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改革开放40周年】老长沙地标:我生君未生,红颜改真情在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徐丹 2018-07-03 18:57:5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卢欣 长沙报道

  长沙,古称潭州,别名星城,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有“屈贾之乡”“潇湘洙泗”之称。

  2017年,长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35.51亿元,成为中部第2个GDP突破万亿大关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居全省第1位、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继续保持中部领先。

  2017年11月1日,长沙从全球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亚洲首个、中国首座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称号的城市。

  近期,由湖南省住建厅组织,14个市州城建档案馆供图,红网独家推出专题《城市记忆馆》,今天推出城市记忆馆之长沙。

70年代五一路通车仪式。(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60年代中苏友好馆(现为长沙口腔医院)。(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70年代五一广场。(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70年代银星电影院(现为平和堂)。(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70年代湖南剧院。(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90年代初航拍五一广场原貌。(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2000年五一广场原貌。(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2000年五一文化用品商店原貌(建五一广场已爆破拆除)。(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2000年,照片左建筑为原中苏友好馆(现长沙口腔医院),右建筑为湖南省供销社(五一路改建已拆除,现为新世纪百货大楼)。(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五一广场

  五一广场处于长沙商业圈的中心,两千年前的楚城被认为是以此为中心而筑建,历朝历代均为官署、郡府驻地。

  清代时,此处为万寿宫和粮仓所在。民国时期,废粮仓建可园、银星电影院等。但五一广场直到长沙修成五一路西段才正式形成。时至今日,五一商圈依然稳居长沙中心商圈的老大地位,影响全湖南。

  1952年5月1日,五一路西段正式通车,此路为纪念五一劳动节而命名。1985年,五一路共有80多家新店打开围墙建起门面和经营部,五一商圈初步形成。1988年11月爱国侨胞彭立珊先生捐建的五一广场地下通道正式开通,五一广场人车分流,拥挤的交通得到缓解。

1978年10月航拍的长沙市劳动人民体育场(后改名为贺龙体育场)。它的东南边都是菜地和农舍。(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80年代末贺龙体育馆原貌。(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1998年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原貌(原贺龙体育场)。(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2001年4月6日,为第五届城市运动会主体育场的建设,老贺龙体育场爆破拆除。(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2002年建设中的贺龙体育场。(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2018年夕阳下的贺龙体育场。(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贺龙体育馆

  原址为“山塘冲”(又名“五马奔槽”),1950年长沙市政府规划这一区域为体育运动场所,1952年建成体育场的雏形,1959—1960年增建田径场、足球场及看台,名为“湖南省劳动人民体育场”;1985年10月在“长沙市体育场”基础上进行扩建,1987年10月10日落成,更名为“贺龙体育场”。

  1987年改造落成的贺龙体育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看台面积2.1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5.5万人,场地规模仅次于北京工人体育场、广州天河体育场、武汉体育中心,居中国大陆第四位。2000年,为了迎接全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长沙市人民政府决定对芙蓉路以南、劳动路以北、白沙路以东、城南路以南范围内的贺龙体育中心进行改造、扩建。2003年竣工的贺龙体育场建筑面积11.7586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6万人。

90年代初航拍伍家岭立交桥原貌。(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2005年航拍伍家岭立交桥。(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伍家岭立交桥

  2002年9月30日竣工的伍家岭立交桥地处319国道与长沙市城市主干道芙蓉北路交汇处,为四层全互通定向式立交桥,基本是在原址上改建。最上层为319国道东西向高架、最下层为芙蓉路(长捞路)南北下穿,中间两层主要解决左、右转弯、回转及人行、非机动车交通。

  伍家岭立交桥就像一个巨大的龙头串起城北交通网络,舞活城北区域经济,促进了长沙城北物流的发展。由此,开福区金霞办事处一带成为长沙集装箱运输货物中心。伍家岭立交桥的改造带来了长湘公路和319国道的畅通,开福区经济发展空间将因此而得到空前拓展。

90年代三一大道、月湖公园、湖南广电中心原貌。(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2005年航拍:三一大道、月湖公园、湖南广电中心。(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2006年建设中的月湖公园。(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月湖公园

  月湖公园位于金鹰文化城片区,总面积1003亩,由长沙市政府于2005年修建,是一座高规格、开放式、标志性的新型城市景观公园,于2006年12月28日建成并面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该项目是长沙市五大战略招商投资项目之一,也是长沙市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是长沙北城城市品质实现跨越式提升的重要元素。

  月湖公园取山水之灵气,占门户之风水,整体规划以“水”为核心,着眼于“新”的概念、“文化”的概念与“生态”的概念,在主题定位上紧扣该区域城市的主旋律,突出生态休闲,弘扬湖湘文化,彰显时代精神。

60年代末火车南站原貌(现湘江大道南段火车头广场)。(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90年代湘江大道南段老火车南站大门于2007年拆除(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2004年代湘江大道南段老火车南站大门(于2007年拆除)。(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2006年湘江大道南液化气码头原貌。(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2009年湘江大道南段——老火车南站广场停放的火车。(图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湘江大道南段

  湘江大道南段道路工程是长沙市“一洲两岸”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于2007年10月20日开工,2008年8月27日竣工。

  在湘江大道南段南湖路口处,是在长沙老火车南站的原址上修建的长沙南站广场。长沙老火车南站建于1937年,离捞刀河站12公里,离新开铺站5公里,隶属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长沙铁路总公司管辖,为三等站。因配合长沙城市建设,于2007年经广铁集团同意拆除。在广场上停放着一台蒸汽机车的车头,车头一侧标牌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唐山机车车辆工厂制作 1975年11月”,另一侧写着“上游1080号,限速50Km/小时,2007年停运,服役32年”。

  相关链接

  长沙市城建档案馆

  长沙市城建档案馆于1980年,1993年升格为副县级,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城建档案馆之一,负责全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城乡建设档案业务指导、全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建档案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馆库建筑面积5200多平方米(占地5.24亩),馆藏档案100万卷,照片档案33万余张,馆藏档案数字化56万卷。其中,长沙市城建档案馆牵头起草的《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长沙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均为全国首创,为我国城乡建设档案管理法制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徐丹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8/07/03/8387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