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央媒看湖南】旅游助湖南农民走出贫困

来源:新华社 作者:阮周围 袁汝婷 编辑:李丽 实习编辑 廖浩宇 2018-09-18 14:02:33
时刻新闻
—分享—

  原标题:从“种土地”到“种风景”:旅游助湖南农民走出贫困

  新华社长沙9月16日电(记者 阮周围 袁汝婷)2016年后,那一辆连接家乡张家界和打工地广州之间的绿皮火车就成了土家妹子李纯生活中的“历史”,连熬11个小时硬座的回家之路,也成了回忆。

  李纯是湖南张家界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罗潭村人。此前8年,她在广东广州打工,每年只能回家2次。绿皮火车“经常晚点,又累又吵,回到家后脚都肿了。”她说。

  2016年,李纯回到家乡,成了一名茶艺师。在这里,她每天泡茶、品茶,给客人介绍茶文化,下午5点半下班,花十来分钟走路回家,晚饭后便出门陪家人散步。

  她所工作的禾田山谷位于罗潭村,紧邻张家界武陵源,是以土家族农耕体验为主的休闲旅游区。在这里,集装箱酒店、帐篷营地、森林、溶洞餐厅、牧场和土家族院落等相映成趣。团队游客在草地上玩游戏,嬉笑声飞到了天边。一家三口体验完磨豆腐、打糍粑后,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年轻人在跑马场、射箭场里玩耍,相互拍照合影。

  熙熙攘攘的禾田山谷并不是唯一一道风景。宽阔的沥青路、成片的桃花园、独具特色的民宿……三官寺乡罗潭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难以相信过去这里还是个不通路、不通水、没信号、没产业的穷山沟。

  2015年初,罗潭村发展乡村旅游,引入酒店、旅游、农业企业等投资建设了桃花园、垂钓园、禾田山谷、洞穴餐厅、瓦窑餐厅等独具特色的农业休闲项目,通过土地入股、民居改造、就业培训等方式,将当地村民的土地、民房、劳技手艺充分利用起来。

  如今,罗潭村已成了游客日接待量破5000人的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100余村民进入企业就业,67户贫困户人人有收入、户户有产业,人均纯收入从2140元增长至6580元,贫困发生率由31.94%降至0.88%。

  “我身边很多同学都回来了。”李纯说,家乡发展红火了,不少老乡都和她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三官寺乡干部介绍,全乡从2016年到2017年有2000多名农民工返乡,不少打工返乡的乡民将自己的积蓄带回家乡,依靠旅游产业创业。

  把视野放大到三官寺乡所在的张家界市,这个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一度也曾是被贫困缠绕的穷山沟。到2013年,全市贫困发生率尚且超过20%。三官寺乡经历的变化,在张家界的山山水水间同步发生。

  2014-2017年,张家界市共退出贫困村140个,累计减贫20.86万人,其中旅游扶贫脱贫8.34万人,贡献率达40%。海内外闻名的景区武陵源、天门山、大峡谷等,直接带动周边24个贫困村、2.3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近几年,中国乡村旅游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16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200亿元,带动就业超2800万人。

  45岁的李四顺便是其中之一。当记者在位于武陵源区的乡村特色民宿梓山漫居见到她时,她正织着一双毛拖鞋,旁边的桌子上摆着她的作品,每双售价60元。周围的同事,有的在做鞋垫,有的在织围巾,时不时用当地话谈笑风生。她们手中具有浓厚土家风味的手工作品,既是民俗展示,也可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

  这家高品质乡村民宿吸引了100多名像李四顺这样的当地村民就业,他们中大部分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小年轻们当起了导游,连老农民都吃上了‘旅游饭’。”李四顺说。

  夕阳的余晖透过落地玻璃窗洒在李四顺身上,眼前是葱郁的树林和湛蓝的泳池,她左右手各持一根毛衣针,飞舞着双手,兴头十足。在她手中,织出的不仅是一件作品,更是美好的生活。

来源:新华社

作者:阮周围 袁汝婷

编辑:李丽 实习编辑 廖浩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