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向道忠:苗家汉子“印务”情

来源:红网 作者:冯奎 编辑:陈纲 2018-10-25 17:13:2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 通讯员 冯奎 怀化沅陵报道

  10月15日,沅陵县工业园区湖南億达印务包装有限公司车间机器高速运转,工人忙碌有序,包装箱袋摆放整齐,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从家庭作坊到年产值达2400万的公司,回到家乡创业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公司董事长向道忠介绍。

  现年46岁的向道忠是沅陵二酉苗族乡棋坪人,地地道道的苗家汉子。他从普通打工者到公司委以重任外派越南开拓市场,从南下广州到回乡创业,从家庭作坊到年产值达2400万的公司,向道忠用27年时间化茧成蝶,实现了人生蜕变。

湖南億达印务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向道忠(右)在车间进行技术指导。

  南下闯荡解困境

  向道忠1972年出生于沅陵县二酉苗族乡一个贫困家庭,母亲体弱多病,家里靠借钱供孩子读书。望着逐渐年迈的双亲及贫瘠落后的山村,向道忠深知只有融入打工热潮,才能改变眼前的困境。1991年,高中毕业的他怀揣借来的路费,南下广州打工。

  在老乡的帮助下,向道忠成为广州一家塑料制品工厂的普通一员。拥有高中文凭的向道忠由于能吃苦耐劳,勤学好问,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深得公司领导的一致认可,实现了由工作组长升为班长直至生产主管的精彩蜕变。

  成为公司得力干将的背后,是向道忠的起早贪黑和加班加点。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身为生产主管的他,主动加班成为常态化。2004年,公司委以重任,委派向道忠到安徽安庆市华茂塑料有限公司担任生产主管,负责公司生产流程和技术指导。

  尽管身份从普通打工者到生产主管,收入从解决温饱到银行有存款,向道忠依然目标坚定,孜孜不倦地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管理能力。

  毅然返乡创业成功

  向道忠从19岁开始走南闯北,通过多年不懈打拼,他拥有了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营经验,同时也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回乡创业的想法时时在脑海中萌发。

  近年来,沅陵县委、县政府在搭建服务平台、当好“娘家人”,积极发挥“双向”带动作用,鼓励、大力支持有创业愿望、有实力、有经验、有技术、有资金的返乡农民工创办经济实体。

  “走进沅陵县工业园区,塔吊林立、厂房整齐。”2015年春节期间,向道忠回家乡过年,沅陵的巨变更加坚定了他返乡创业的信心。向道忠回到公司后,与公司领导坦诚交流了回乡创业的想法。虽然舍不得得力干将的离开,公司领导还是充分支持他的“返乡创业梦”。向道忠迅速办好离职手续,携带全部家当回到了家乡。

  面对当时沅陵县工业园区厂房不足的困难,向道忠把厂址选在距县城不远的苦滕铺郊区,成立了集设计、开发、印刷制作于一体的湖南億达印务包装有限公司。

  当年投资,当年生产。“机器不停,工人轮班。”公司当时业务主要集中在沅陵本土企业,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向道忠又把眼光瞄向泸溪县三家上市公司,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返乡当年,公司年产值就达500万元,创造税收近80万元。

  为了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2017年,向道忠终于如愿以偿,公司入驻沅陵县工业园区。“帮忙联系办理租赁手续,企业做环评、办理营业执照。”沅陵县工业园区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发展如鱼得水。

  爱洒家乡扶贫济困

  “保姆式”服务让向道忠充分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他同时也千方百计回馈家乡、回报社会。

  “我每月工资有4000元,这里工作、生活条件都好,让我重拾生活信心。”正在億达印务包装有限公司操作吹膜机的杨安说。杨安来自该县二酉苗族乡,父母早亡,多年前在外务工的一场意外让他手患残疾,回到家无所适从。向道忠把他招进公司务工,主要操作吹膜机和切袋机,上班不仅让他脱了贫,还娶上了媳妇。

  億达印务包装有限公司有技术研发团队5人,常年用工30多人,其中为贫困户、残疾人设置的“爱心岗位”比例达到一半以上。“公司用工贫困户优先,多为乡亲们着想,是我们应该做的。”家乡温暖成就向道忠,他用爱心反哺家乡。

  “年内将继续投资30万元,进一步完善废气回收系统,让工人上班健康舒适安心。”与此同时,向道忠把企业家的环保责任扛在肩上,投资100万元夯实厂房环保设施,并进一步改善食宿条件。

  “下一步,企业将引入资金,做大做强,争取年产值超过5000万,打造大湘西地区最大的包装基地。”谈及企业发展,向道忠踌躇满志。

来源:红网

作者:冯奎

编辑:陈纲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8/10/25/8124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