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中和镇创“一村一品”走出乡村振兴特色路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颜开云 李广军 编辑:向宏鑫 2018-11-07 09:12:26
时刻新闻
—分享—

  种火龙果、养泥鳅、养黑斑蛙……浏阳中和镇创“一村一品”走出乡村振兴特色路

  七村合力端出一桌“品牌菜”

中和镇村村都有特色产品,共同打造一桌特色“品牌宴”。长沙晚报记者 颜开云 李广军 摄影报道

  长沙晚报记者 李广军 颜开云 通讯员 李丽莎

  昨日一大早,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村民王德明就赶到自己的红心火龙果基地忙碌起来——他要把客人预订的火龙果赶紧发货。在苍坊村,包括火龙果在内的小水果采摘已经成为当地完善旅游产业链、补充体验游的重要一环。

  今年以来,立足各村的资源禀赋,中和镇深入开展“一村一品”建设,打造了苍坊村小水果、山枣潭村黑斑蛙、江河村泥鳅、清江村火焙鱼、长安村长寿鸡、中和村大明虾、雅山村云笋等7个村级特色品牌,有效带动了贫困户243户776人发展产业,“一村一品”携手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种火龙果,第一次挂果就有好收成

  52岁的王德明打过工,养过黑山羊,种过油茶树。2016年底,他承包了村里的8亩土地,种上了台湾软枝大红火龙果。

  今年,王德明的火龙果基地第一次挂果就取得了好收成,“已经摘了2吨多火龙果,15元到20元一斤,收入有六七万元。”“真正丰收要到明年,后年能够达到最高产量。”在自己的大棚里,王德明憧憬着今后的好收成,“专家告诉我,如果种得好,每亩能够有3000斤到4000斤的产量。”

  在苍坊村,除了王德明的火龙果基地,还有500亩荷花、百亩赣南脐橙、高山黄梨和50亩西瓜等。从5月到11月,这里基本能够满足游客游山玩水、瓜果采摘的需求“不断档”。

  养泥鳅,预计今年收入有20万元

  与每天早起的王德明相比,中和镇江河村村民郑珍龙最近比较清闲——在他的浏阳市邦居种养专业合作社里,今年的最后一批泥鳅已经销售一空,目前正在育苗。

  2015年,郑珍龙参加农业科技学习后,在村里流转了几亩地,开始养泥鳅。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郑珍龙的合作社已经有15口塘,水面有20多亩,预计今年收入可达20万元。郑珍龙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浏阳80%养泥鳅的都是买他的苗,“在我的带动下,村里其他人也开始养泥鳅,还有20多名贫困户劳动在我这里工作,大家收入都不错。”

  养黑斑蛙,上市以来订单不断

  山枣潭村山清水秀,让人心旷神怡,这样的地理环境最适合生态养殖。去年,山枣潭村决定通过黑斑蛙养殖来发展集体经济。为此,村支两委多次外出调研、学习,并聘请了专家来村里指导。经过今年的试验,再加上环境资源优势,山枣潭村黑斑蛙因其优良的品质和充足资源,自今年7月上市以来就收到了来自长沙、武汉各地源源不断的订单。

  山枣潭村党总支书记甘恩汝介绍,村里有40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或以劳动力入股,成为了山枣潭村土地合作社的股东,与村集体五五分成,“今年每户贫困户都会有1000元左右的分红。明年,还要继续请专家帮我们提高产量,大家的日子会更好过。”

  7个村共同打造特色“品牌宴”

  在中和镇“留园家宴”饭店内,有这样一份特色菜单:清炖长安长寿鸡、江河泥鳅蒸蛋、爆炒山枣潭黑斑蛙、蒸清江火焙鱼、蒸雅山云笋、白灼中和大明虾,就连饭后甜点、随餐饮料也颇具地方特色——来自苍坊村的火龙果、由清江蜂蜜冲调而成的柠檬茶。

  这份由7个村共同打造的特色“品牌宴”给饭店带来了不少回头客。中和镇农家乐协会会长、留园家宴农家乐负责人刘景明介绍:“推出这种特色农家宴,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农户建立多渠道销售,另一方面也是打出中和镇的美食品牌。就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品牌宴的推出还是很成功的。”

  目前,中和镇部分“一村一品”已经申请了品牌商标,接下来将继续引导集体经济和个体户根据实际情况扩大规模。“通过推进‘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造血’产业,不仅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村民动脑筋、想办法,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中和镇党委书记张清表示,“最终目的,是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补齐中和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的吃、喝、玩、乐等短板。”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颜开云 李广军

编辑:向宏鑫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