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红军邓丹明:把南泥湾精神带到茶陵贫困村

来源:红网 作者:陈洲平 陈凌云 宋云 编辑:王津 2018-06-19 17:09:3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通讯员俞强年 陈凌云 彭希 茶陵报道

  “连儿,走!挑土去。”

  72岁的邓晚连,至今经常梦见跟着父亲挑土修水库的场景。父亲邓丹明虽去世20年了,但梦里的场景,还是那样清晰。

邓丹明肖像。

  邓丹明是茶陵县腰潞镇珍武村人,是位老红军,当过连长,随部队建设过南泥湾。茶陵解放后,他把南泥湾的精神带回了家乡,带领乡亲们修水库、建设家乡,致力改变村容村貌。

  从南泥湾回到故乡

  离村委会不到百米的一处平房,就是邓丹明生前的住处,因年代久失修显得破旧。平房内,卧病在床的邓晚连指着颇有年代感的床和家具说,“这些都是父亲留下来的”。

  邓晚连的老伴踮着脚,从墙上一块老式相框里取下一沓照片,照片里年轻的邓丹明一脸清秀。

  邓丹明18岁参加红军,聪明过人、骁勇善战,长征时当过指导员,抗日战争时任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六连连长,是“将军农民”甘祖昌的部下,在田家庄抗日战斗中被评为特等作战模范。

  县档案史志局工会主席谭平娇说,邓丹明的绰号叫“邓猛子”,1975年,甘祖昌将军来茶陵看望他时,还这样称呼他。长征时,48团政委罗章被敌军围困,增援部队两次施救无功而返,最后王震亲自点名让邓丹明带兵营救。邓丹明不负众望,将罗章成功救出。贺龙事后感叹:“邓丹明,你真是个猛子呀!”这个绰号由此传开。

  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后,邓丹明任后勤部汉庄大队大队长,被评为“生产模范”。茶陵解放的喜讯传至延安,邓丹明便向党组织申请回乡探亲。

  “父亲1951年春天回来后,就一直留在家乡。”邓晚连说,父亲看到家乡很贫苦,向组织打了报告,要求留在家乡搞建设。组织曾安排他去省里和县里工作,他都推辞了,一心扎根农村。

  穷山沟变成了“南泥湾”

  邓丹明所在的珍武村,以前属大冲村。“大冲大冲,卖柴过冬。三天不卖柴,饿死老祖宗。”这一民谣道出了当年大冲村的苦。

  回乡后的邓丹明,挨家挨户地看,满山满沟地转,了解乡亲们的生活。看到乡亲们经济困难,他心里难受,决心带领群众从穷苦中走出来。

  “当时村里不是没有地,而是因为缺水,地里长不出庄稼来。”村主任刘冬元说。

  邓丹明调查后向村里建议,兴修一座水库,先解决农田灌溉问题,这样才能改变“干死蛤蟆,饿死老鼠”的贫困面貌。

  开始,有人犹豫,扳着指头算资金账。邓丹明不厌其烦地做工作,反复宣讲当年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使荒无人烟的穷山沟变成陕北好江南的故事。最终,他说服了所有人。

  水库开工后,邓丹明像当年战斗在南泥湾一样,带头吃在工地、住在工地,五六个月没回过家,群众被他的精神感动,干事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邓晚连记得,修水库时,他就十来岁,除了给父亲送饭,还跟着父亲一起挑土。

  水库修好后,不仅战胜了干旱,还使全大队70%的水田由单季变为双季,粮食产量翻了番。邓丹明率领大家一鼓作气,在家乡兴建了四五座水库,时至今日,当年的水库仍发挥着灌溉作用。曾经山穷水尽的山沟,变成了“南泥湾”。

  南泥湾精神在家乡生根

  在刘冬元的印象中,邓丹明顾大家、舍小家,“他一直扎根农村,还让四个子女留在农村,去城里的都被他喊回来了。”

  邓丹明早年参加革命,同村49人参军,只有他一人活着回来。“他觉得只有倾力把家乡建设好,才对得起那些死去的战友。”邓晚连说,父亲时常教导子女,喝水不忘挖井人,要知足、要学会感恩。

  上世纪六十年代,邓丹明家好不容易养了一头两百多斤的大肥猪,杀猪的时候,他让儿媳给村里的困难户和五保户每户送去一斤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但艰苦奋斗的作风丢了,一些村干部借招待之名大吃大喝。1986年至1987年,村里财务亏空5000元。邓丹明随即向新任村支书提议召开党支部及村委会整风会,对因公出差补助、路费报销标准及因公招待不陪餐、不开烟酒等作出严格规定。1990年,村上财务收支不仅没亏,反而结余了9000元。

  一直以来,邓丹明在家乡的身份仅仅是个普通党员,大家多次选举他当支部书记,他都谢绝了。他说,这个担子应该让年轻人来挑,自己只当“模范兵”。

  “邓老一生光明磊落,始终坚守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让南泥湾精神在家乡落地生根。”谭平娇说。

来源:红网

作者:陈洲平 陈凌云 宋云

编辑:王津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8/06/19/8420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