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复礼兴乐振乡风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治 鞠文霞 张萃纯 编辑:徐丹 2018-07-20 09:05:50
时刻新闻
—分享—

新明村的民风宣讲员。 范远志 摄

葛家山村的孝道文化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童立里 供图

是习字,更是学做人。 王丹 供图

倡导文明乡风的大戏经常在长沙县农村上演。 范远志 摄

家乡的大枣核桃敬献给亲人。 范远志 摄

好家训代代传承。 陈昱烨 供图

表彰好婆媳,褒扬文明家庭,是长沙县新时期各个乡镇的新常态。 童立里 供图

为弘扬精忠报国的精神,金井镇近日邀请书法家和乡民们共同书写“忠”字。孙应德 供图

  李治 鞠文霞 张萃纯

  “第一孝,膳食科学,营养得当……二十三孝,移风易俗,厚养薄葬;二十四孝,坚持锻炼,身体健康。”走进长沙县开慧镇葛家山村,不少人会被外墙宣传图上的“新二十四孝”吸引。

  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葛家山村在传承、研习、甄别传统“二十四孝”的基础上,推出了“新二十四孝”。村里,有孝养父母关爱老人的黄新良、火中救人的饶安、无私奉献的彭建良、古稀之年反哺家乡的黄建芝……“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激荡出村民们的善良情怀,涵养出农村新时期的新风尚。

  葛家山村推广孝道文化,是长沙县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每到春节、端午、中秋和重阳等传统节日、节气和开学等节点时间,县域内多个乡村都举办有迎春大典、“开笔礼”“成人礼”、传统祭礼等活动,“中国味”纯正浓厚。

  结合各地区传统文化传承脉络和地理资源特点,今年长沙县明确了8个村、社区为首批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分别是——

  以“孝文化”为核心的开慧镇葛家山村、以“忠文化”为核心的金井镇双江社区、以“和文化”为核心的安沙镇和平村、以“家文化”为核心的高桥镇金桥村,以“福文化”为核心的江背镇五福村、以“诚文化”为核心的青山铺镇洪河村、以“勤文化”为核心的果园镇新明村、以“善文化”为核心的湘龙街道潇湘路社区。

  孝当先

  开慧镇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孝道文化的推陈出新,孝顺家庭不少。为方便80岁的婆婆谭玉珍和邻居们跳广场舞,好儿媳刘芳和先生一合计,干脆把婆婆家门口一处荒地建成了文化小广场。两口子多方奔走,3个月投入60多万元,完成路面硬化、植被绿化、景观照明、体育器材和音响设备安装调试。邻居们现在都爱来谭娭毑家门口跳舞。

  刘重要是葛家山村荷家组村民,在其母亲生病期间,放下所有事情,寸步不离,熬汤喂药,还时常开导母亲要乐观积极。邻居们说,在这个孝子的鼓励下,老人家硬是多活了十多年。女儿刘蔚耳濡目染,年节时回家先孝敬、帮助老年邻居,三伏天还上门给本组老人送防暑药和营养品。父女俩平时连一套像样的衣服、一双好看的鞋子都难得找出来,却愿意出钱出力照顾素昧平生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这家人用本真的善、素朴的情,将孝道不断延伸扩大,惠及社会,带动了更多乡亲汇入大爱的海洋。

  走进开慧镇葛家山村,公园里、建筑物、走廊上、墙上,随处可见“孝”文化的宣传内容,孝道文化贯穿各类群众活动。每年24个节气,村里都会围绕“新二十四孝”的一个方面进行重点宣传。平时注重为老人们筹办各类主题文化活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今的葛家山成为远近闻名的“孝道村”,外地游客慕名带着孩子来接受教育。

  和为贵

  2018年2月,安沙镇和平村举办了第一届文明家庭颁奖典礼。获奖的有积极抗洪救灾的李定华家庭,儿媳妇十三年如一日照顾婆婆和和丈夫的彭凤娇家庭等。在和平村,这样的文明家庭还有很多……

  杨美娥和丈夫童克强不仅是成功的教师、孝顺的儿女、称职的父母亲,还是村民们心中的好邻居。家住百亩塘组的五保户黎六生身患多种疾病,其妻瘫痪在床,家中生活十分困难。杨美娥夫妇不时送上可口的饭菜,帮助料理家事,还为其凑医药费,周围居民都称赞这个爱心之家。

  和平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和为贵”、“和乐互助一家亲”等为核心理念,倡导“和”文化。村里经常有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娱活动,村民参加后,家庭关系越来越和美,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

  福临门

  江背镇五福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福”文化为中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成了“五福”景观石、法治广场、福文化墙体绘画等。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在五福小学,一年级小学生入学时,要在学校操场上体验传统的人生第一礼——“开笔礼”,跟着礼仪师诵读《弟子规》,向孔子像行三拜大礼。

  孩子宽袍大袖,几位主礼的老先生也身着古代礼服,教授孩子们用毛笔学写“人”字,教育孩子们做人与写字一样,要踏踏实实、堂堂正正。小朋友一张张稚气未脱的小脸上,既有新鲜好奇,又有融入仪式的庄严神圣感。这令人难忘的开学第一课,或许将成为长久的人生记忆。

