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雨花区积极打造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引擎 高桥大市场变身“千亿级商贸产业集群”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媛媛 编辑:钟保 2018-11-08 10:59:49
时刻新闻
—分享—

高桥大市场内设立外贸服务中心,海关、商贸、旅游等多部门入驻,为市场开展外贸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 刘勇 摄

精美的门店、精致的商品,让高桥大市场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钟爱。如今,市场内的产品品类已有170多万种。 刘勇 摄

  长沙晚报记者 胡媛媛

  城市是有生命的,如果说钢筋水泥是它的骨骼,商流则是它的血脉。

  22年前,一群从长沙下河街搬出来的老板一路向东,来到位处城东南雨花区的高桥。撤离经营多年的“黄金码头”,他们带着资本,也怀揣着对未来的诸多期许。最终,事实证明了“人往高处走,财往高桥流”的说法并非忽悠:历经22年的积淀,湖南高桥大市场已由一家偏居城乡接合部的批发市场,成长为一个由酒水食品城、农副产品城、酒店用品城等八大专业市场集群组成的长沙老牌商圈,蝶变成中西部最大的综合性市场。

  一个多月前,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决定在包括湖南高桥大市场在内的全国6家批发市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这也是继浙江义乌之后,全国第四批试点。而这也意味着,高桥乃至雨花区积极呼应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战略,长沙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发展目标,在实践作为中又一次勇当排头兵。

  从成立之初起,高桥大市场就以“湖南首席”的身份,让市民最先体验到专业市场的魅力。20余年来,呼应改革开放的大势,创新转型的力量正在这里勃发,写就高桥版“春天的故事”;放眼更远一点的未来,全新的现代化智慧型综合商圈不仅将集聚城市商流,更将积极打造长沙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蝶变的背后,是勇者无畏,是智者善谋,是善行者立。此刻,让我们走进高桥大市场,聆听它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踏响的足音,见证它向上的风采。

  22年市场发展呼应改革开放节拍

  城市是因为市场的集聚,变得伟大和富有魅力;而城市空间的拓展,也总能带来商务格局之变——细述高桥大市场从小到大、从粗到精的轨迹,不难发现,它的成长壮大以及谋变,正应和着这一发展规律。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出现了“东方风来满眼春”的喜人景象,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一批又一批弄潮儿投身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从1995年开始,长沙从城区向城郊大规模推动商业扩展。

  “当时湖南还没有一个综合性大市场,凭着多年在商海打拼的经验,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湖南高桥大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映红说,他积极响应长沙市委、市政府建设大市场的号召,主动请缨,牵头挑起了建设高桥大市场的重任。很快,占地面积1000余亩的高桥大市场在1996年问世,市场规模之大,建设速度之快,被称为长沙的“深圳速度”。

  高桥大市场开业初期,门可罗雀。商户从何而来?罗映红精准看到当时下河街市场即将搬迁的大势,带领一班人一头扎入下河街。彼时的下河街市场,是以居民房屋改造的临街门面为主,沿河自然形成的糖酒副食品批发市场,兼营小商品和百货批发,也是中南地区当时最火的一个糖酒副食品集散中心。

  虽然生意红火,但下河街的临街小卖模式已不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规划,搬迁被提上日程。罗映红找到当时正在下河街市场做调味品批发的夏老板,和他掏心里话:“欢迎你们来高桥,咱们共同创造财富。”虽然言辞恳切,但夏老板还是心有犹豫:自己在下河街的生意红火,搬到高桥后会不会变冷清?

  罗映红连续三天给夏老板以及80余户调味品批发商做工作,让老板们吃透了长沙支持高桥大市场发展的政策精神。夏老板终于被罗映红的诚心诚意所感召,他下定决心,带领80余户同行一起进驻了高桥大市场。此后,糖酒副食品批发商、小商品批发商等也相继进驻高桥,市场开始变得生机勃勃。

  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的高桥又呼应当时的改革大势,迈出办会展聚人气的关键一步。1998年,全国秋季糖酒会在这里举行,一时间国内糖酒客商云集,高桥大市场由此声名鹊起。

  通过不断丰富经营业态,以节会展会造势兴市,高桥大市场逐渐形成酒水食品城、现代商贸城、农副产品城、茶叶茶具城、酒店用品城、文体用品城、医药流通园、服饰家纺城八大专业市场,目前优质商户6000余户,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

