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乡市长龙新村:小蜜蜂“酿”出脱贫大产业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禹 邓菁岚 编辑:李丽 实习编辑 廖浩宇 2018-08-31 13:06:19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晚报记者 张禹 通讯员 邓菁岚

  “请您先喝杯茶,我打个电话问问,看老段家还有没有现成的蜂蜜。”昨日中午,面对慕名而来想购买新鲜蜂蜜的几位长沙市民,宁乡市夏铎铺镇长龙新村党总支书记廖志强连忙拨打电话,询问村民是否还有存货。

  廖志强所说的老段,就是这几年靠养蜂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段仁义。今年62岁的段仁义养了70多箱蜜蜂,去年收入超10万元,不仅还清了以前治病欠下的旧账,也不用为女儿上大学的学费发愁了。

  办培训班教贫困户养蜂

  如果不是新修的岳宁大道穿村而过,长龙新村可能是夏铎铺镇最偏僻的地方,很多村民世代住在山窝窝里,守着几亩薄田过着清贫日子。

  “村上没有集体经济,村民没有发家本钱,我们左思右想,选择了风险较小的养蜂。”廖志强回忆道,2015年,在长沙市残联、湖南蜜蜂哥哥公司的牵头帮助下,夏铎铺镇政府组织技术人员到长龙新村开办养蜂培训班,并为全村20个贫困户、残疾人家庭每户免费提供5箱蜂种。从此,这个美丽的小山村里多了一群勤劳的小蜜蜂。

  “虽然我以前也试着养过蜂,但是不懂技术,蜜蜂不是死了,就是整群飞走了,一直没有成功过。”段仁义说,当时他对养蜂没有太大的信心。村委会为了让村民养蜂成功,请来技术专家上门帮扶,每个月上门指导三四次,直到蜂农们把技术学会。

  六旬老汉养蜂年入10万元

  “我下定决心养蜂,就一定要把这些小精灵养好!”将5箱蜜蜂安置在自家的田埂上之后,段仁义几乎每天都围着蜂箱转,驱赶马蜂、鼠、蚁等蜜蜂天敌,观察蜂群的生活习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段仁义就将5箱蜜蜂发展到了10箱,产出100多公斤优质蜂蜜,“第一桶金”就有1万多元,真正尝到了甜头。2016年,他的蜂箱增加到25个,2017年增加到70多个……段仁义每天骑着摩托车四处寻觅,一旦找到花海蜜源,就用三轮车将蜂箱拖去,从而保证了蜂蜜的产量。

  “一箱蜜蜂一年可以产蜜10至15公斤,七八月份的榔树蜜、椆树蜜每公斤可以卖100元,山桂花蜜每公斤可以卖200元。”段仁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箱蜜蜂一年可以创收1000元以上,2017年他出售蜂蜜、蜂种收入近10万元,今年的收入有望更上一层楼。

  “甜蜜事业”惠及更多村民

  看到段仁义成功摘掉了“穷帽子”,村里的贫困户们纷纷加入养蜂致富的行列。70多岁的贫困户欧文德,2017年养了6箱蜜蜂,当年收获蜂蜜30多公斤,赚了3000多元,今年他的蜜蜂增加到19箱;60多岁的残疾人童付明,今年在段仁义的指导下也养了5箱蜜蜂……

  段仁义成立了养蜂产业帮扶小组,把自己的养蜂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我还盘算着,宁乡西部山区花多蜜好,能不能把养蜂的技术传授给山区村民,大家一起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村上已经有31户贫困户、26户残疾人家庭从事养蜂,如果还有村民愿养蜂,我们统一免费发放蜂种。今年,已经为18户贫困户免费送去36箱蜂种。”廖志强告诉记者,目前村民们养蜂超过1000箱,年产蜂蜜1万多公斤,加上出售蜂种,为村民带来了100多万元的收入。

  如今,养蜂成为了长龙新村的“甜蜜事业”,每逢山花烂漫的时节,长沙、宁乡城区的市民驾车前来购买纯正美味的土蜂蜜,更带动了当地农家乐、民宿的发展。而夏铎铺镇也计划以长龙新村为样板,通过段仁义等脱贫典型示范带头,逐步带动该镇所辖的龙福新村、天马新村、凤桥社区的部分贫困户发展养蜂业。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禹 邓菁岚

编辑:李丽 实习编辑 廖浩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