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雅三医院王晓艳教授:“医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野 左丹 编辑:李丽 实习编辑 廖浩宇 2018-08-07 11:31:39
时刻新闻
—分享—

  “医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晓艳教授

  通讯员 陈野 湖南日报记者 左丹

  在湖南消化内科界,有一位“拼命三娘”,她就是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晓艳教授。她在省内率先开展十余项前沿性医疗新技术,并多次在DDW(美国消化疾病周)、世界消化内镜大会等国际权威内镜会议中发出“中国声音”,被誉为“消化内镜全能女神”。

  近年来,王晓艳相继被中南大学授予首届“新湘雅巾帼”“医德标兵”及“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近日,记者采访了王晓艳。

  “医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她是广大患者的小伙伴,医者仁心,呢语春风便解顽疾肆虐入骨之痛;她是消化内科的女战士,阔斧创新,单瘦身板可担学科发展千钧之重……”这是王晓艳被评为中南大学首届“新湘雅巾帼”时的颁奖词,也是她从医25年的真实写照。

  一位来自云南大理的18岁男孩,8岁那年出现心慌、颤抖、晕厥……被诊断为多发性胰岛细胞瘤,10年来,家人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诊,但都效果欠佳。因为随时可能发生的低血糖,他眨眼功夫就可能晕厥倒地。一家人为此都陷入了痛苦之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男孩的父母在网上浏览到了一篇王晓艳教授应用超声内镜下无水酒精消融胰岛细胞瘤的最新诊治报道。今年2月,他们连夜坐飞机赶到湖南长沙。

  在门诊,王教授耐心细致地为男孩问诊、安排检查、住院。住院后第二天王教授为他实施了最先进的微创手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胰岛细胞瘤无水酒精消融术,凭着娴熟的内镜技术及慧眼,术中发现该病人患的是胰腺钩突多发性胰岛细胞瘤,王教授为他进行了彻底的消融治疗,手术后血糖竟然奇迹般地上升并维持在4.0-6.0mmol的范围,效果立竿见影。

  出院前一天,男孩妈妈激动地和王教授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并流下了感激的泪水。王晓艳说:“医生不只是一份职业,更重要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病人能高兴地离开医院,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回报。”

  王晓艳从事临床工作25年来,每年完成消化内科门诊12000余人次,消化内镜下微创诊治患者3000余例,成功救治各种危急重症住院患者500余例。她还建成了湖南省最系统全面的消化内镜微创诊治技术平台,在国内较早、省内率先实现了多镜联合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精准诊治”。

  “科研,是为了解决临床上的问题”

  王晓艳教授经常说:“科研不是目的,科研是为了解决临床上的问题,为病人解除疾苦。”

  2014年,一位年轻女性患者找到了王晓艳教授。她告诉王教授自己腹泻半年余,已经去过很多医院,看过很多医生,但症状一直未见好转。

  王教授为她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确诊她患的是“重症炎症性肠病”,她不仅腹泻腹痛,而且有梗阻,肛周有瘘管。如果不及时控制,随时有症状加重、危及生命的可能。为了救治这位年轻的患者,王教授加班加点查阅国内外大量的文献及资料,得知可以采用国际先进的粪菌移植技术,有可能解除她的痛苦。但这项国际先进的技术,国内没几家医院可行,王教授也没有做过。怎么办?她决定为之一搏。

  于是,从接诊患者入院起,王教授带领她的团队,认真科学地为患者设计治疗方案,最后决定从患者小侄女的粪便中提取有益的细菌,再注入患者的胃肠道。王教授在为病人实施手术的过程中,一丝不苟,精准到位。经过王教授和她团队的共同努力,这个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好转,肛周瘘管愈合,体重增加了15公斤,还生育了一个健康宝宝,成为了湖南省内粪菌移植手术成功的第一人!

  当人们问她,是什么原因让你敢于担当,敢于冒险时,她平静地说:“只为拯救病人的生命”。

  25年来,王教授和她的团队创造了湖南省首例粪菌移植手术、湖南省首例白细胞洗脱技术、湖南省首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胆囊造瘘行息肉切除术、湖南省首例NOTES保胆术、湖南省首例胰腺癌射频消融术……如今,她所带领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消化内镜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高级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内镜培训中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野 左丹

编辑:李丽 实习编辑 廖浩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