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级特困村里的领头雁:十年“滴水穿石”带来山乡巨变

来源:红网 作者:李梅花 方祥文 编辑:陈纲 2018-08-13 11:33:25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彭育晚(中)来到贫困户彭建材的养牛场询问经营情况。

  红网时刻 记者 李梅花 方祥文 娄底报道

  “现在养牛场养了40多头牛,出栏后,每头牛可以给我们带来5000元左右的收入。”湖南省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贫困户彭建材笑道,今年3月,在村党支部书记彭育晚的带领下,他和同村10个贫困户一起开办了养牛场,并加入了本村黎家凼专业养牛合作社。彭建材告诉记者,有了这个平台,每天干劲十足,以后还会做牛肉干等深加工、开牛排店等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事业”。

  这是油溪桥村发展扶贫产业、扶贫先扶志的一个缩影。

  十年前,没有一米的硬化公路,没有一文的集体收入,有的只是成片的垃圾、废弃的池塘、快倒塌的危房,还有4.5万元的村级集体负债,以及一个被列为省级特困村的“荣誉称号”。

  十年后,村民不打麻将,不放鞭炮,还做到了10年不砍一棵树;农产品不外运、不吆喝,在村里就销售一空;村民人均年收入1.2万元,比10年前增长15倍……

6.jpg

安化县参观团到油溪桥村来交流学习该村脱贫攻坚的经验,彭育晚给大家讲课。

  彭育晚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感召和带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舍小家建大家,收紧指头变拳头,实现了油溪桥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8年4月,彭育晚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建立一个精诚团结、踏实肯干的领导班子,一个有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强的党组织入手。为此,彭育晚率先垂范,捐出了所有的工资津贴来给困难群众。为改善弱势群体的贫困局面,他建立了困难救助基金会,十年来累计为贫困群体发放救助金42万余元;采取了村委牵头、村组干部结对帮扶、全民义务援助三级联动的举措,为贫困户改造危房56栋;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尿毒症患者组织社会募捐22万余元等一系列举措,真正帮助困难群众老有所依、困有所帮、病有所治。同时发展村集体福利产业,为残疾人、低保户、困难户等弱势群体每年创村级福利4万余元。

2.jpg

油溪桥村的桃花林。(资料图)

  禁炮禁赌、家禽圈养、污水处理、爱护环境、禁用捕捞器——油溪桥村的村规民约在全县开了先河。但要树立这些良好的新风气不容易,近年来,油溪桥村前后5次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彭育晚带领村级干部每天不厌其烦地做群众思想工作,油溪桥村推进移风易俗渐渐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村民也收到了看得见的“实惠”。据统计,全村每年节约烟花爆竹开支约80余万元,节省酒席开支150万余元,全村节约各种开支费用约530余万元。

  在发展村级经济上,彭育晚从解决林权纠纷入手,踏踏实实地解决了村民累积多年的矛盾,并创下林权改革“八字方针”,打响了发展集体经济的第一炮。随后几年间,彭育晚发动村民们投工投劳,修建起了一个停车场,以每年1万元的租金租赁给漂流公司。在随后的几年里,发展了稻田养鱼、种植了经果林,开发了“钓鱼山庄”、旅游开发服务公司、供水厂和生态农庄,2018年,村级收入有望突破20万元,村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有望实现1万元。

4.jpg

油溪桥村的游步道。(资料图)

  8月8日,记者随彭育晚在村里走了一圈。每到一处,都有果树枝头摇曳,脚下踩着的石子游步道足有22公里长,几乎遍及了村里有果树的地方,而这游步道,也是彭育晚组织村民合力修成的。

  “咱们村现在有经果林产业2200余亩,其中水蜜桃600亩,世纪红柑橘220亩,杨梅130亩,柚子800亩,脆枣100亩,奈李200亩,猕猴桃150亩,真正做到了‘遍山结果’。”彭育晚站在山头,指着一片片果树林介绍道,发展“四季产业”,让家乡每个季节都有挂满瓜果,让村民每年都有收成。

3.jpg

游客在油溪桥村玩漂流。

  村容面貌干净整洁,红花绿叶层层遮掩,亭台楼阁星罗棋布,村集体收入逐年翻倍增长……正是因为有了彭育晚这位兢兢业业干事业的“领头雁”,才有了如今油溪桥村产业兴、环境美、村民富、风气好的美好图景。

来源:红网

作者:李梅花 方祥文

编辑:陈纲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8/08/13/82921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