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吴公然 实习生 黄煜 长沙报道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好青年,向上向善有为。
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对全省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有志好青年;锤炼高尚品格,争做有德好青年;勤奋学习实践,争做有才好青年;投身创新开放,争做有为好青年。”
5月16日,湖南表彰了一大批向上向善好青年,他们爱岗敬业、创新创业、诚实守信、崇义友善、孝老爱亲,把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下面我们来看看以下三位青年代表的青春正能量故事。
青年向上:扶贫创客投身农村参与脱贫攻坚
【青年档案】
谭腾蛟,男,30岁,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党支部副书记,黑土麦田副总裁兼派驻湖南的首席代表。
【青年故事】
谭腾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在加入黑土麦田之前有一份稳定的公务员工作。2016年的时候,当他看到耶鲁大学毕业生回农村工作的事迹后,内心深处那团快要沉寂的青春之火瞬间就被点燃了。于是作出了既深思熟虑又有点冲动的选择,辞去公职,申请黑麦创客去农村参与脱贫攻坚。
在农村待一段时间后,谭腾蛟发现,贫困百姓一样向往美好生活,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不具备搞产业发展的能力等原因限制,导致在迈向好日子的路上异常艰难。在脱贫路上,需要有人能和他们并肩作战。
谭腾蛟在村子里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调研,发掘村子里的自然、人文、农产品等资源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然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把他们打造成产业项目,为村庄和村民带来可持续收入。
期间,他要克服住在猪圈旁边的艰苦,一个月才能洗一次澡的困难,步行几小时才能出村的不易,和乡亲们一起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发挥着自己的知识和青春力量。
谭腾蛟介绍,目前在湖南湘西贫困地区有着近60名扶贫创客驻扎在20个村子里开展产业帮扶,他们虽有不同背景,但都是见贤思齐的向上青年,愿意投身农村,用青春力量去改变当地的贫困户现状,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青春感言】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实践者,而不是键盘侠。
青年向善:爱心教师8年认百户“穷亲戚”扶危济困
【青年档案】
梁菲,女,34岁,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教师。
【青年故事】
梁菲有一个工作证,上面有她的照片、姓名和单位名称。一般被她帮扶的贫困孤寡老人也有一块类似的牌子:为民服务联系卡,那块牌子上面有梁菲的信息。
6年前,梁菲来到湖南宁远县水市镇村尾村,在为村民们种植完烤烟后,村干部带她到了一户村民家中,那是一座建于建国初期的泥瓦房,四处通风,外面下大雨,屋里成洼地,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屋里没灯,一片漆黑。
走进房间,只见一位老人躺在床上,盖着单薄被子,床前桌子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药瓶,而且绝大部分都已经过期了。这个人就是钟婆婆。
钟婆婆的丈夫在20年前就已去世,两个女儿远嫁他乡。其中一个女儿患有脑膜炎后遗症,而她自己也患上了心脏病、糖尿病和胆肾结石等多种疾病。听着钟婆婆艰难坎坷的经历,看着她骨瘦如柴的身子,梁菲掏出身上仅有的两百块钱塞到她手里,并把“为民服务联系卡”填好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挂在她胸前,叮嘱有什么事就打电话。
后来,梁菲每隔10天半个月就要去看望钟婆婆,陪她聊天,给她买食品,并为她翻瓦补漏,接通自来水和电。10多年没用电了,电灯亮起来的那一刻,钟婆婆高兴得像孩子一样,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8年来,梁菲认了近百户“穷亲戚”,用真情为贫困百姓排忧解难;她义务资助贫困生“弟弟妹妹”继续学业,用爱心为贫困孩子扬起生活之帆;她帮残助孤,主动上门照顾孤寡老人并养老送终,用孝心让老人安享晚年。
【青春感言】
让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的青春在为人民服务中闪光。
青年有为:援非护士为“一带一路”播种健康和友谊
【青年档案】
张晓,女,31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手术部护士,中国(湖南)第十八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
【青年故事】
非洲塞拉利昂是全球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全国人口接近700万,医疗卫生条件非常差,伤寒、疟疾流行,注册医师却不到180人。这样一个一般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作为先遣队员之一的张晓却于2016年2月19日毅然前往。经过3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飞跃半个地球,才抵达该国首都弗里敦。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张晓还是被当地医院条件震惊了:医院极度缺乏医生,药品短缺,员工宿舍满是灰尘,电力供应不足,连自来水都没有。队员们需要一边在工作上救死扶伤,一边在生活上自力更生。
张晓对2016年3月在塞拉利昂的第一台手术印象非常深刻。她为手术器械消毒,其间停了3次电,每停一次电就需要重新消毒,每次消毒要花几十分钟。而塞方派来的两名护士没有上过正规的护士学校,不仅不会外科洗手,甚至连输液瓶空了都不知道更换,一不留神还把手术台污染了。
第一台手术是一位甲状腺巨大肿瘤患者,可手术还没开始,又被突然送来的需要紧急治伤的十几名交通事故伤员打断了。等安顿好所有伤员,已经接近中午。张晓和队员们顾不上吃饭立刻赶往手术室为肿瘤患者开展手术,因为该患者因巨大肿块连呼吸都困难,再也经不起等了。最后,手术完成时已经是下午4点。又累又饿的他们看到为病人解除了病痛的折磨,觉得所有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张晓和队员们在援非的470多个日夜里,完成门诊量40000多人次,手术200多台次,给党和国家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青春感言】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加入健康丝绸之路建设责无旁贷,深刻以为“一带一路”卫生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到自豪。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黄煜
编辑:向宏鑫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