  内外兼修,高桥成就“千亿级商贸产业集群”

  作为省内外有名的专业体育用品代理、制造和供应商,超勤体育的老板刘博才1998年在下河街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不过,刘博才回忆说,真正将生意做大却是在高桥,他很早就在高桥大市场租了门面,参透了这里的交通、区位和政策优势。“高桥的商业氛围浓烈,在这里创业,痛快!”短短的几年时间,刘博才在数十家大型商场、超市设立了专柜,顺利晋升为资产上亿的企业新贵。

  市场旺了、生意火了,但脱胎于下河街的高桥,也随即徘徊在下河街式的粗放与无序中:高速发展后,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加剧的交通拥堵以及仓储、消防、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与困扰。以当时的服饰城为例,很多商户店铺属于典型的“三合一”门面。所谓“三合一”,即既在商铺内经营,又在里面吃住,还在里面仓储。

  是安于求成,还是求新谋变?

  高桥要变!不仅仅是市场硬件的提质改造,更要软实力的转型提升,内外兼修打造更能呼应时代节拍的现代商圈!这成为雨花区委、区政府与高桥大市场的共识。

  蝶变大幕由此拉开。从2008年开始,高桥大市场累计投入30多亿元,高品质规划、高起点建设,完成了市场的整体提质改造。仅2014年至2016年,高桥大市场按照三年提质改造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完成对酒店用品城、酒水食品城、医药流通园等专业市场的提质升级,基础设施、门店外观、市场道路等焕然一新,提质改造总面积达32.5万平方米。

  同时,配套建设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消防安全系统、24小时电子巡更系统、无线智能导购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将片区的仓储、物流配送等功能逐步剥离外移……高桥大市场逐步完成向第五代专业化市场的转变,形成了现代化新市场发展格局。

  一楼的产品展示店内,咖啡原料、咖啡机等琳琅满目;二楼的体验中心里,你既能了解最新的咖啡时尚,也能亲手调制一杯芳香饮品;三楼的培训课堂上,各种和咖啡有关的技能培训接连不断。在高桥大市场打拼20年,李瑞凯一跃成为市场内最大的咖啡原料和设备经销商,其打造的“捷欧咖啡”拥有现代时尚的店铺、先进的经营理念,依靠电商平台更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信息化、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时代的巨大红利。从2015年开始,高桥大市场积极改变传统贸易方式,先后建成高桥商城B2B电子商务平台和高桥智慧商城移动O2O综合服务平台,“互联网+”让高桥发展如虎添翼。

  如今进入“高桥商城”网站,只见酒水食品城、茶叶茶具城、酒店用品城等分类清晰,各类商品有序排列,消费者可以轻松找到所需,点击鼠标就能完成购物。目前,高桥商城已入驻商户3800家,上线商品60000个,发展下游采购商3000余家。此外,2017年高桥还率先在行业内首创“微店分销”模式、“自营店”模式等,对高桥优质商户和商品,开展“集荐、集采、集配”服务,帮助商户走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道路。

  在全国专业市场中率先建立防伪溯源系统,推出正品认证和溯源信息查询;深入推进品牌建设,持续多年开展诚信商户评选,塑造高桥诚信品牌……内外兼修,让22岁的高桥青春勃发,成为全国转型升级示范市场、全国内外贸结合示范市场、中国优秀示范市场,2017年交易额达1280亿元,湖南唯一的“千亿级商贸产业集群”在这里扬帆启航!

  开放创新,“国际高桥世界商港”启航

  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建筑师沙里宁曾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她的抱负。”位处长沙东南的高桥大市场亦如是,迎着新时代浩荡的春风,高桥的雄心与抱负清晰显现:那就是打造“国际高桥、世界商港”,走向世界成为“买卖全球”的洲际市场。

  “国际高桥、世界商港”的愿景如何实现?“高桥大市场要拥有面向全国、面向全球的眼光,做到内外贸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做好品牌化、信息化、专业化、国际化文章,实现商品提质、商户提质和品牌提质,打造中部国际采购中心和国际化批发交易中心,成为湖南联通世界的贸易窗口。”湖南高桥大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晓说。

