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省委书记杜家毫来到省军区长沙第一干休所,看望慰问离退休老红军、老干部。图为杜家毫与离休老干部郭琦亲切交谈。
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今天上午,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来到省军区长沙第一干休所,看望慰问离退休老红军、老干部代表和老干部工作者。在干休所,杜家毫走进一位94岁的离休老干部家中,向老人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倾听了老人的故事后,杜家毫动容地说,如果没有许许多多像您一样的前辈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位老人是谁?
他有着怎样九死一生的故事?
观潮君翻出一份旧报纸,与大家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用生命与鲜血铸就的火红岁月。
硝烟中一名打不倒的兵
——记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郭琦
1977年6月,时任长沙警备区司令郭琦(右)与时任长沙警备区政委蒋超在长沙五一广场合影留念。
作者 王卫华
原载于《淮海晚报》( 2010年4月26日)
从没有见过一个人负过这么多次的重伤还能活下来。从没有见过这么情重于事业情重于战友的人。4月22日,我接到郭琦副司令员夫人严军阿姨寄来的信及一批老照片,她托我交给我市党史部门。——那是一个老兵最后的心愿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留存战友的事迹,为了那段硝烟已散去的岁月的记忆。
郭老今年86岁了,离休前是湖南省军区副司令。我从没有见过他。2007年为纪念建军80周年,为寻找当年解放清江城的特务团的勇士,我最终电话联线了他。他提供了当年特务团的战斗情况,还亲笔写了我军第一个堵枪眼的英雄徐佳标的事迹。独独的,他没有讲自己。然而,在我与严军阿姨的十余次通话闲聊中,我知道了郭老的经历。我想,我有责任把他的经历记录下来,因为,这事关淮安的历史,事关中国解放的历史。
血洒清江城
清江城(淮阴城)是古老的城,现为江苏淮安市所在。她因明代平江伯陈瑄修大运河清江浦段而繁华。清同治年间,淮徐海道道台、漕运总督吴棠为防捻军,用石块建造了清江石城。石城墙高一丈八(5.32米),周长1273丈6尺(4.24公里),东南西北设4座城门,城上建炮台20余座。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江苏省代省长韩德勤退守,驻扎在这里,将其作为临时省会。后被日军占领。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但驻守在这里的伪28师(师长潘干臣)却不肯向新四军缴械。这时4个城门均被修成瓮城门,城墙已高达7-8米,上面设有可供隐蔽射击的城垛,环城墙每隔数百米设一炮楼。城墙外则有护城河,河宽约40米,水深2-3米,护城河与城门之间设有木桥,且有机枪严密封锁。借此坚固的防御体系,潘干臣有恃无恐,欲作困兽之斗。
新四军三师准备解放这座城市。
这次战斗由三师参谋长洪学智指挥,由三师十旅(旅长刘震)二十八团攻东门,师特务团攻南门。特务团领导原先确定三营七连为突击连,后经八连干部再三要求,改为七、八两连均为突击连。八连指导员便是郭琦。
郭琦1924年生于山东曹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9年2月,八路军在冀鲁豫地区成立冀鲁豫支队,当年年仅15岁的郭琦便参了军,在支队二大队当了民运员。第二年他入了党,当了译电员。同年2月,八路军第二纵队政委黄克诚率部到来,与冀鲁豫支队合编,仍称第二纵队。二纵接着南下支援新四军,6月,在永城以南新兴集与新四军第六支队汇合。8月,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黄克诚为司令员兼政委。五纵成立后开辟了苏北的淮海抗日根据地,10月10日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在东台以北的刘庄、白驹镇会师,完成了南援新四军的任务。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黄克诚所率的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三师,郭琦也进入新四军序列。1943年,他任三师卫生部副指导员。第二年,成立师特务团,他到特务团三营八连任指导员。
