米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他满足的笑容,述说着易地扶贫搬迁后的喜悦。

  【易地搬迁脱贫】

  按照群众自愿、乡村审核、市审批的程序,吉首市统筹资金13648万元,建成6个集中安置点,完成1942户、7751人的易地扶贫搬迁。

  【人物】

  寨阳中学初62班的杨帆,是勤丰村的原扶贫建档立卡户,不用交学费和教辅材料费,每学期还有1000元的生活补助。她偷偷瞄了一眼笔者的镜头,腼腆地笑,述说着她对未来的期许。

  【教育发展脱贫】

  在教育扶贫工程,吉首市教育资助全面发放到位,实行贫困户子女从学前到大学的一揽子费用减免和补助政策。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惠及贫困学生3万余人次。

  【人物】

  (乡镇村)72岁的苗族大娘石莲香,因眼部疾病在吉首市人民医院住院手术。住院13天,治疗费用为1.3万元,但她自己只要负担1000元。石大娘坐在病床上,脸上全是开心的笑容:“党的政策玛汝(苗语,好的意思)!医生,玛汝!”

  【健康扶贫】

  全市建档立卡户100%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开通贫困人口就诊“绿色通道”,先诊疗、后结算,贫困群众综合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90%,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降低50%。吉首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出院时在医院的“一站式报销”,方便贫困群众。

  【人物】

  寨阳乡庄稼村苗族村民时远珠,原本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猎手,现在却成了护林员。时远珠在林子里大声吆喝道:“天气热、莫点火,保树木、护生态。”45岁的他当护林员已经两年,每年有1万元的补偿,他自己还养了100多只竹鼠。时远珠不易觉察的笑容,述说着他内心的安逸。

  【生态补偿脱贫】

  吉首市推动传统林业向生态林业、民生林业转变。从建档立卡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407名,每人每年补偿1万元。

  【人物】

  寨阳乡曙光村的周杰祖,是一个从小失去双手的63岁苗族老汉;他一家三口都被纳入了低保,每人每月有270元的补助。生活不愁了,家里的两层新房转眼就要竣工。周杰祖笑着感叹道:“现在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满意的笑容里,述说着过往生活的沧桑。

  【社会保障兜底】

  吉首市的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做到应保尽保。截至2017年底,全市落实农村低保3646户、9684人,兜底对象415户、893人,实现了“两线合一”,月标准每人270元,确保“五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

  【人物】

  太平镇排杉村苗族妇女杨起秀,甜蜜蜜地笑着告诉我们,她家4亩地产的1万多公斤椪柑,通过电商线上销售,每公斤卖到2.8元,比之前的价格翻了一番不止。通村路的提标与硬化,电商的车子进进出出方便多了;去年全村500亩、130多公斤椪柑为群众增收100多万元。杨起秀甜蜜蜜的笑容,述说着脱贫后的愉悦。

  【基础设施配套】

  2014年至2017年,吉首新建改造农村公路937公里,实施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590公里,筹措1.23亿元,完成了115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建成84个光伏发电站,基础设施配套脱贫工程成效显著。

  【人物】

  右腿残疾的55岁苗族汉子石登华,是矮寨镇坪朗村的两名保洁员之一,每月工资800元。石登华淡淡的笑容,述说着他对现实生活的满足。

  【公共服务保障】

  完成了115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农网电网改造、4G覆盖率、光纤通达率、村卫生室、文化室、党建室实现全覆盖,打通了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创建美丽乡村,从建档立卡户中选聘了400多名保洁员。

  陈 昊 陈生真

  紫气东来枝上多,香绵唤起百花和。丰姿才作倾城顾,一缕轻烟浣绿波。

  4月24日,一则喜讯在武陵山上传开——当天召开的全省扶贫工作暨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宣布,吉首市等7个县(市区)脱贫“摘帽”。

  自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以来,吉首市30多万干部群众,全力以赴,展开了精准扶贫的“十项工程”——发展生产、乡村旅游、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发展、医疗救助帮扶、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保障等。

  140个驻村扶贫工作组,进驻140个村和社区;9074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11290户贫困户。扶贫帮扶实现了“五个全覆盖”——“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派驻工作组、第一支书选派、市直各单位包村、市级领导挂乡联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

  喜讯传来,4万多摆脱贫困的苗族、土家族等同胞,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这些笑容,述说着他们各自的幸福与甜蜜。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 昊 陈生真

编辑:徐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