  科学决策,果敢施策。呼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湖南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在省、市、区的大力推动下,高桥大市场积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着手申报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指在经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商品,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 15 万美元(含)以下,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主管地海关报关出口的贸易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外贸业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具有增值税免征不退、归类通关、贸易便利等诸多政策红利,而且结算突破“谁出口、谁收汇”的限制,允许不具备进出口经营权的个体工商户直接收汇。

  2015年8月,长沙市政府印发了《湖南高桥大市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方案》,明确长沙市以湖南高桥大市场为基础,申报和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战略层面为高桥大市场外贸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雨花区第一时间成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驻点高桥大市场,指导外贸发展业务。随后,高桥大市场外贸服务中心成立,海关、商检、外汇、商贸、旅游等部门入驻高桥大市场,为市场开展外贸业务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此外,近年来省、市、区相关负责人多次赴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汇报对接试点申报各项工作,雨花区多次带队赴义乌、花都等市场考察,并安排专人跟班学习。

  与此同时,高桥也积极迈开“走出去”的步伐:建成高桥国际商品展示贸易中心、高桥海外展示销售中心、湖南特色产品出口基地等外贸平台,帮助商户扩大对外贸易;组织针对商户的大型外贸培训,带领商户参加广交会、俄罗斯食品展、亚欧博览会等国际展会;引进了浩通、恒峰为代表的6家专业外贸代理公司,为商户提供专业的外贸指导和服务。

  一系列举措,让高桥的国际范气质不断彰显:目前市场从事外贸业务的商户达2000家,国外采购商数量3万余人,市场与英国、意大利、波兰等30多个国家的企业和协会建立了商贸合作关系。

  一个多月前,好消息传来: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决定在包括湖南高桥大市场在内的全国6家市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这也意味着,长沙市、雨花区乃至高桥,在充分发挥优势产业和专业市场外贸潜能,稳定外贸增长,推动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从全球商贸业态出发,立足深厚的市场发展基底,高桥大市场正蝶变出一个拥抱全球的“国际高桥、世界商港”,提升中部经济开放度,打造中部商贸全新增长极。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雨花勇当排头兵

  忙碌与丰收的季节,长沙的开放发展势头不减、后劲十足。

  9月18日,高桥大市场与巴西培良集团达成合作,正式签署协议,联合打造“巴西湖南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该展销平台将落户巴西圣保罗,致力于湖南产品的推广、订单销售、开展跨境电商等,为湖南特色产品推介海外再添平台。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一带一部”首位城市,加快开放是长沙的现实选择与必由之路。而经济社会发展连续多年领跑中部城区的雨花区,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正积极成为长沙对接“一带一路”的排头兵,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桥头堡”。

  近年来,雨花区打出“组合拳”,完善开放政策体系,建设开放平台通道,进一步夯实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后劲,为长沙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助力。

  外贸发展方式不断创新,当前雨花区正积极推进高桥大市场成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后的各项工作,实现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联网信息平台尽快上线,届时市场采购贸易全流程都可在联网信息平台上完成;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助推雨花融入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建设。

  强化政策引领,助力雨花企业积极“走出去”。结合区情及开放型经济形势实际,今年雨花区出台了《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其使用办法,其中,对企业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实行跨境电商发展、推动外贸人才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支持。

  此外,雨花区还积极为辖内企业外贸发展提供精准周到的服务。该区加强对辖内外贸企业的走访,为企业做好政策宣讲、通关、出口信保等业务对接服务,为企业和银行搭建沟通桥梁。结合当前外贸和改革新形势,今年举办了3期外贸业务培训班,200多家企业参加了培训。

  长沙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雨花勇当排头兵。今日雨花,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热火朝天,上演一幕幕“激情与速度”;一栋栋现代生产车间拔地而起、加速投产,摇身一变成为产业引擎;一件件高端智能产品,从雨花下线,飞向海内外,影响世界。

  外向型经济引擎加速轰鸣,目前雨花区共有外贸进出口资质企业1500余家,2018年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260家,主要集中在钢铁、工程机械设备、化工品、纺织品等行业,今年前9个月全区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39亿元。

  商业集聚助推产业繁荣,产业兴盛推动区域发展。雨花区这座活力之城,正以百舸争流之势,加速奔向那片开放的经济蓝海!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媛媛

编辑:钟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