攻打清江城,是特务团成立后的第一次攻坚战。团政治处主任蒋润观亲自给班以上干部和突击班(七连五班)全体战士作战前动员,并为突击班敬酒壮行。干部战士情绪非常高涨,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家庭地址留下来交给连队,党员交了最后一次党费。
1945年9月6日下午3时,对清江城的总攻开始。十旅二十八团在东门下挖地道爆破成功,5分钟就突入了东门。但特务团爆破却失利了。战士们将一颗飞机炸弹推入南门城洞里,一引爆却是哑弹。一声令下,特务团展开强攻。在轻重机枪及迫击炮火力掩护下,七连、八连两个突击连飞快通过护城河城门桥,抵至城墙下,将梯子架在城上。七连五班长徐佳标手拿红旗,迅速上梯子攀登城墙。在徐佳标左面十来米处,便是冲在前面的八连指导员郭琦。他看到,徐佳标抬起右腿翻身进墙时,两条腿被敌人打断,鲜血直流。这时徐佳标右侧又有敌人的机枪响了,封锁住了护城河桥。这时,只见徐佳标艰难地把身体向右移动,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敌人的机枪顿时成了“哑巴”。郭琦抓住战机,与同志们一跃而起,架梯上墙。他第一个登梯。这时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颈部,他从云梯上摔了下来。但我军突击部队前赴后继,继续攀登,最后攻入城中,全歼了伪28师。
战斗结束了,徐佳标的的遗体还保持着战斗姿势扒在城墙上,红旗在他身旁飘扬。郭琦第二天也醒了来。幸运的是,这次子弹离颈动脉还差了0.5厘米,所以没有遇难。他强行从卫生队跑回连队。他看到的是,全连100多名勇士,只剩下了7人……
清江城被解放后,二十八团被三师司令部授予“清江部队”称号。我军第一个用身体堵枪眼的英雄徐佳标被新四军三师党委追认为“淮阴战斗英雄”,城的南门被命名为“佳标门”。
40人智俘千余人
彰武,在东北辽宁省的辽西走廊上。辽西走廊,是连结东北与华北的枢纽,穿越辽西的北宁线和锦承线是东北入关的主要通道。在此战略节点,国民党军驻有重兵。而我军——时称东北民主联军也关注上了这个地区。郭琦,当时已随新四军三师来到东北,他部先编入西满军区独立师,再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二十七师六十一团。
1947年12月15日,历时50天的秋季攻势刚结束,东北民主联军又冒着零下30度严寒,发起冬季攻势。战役计划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出击北宁线,歼灭沈阳到锦州沿线及其两侧的敌军;再“围点打援”,以主力在沈阳以西、以北之法库、彰武、公主屯等地区作战,引诱沈阳、锦州之敌出援,歼其一部,切断北宁线锦沈段。第二步,转兵辽南,歼灭辽阳、鞍山、营口之敌,断敌海上交通,孤立沈阳。此役中最经典的当属由“围点打援”而智变出的“声东击西”的彰武之战。而郭琦所“导演”的“智擒千敌”则是这个经典之战中的经典一幕。
12月15日,冬季攻势一开始,东北民主联军二纵首先突然包围了法库的国民党军暂62师。郭琦所在的七纵也赶去助战,另有四个纵队则分头阻断敌之增援。第二天,国民党东北行辕主任陈诚中计,急调国民党新6军22师及新3军增援法库。这下,我军“围点打援”的设想得以实现。顿时,东北民主联军的二纵、七纵及三纵马上分头向增援之敌包围上来。17日,增援之敌22师被歼两个营,新3军一个主力师也被七纵歼灭。陈诚震惊,急调四个军加强法库至沈阳方向的防卫。
见敌人的目光全都引向法库,12月22日,东北民主联军实施第二个战役行动,其二纵及七纵突然放弃法库而包围了彰武。26日,彰武攻坚的外围战打响。这时郭琦已为六十一团二营教导员。
仗,打了一天一夜。全营伤亡过半,副营长和副教导员也都重伤抬下了战场,但彰武的外围已基本扫清。28日7时30分,总攻开始。二营的任务是沿城内北侧向东攻击。炮击刚停,六连立即突进了城里,营长也带着通讯员上北门观察地形。不料,未肃清的敌人打来黑枪,营长当即牺牲。这时全营就剩下郭琦一个指挥员,而他手里的兵力说起来有四连、五连和营部,但总人数才40余人。他们的前面,是两座大院,守敌是国民党军235团团部及一个营共千余人。
他面临的困境是,不拿下两个大院完不成任务,硬打硬拼也完不成任务。郭琦决心以智胜敌。