  传统“五福临门”观念中,好德是一条。在江背镇今年的文明家庭评选中,易炼辉就是一例。易炼辉是一名滴滴司机,2017年11月25日清晨6时许,驱车途经橘子洲大桥,目睹一女子跳江轻生,他跳入寒冷刺骨的湘江,救下女子。

  善常行

  湘龙街道“嗲嗲娭毑和事团”远近闻名,居民深受行善积德的传统文化感染。潇湘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善”字做文章,组织各类公益活动。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志愿者团队,积极践行“日行一善,扬善为德”的社区精神。

  31岁的列提普·图热深受社区氛围的影响,他老家在新疆墨玉县,7年前起在潇湘路社区摆起了烧烤摊。平日里,社区干部和邻居没有把列提普·图热当外人,除了光顾他的烧烤摊,也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一切,列提普·图热记在心上。

  去年夏天,暴雨肆虐长沙。列提普·图热开着装满羊肉串的小货车来到高沙垸大堤,和妻子、孩子们送上1000多根热腾腾羊肉串,慰问一线抗洪人员。今年春节期间,列提普·图热又主动送给社区55位环卫工人每人一份“新年礼包”,那是老家的红枣与核桃。传统与现代的道德浸润,使新疆的道德建设如肥田沃土,和汉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一道,养成了列提普·图热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优良品格。

  诚为本

  冯立在青山铺镇洪河村的梅数桥集镇经营一家小饭店,生意一直红火。今年清明节,邻近村的一个老板家来了城里客,到冯立的饭店订了两桌饭。买单时,老板用手机微信付款1625元便回家了。

  冯立在查账时,发现对方误把1265元的餐费听成1625元,多付了钱。而此时,用餐的客人都已经走了。冯立到处打听,开着车问路找到其家里,退还他多付的餐费,并表达了歉意。这位客人深受感动。

  “我宣誓,做诚信公民、以诚待人、以信立身……”今年年初,梅数桥集镇78户商户举行文明诚信宣誓签约大会。青山铺镇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一处集散地,诚信为本是传统商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青山铺集镇有诚信公园、“诚”文化展览室;小学订立《诚信班规》,举办“诚信在我心中”手抄报比赛,诚信的种子种到了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廉养家

  高桥镇金桥村是名声在外的“家训村”,家家户户墙上都挂着金色小楷篆刻的家训牌。

  村民罗仲璜存有30本罗氏族谱,最早记有宋朝1279年的事情。族谱里记载的家规、家训有数十页,罗仲璜提炼出12个字:“不义之财勿取,合理之事则从”。

  家训孕育好家风。两年前一场大雨,让村里一条水泥路被砂石掩埋,担任过村支书的罗仲璜和邻居一锄头、一铁锹地将泥土清理到路两边;村里的寺庙无人看守,担心公共财产丢失,罗仲璜义务看护;山林防火防盗,需要有人巡逻打扫,他又不计报酬地将责任扛了起来。老人的儿子罗炼曾是平江贫困山区的一名特岗教师,儿子说,不管是什么岗位,都要把家风传承好,发扬好。

  一条条家规家训,告诫后世子孙清廉守本。廉政文化公园是金桥村的“清廉基地”,廉政文化长廊、连心桥、静心亭等用以警示基层干部廉政、勤政、执政为民,倡导村民以廉养家,让好家风孕育好民风,好民风促进好社风。

  勤修身

  果园镇新明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勤”修身,倡导“一勤天下无难事”。杨家组彭帅一家就是勤劳致富家庭代表。2004年起,彭帅的父亲彭稳乾种植花卉苗木。9年后,彭帅又学会了父亲的手艺,一家人将原来20来亩的花卉苗木基地发展到200亩。从花卉苗木到水果种植、水产项目等等,全家人白手起家,过上了“让城里人羡慕”的好日子。

  《果园镇乡风文明倡议十条》里,明确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

  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勤”调研、“勤”思考、“勤”带头,因地制宜,建设特色村落。新明村党支部书记黄季明7年前放弃了年薪几十万元的厂长职位,回家乡当起了村干部。一心一意为村民谋福利,倡导文明新风。在他主导下,村里婚事新办、丧事仪式简化等走向常态化。

  忠报国

  金井镇双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以“忠”为魂。双江社区是长沙县唯一的革命老区、“烈士之乡”,此处民风淳朴,以精忠报国为荣。

  双江社区发扬革命老区人特有的“忠”诚精神,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今年春节,双江社区“空手拜年”——不带礼物看望亲人朋友的活动,赢得了广泛赞誉。

  双江社区八方坪组的吴泥涵老人过世,享年104岁。这位老人生前五世同堂,子孙后代有127人。丧礼现场没有喧天的锣鼓、冲天的烟花、齐鸣的鞭炮,也没有铺张的流水席。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长沙县在加快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深入践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农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

  2017年,全县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活动500余场,18个镇街实现全覆盖,辐射人群近百万。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已成为长沙县的新风尚。围绕复礼兴乐、破旧迎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移风易俗新风尚,涌现出一批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村(社区)。

  长沙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全县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力争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局面,特别是要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征程的重要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治 鞠文霞 张萃纯

编辑:徐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