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沅陵马底驿:商会民企齐发力 共绘扶贫同心圆

来源:红网 作者:冯奎 编辑:姜珊 2018-10-19 16:49:43
时刻新闻
—分享—

学生收到崭新的书包和文具。

  红网时刻10月19日讯(沅陵分站记者 冯奎)累计捐资8多万元,帮助贫困学生和奖励优秀教师,圆67名孩子上学梦;筹资80万元,修建室内体育活动中心,圆当地百姓师生健身梦;以劳务用工带动就业扶贫,以专业合作社对接精准扶贫……沅陵县马底驿商会从成立至今,不忘初心,记使命,聚爱心,把贫困群众冷暖挂在心间,把民生疾苦记在心头,真心为当地百姓办实事、解忧愁,带动一方百姓共同致富。

  聚集爱心,圆67名孩子上学梦

  “谢谢张叔叔的礼物。”10月14日,马底驿乡长界九校六年级学生聂正怡手拿着崭新的书包和文具,连连道谢。

  聂正怡口中的张叔叔就是马底驿商会会长张青。今年8月,马底驿商会通过走村入户了解到聂正怡家境困顿,全家的开支全靠体弱多病的父亲打零工维持,母亲残疾,更是帮不上忙。

  “不让家乡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这是马底驿商会教育精准扶贫的庄严承诺。商会及时捐助400元,还给她购置了生活及学习用具,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致富不忘家乡,感恩不忘桑梓。”商会成立之初,发扬“尊师重教、崇文尚义、乐善好施、济困助学、薪火相传、感恩自强”的传统,焦点聚集当地贫困学生。为了做到资助人数精确,确保不落下一个孩子,马底驿商会进村入户,逐一走访,与当地所辖两所学校进行了多次座谈,掌握了当地贫困户孩子上学困难的基本情况,并正式成立教育扶贫奖励基金,两年时间投入8万元,所有资金由商会成员筹集,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先后举办4次捐资助学活动,为67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送去了温暖。

  “下一步,商会将聚焦学校硬件设施短板,实施班班通建设,打造智慧化校园。”张青介绍,商会将进一步发动宣传,筹集资金,加强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改变“一老师、一讲台、一粉笔、一黑板”的窘境。

  众人拾柴,圆百姓师生健身梦

  机声轰鸣,掘土机挥舞“巨爪”掀动土石……9月28日,马底驿乡室内体育场正式开工建设。

  “众人拾柴火焰高。”项目开建背后,既有沅陵县政协与当地党委政府的携手,也离不开马底驿商会的努力和付出,合力助推体育馆落地。

  马底驿九校目前有教学班30个,师生共计1700余人,其中大部分学生为寄宿生,运动场地小,娱乐方式单一,尤其是天气不好的时候,孩子们只能“望天兴叹”。而马底驿乡更是周边乡镇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中心地带,篮球氛围浓厚,运动基础好,从师生到当地百姓,一直企盼着能修建一座室内体育活动中心。

  马底驿商会与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对接,确定体育馆占地1200平方米,总投入160万元。马底驿商会主动筹措资金80万元,马底驿各界共筹80万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马底驿乡村干部职工带头捐款,商会成员积极筹措,九校全体教师拥跃捐款,各村村民纷纷行动,马底驿在外就业创业人士慷慨解囊……截至九月底,超额完成募集资金的任务。马底驿百姓师生的“健身梦”,在施工现场飞扬的尘土中轮廓渐显。

  “同心工程”,助贫困村又见炊烟

  马底驿是古滇黔驿道的重要驿站,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造就了当地百姓“敢拼会赢,自强感恩”的品格。马底驿商会一干人,致富不忘家乡,积极融入脱贫攻坚大业,牢牢把握扶贫“精准”要义,主动担当,以劳务用工带动就业扶贫,专业合作社对接精准扶贫,成为当地促脱贫主力军。

  “帮扶不是单纯投资金,我们民营企业在帮扶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经营重点,拉一把、带一把,让贫困户参与生产,教给他们技能,树立脱贫信心。”当地种茶大户、商会成员周桂清介绍。

  周桂清是天湖茶场的负责人,天湖茶场位于马底驿乡雷公洞,主要经营茶叶开发种植、加工及销售及苗木销售。每逢鲜叶采摘季节,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了临时就业岗位,使贫困户拓宽了增收渠道。

  “天公作美的话,我一天采茶工资收入可以达到200元。”当地贫困户舒存清是天湖茶场的“固定临时工”,一个采摘期下来可以增加收入6000元左右。同时,茶场还常年聘用茶园管理人员4人,负责茶园施肥、修剪、补植苗木等,每人每年收入近3万元。

  马底驿商会充分利用依托大户优势,主动对接“同心工程”及马底驿乡“一廊两翼万亩茶园富民兴乡”发展布局,通过茶叶基地建设、茶叶加工销售、生态茶园旅游等带动广大农户就业脱贫、产业脱贫,以产业联村带户、捐赠帮村为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村组基础设施,担当济贫扶弱责任,着力打造万亩茶园“同心扶贫”项目。

  截至目前,万亩茶园“同心扶贫”项目厂房设备投资近4000万元,基地开发建设投资4600余万元,“一廊两翼”已建成茶叶基地17个,茶叶开发总面积达1万余亩,可采摘面积近7000亩,建成茶叶加工企业8家,建成茶叶籽油加工厂1家,发展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6个、种植大户17户,联接11个村300多户农户,茶叶产业扶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见成效,基地所在村摆脱集体经济“空壳”,经济收入均突破3万元以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受益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来源:红网

作者:冯奎

编辑:姜珊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8/10/19/81399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