他命令机枪守住北门;命令五连来回运动,造成我军在大量增兵的态势;命令四连向敌喊话,不时以爆破小组的爆破增加喊话效果。敌人动摇了,有人喊:“你们当兵的说话算数吗?找个长官出来谈话行吗?”听到这话,郭琦挎着短枪站了出来:“我们说话算话,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敌人中也有顽固的,正当郭琦向敌人喊话时,竟有敌人突然开枪扫射。通讯员苗赞一把推开郭琦,自己不幸中弹牺牲。郭琦的右腿也被击中。但郭琦没有倒下,他拄着棍子布置火力,向敌人猛烈开火。敌人被猛烈的火力震慑了,几分钟后,一个大院的敌人举出了白旗,敌团副张学忠带头举着双手站了出来。郭琦趁热打铁,马上押着张学忠向另一个大院喊话。另一个大院的敌人看到大势已去,长官已降,也纷纷缴械。一千多敌人都交枪了,战斗结束了,这时,郭琦才感到自己的右腿已一动也不能动了。
彰武之战歼敌49军79师9000余人。郭琦本人立大功一次。
炸不死的战士
接着打锦州、打天津,郭琦又是九死一生。
锦州也在北宁线上,是东北连接关内战略要点。蒋介石两次亲临锦州布防,而毛泽东主席则要求东北野战军夺取锦州,对东北国民党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1948年10月6日,郭琦所在师已夺取了锦州城南罕王殿山高地。但从罕王殿山到锦州城间仍有一大片开阔地。师里决定由郭琦所领导的二营等两个营挖三纵七横、深一米五、长800米的交通沟。全营官兵努力拼搏17个小时,完成任务,保证了总攻的准时开始。这时十分疲劳的二营,被安排为全团预备队。
总攻定于10月14日上午10时开始,但在8时,敌人一发燃烧弹直接命中二营指挥所。指挥所里顿时火光冲天,通讯员、电话员、卫生员三人牺牲,郭琦也负重伤,全身有十余处烧伤,双眼一度失明。同志们马上赶来,要把他抬下去救治。他不肯,一直坚持到副营长赶到,交待完任务后他才被抬下战场。
1949年1月,天津战役开始了。带伤归队的郭琦已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一三二师三九四团副参谋长,全团参加了对天津的总攻。
总攻开始,该团红一连首先突破城防,一营迅速突入城内。但敌人马上反扑过来,将突破口夺了回去。一营再反攻上去,与敌人拼开刺刀。如此这般,突破口来回易手五次,最终回到了我军手中。
战事紧张,团领导也靠前指挥。毛团长、郭琦带领团司令部精干人员沿着交通沟向前沿奔去。突然,敌人密集炮火向交通沟覆盖过来,其中有两发炮弹落在了他们中间。郭琦被炸倒了。据幸存的参谋王庆魁回忆说:当时眼前一片火光,耳朵什么也听不到了。只见郭琦副参谋长倒在血泊中,血把军装和大地全染红了。另外,两名参谋和一名号长全部牺牲。郭琦被抬下阵地。因出血过多,他在医院里整整昏迷抢救了一个月。他腹部被炸开,腹腔被污染且有弹片,医生将他的肠子全部清洗、修补后才放回缝合。最后,他又奇迹般地战胜死亡,活了下来。
他被定为二等甲级伤残。这种伤残一般是不能留在野战部队了。但他坚决要求回野战军。之后,他随军南下,1949年10月14日参加了解放广州的战斗,1950年9月中旬又赴粤北山区英德县剿匪,担任前线总指挥。再后来,他出任团长,到过朝鲜;再任海南军区副参谋长,指挥歼灭台湾空投特务;他出任海南守备师师长,走马长沙警备区司令、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在当省军区副司令期间,他还来过淮阴、寻找过南门的战斗遗迹,提议在南门处建立一个解放淮阴城的纪念亭。之后他离休了。
长青的革命晚节
离休的郭老,突然有了一个心思。他想,虽然身负重伤,但身经百战后还能活在世上,那是他的幸运。但那些与他一同奋斗而没有看到最后胜利的战友们呢?人民和国家不应当忘记他们呀,他们的事迹应当永载史册!
于是,他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开始搜集已牺牲战友们的英勇事迹。他忠于事实,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写信向活着的战友打听,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与领导、战友的回忆录核对,最后亲手写出《我军第一个用身躯堵枪眼的钢铁战士徐佳标》一文,向总政治部及有关报刊推荐。该文章现被多家报纸和党史杂志刊出,去年获《共和国不会忘记》全国征文一等奖,且成为徐佳标烈士最完整的史料而存于淮安党史部门及有关纪念馆中。得此结果,他说他已了却了自己的最终心愿,已对得起先自己而去的战友了。(红网特约作者:观潮的螃蟹)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何冰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