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美法律援助人】黄中子:如果没有家庭牵挂,我还会去法援西部

来源:红网 作者:黎鑫 编辑:刘威成 2018-11-12 22:27:32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昱众律师事务所律师黄中子。

  红网时刻记者 黎鑫 永州报道

  “如果没有家庭牵挂,我还想去西部地区参与法律援助。”

  10月29日,永州市蓝山县,清冽的溪水从野狗岭潺潺流出,作为湘江的发源地,这座湘南县城散发出来的静谧氛围,让人印象格外深刻。

  坐在记者面前,湖南昱众律师事务所律师黄中子谦逊有礼,5年的西部法律援助工作,不仅让他的脸变得沧桑了,一头浓密的头发也有些稀疏。

  “一名律师的社会价值不应该局限于打官司,用我们的专业特长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这会让我们收获更多。”时隔2年,回想起当初不顾一切法援西部地区的经历,这名来自大山的汉子依然无怨无悔。

  直到现在,他还经常与妻子念叨,“我想去闯一闯。”

  一名截肢女孩的“少女梦”

  2012年至2017年,黄中子连续参加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5年时间里,他先后辗转于云南、新疆、西藏、广西等地,为当地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少了我一个执业律师,不会影响群众寻求法律服务,而西部多了我一个执业律师,法律在当地的影响力或许会增加不少。”提及参加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初衷,黄中子坦言,他希望在开展法律服务工作中,帮助更多的人,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意义。

  2012年7月,黄中子被选拔派遣至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这里与香格里拉挨着,景色优美。让黄中子惊讶的是,这个县真的没有一名律师,群众要打官司,必须去迪庆藏族自治州请律师,而百姓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是那么强烈。

  2012年9月,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攀天阁乡,22岁的村民罗某玲拄着双拐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黄中子的办公室,请求法律援助。

  罗某玲曾在本村和某开设的农家乐里,被和某非法存放的大量矿山用的炸药炸成重伤失去左腿,这次事故夺去了一个花季女孩生命的光芒,而和某的百般抵赖,更让罗某铃感到了冰凉和无助。

  在办理好法律援助手续,为罗某玲写好诉状后,黄中子开始繁琐的调查取证,整理材料,准备开庭等工作。为了核实证据材料,他先后5次驱车到80余公里外的偏僻山村调查取证。

  法庭上,尽管被告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予以认可,但以无钱为由拒绝赔偿。黄中子一方面在法庭上提出赔偿请求,一方面庭下找到和某家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敦促其家属积极代为履行赔偿义务,以取得被害人谅解,为被告的从宽量刑争取机会。

  最后,被告人和某家属终于答应代为赔偿,黄中子为当事人取得了73万余元的人身损害赔偿款。

  望着当事人罗某玲领取到赔偿款时那轻松的笑脸,听着她说要带着钱去做假肢、穿裙子等计划,黄中子笑了,他觉得自己的辛苦值了。

  农民工返乡前送来的锦旗

  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黄中子先后来到新疆的布尔津县和乌鲁木齐县参与法律援助服务工作。

  “你走了,我们一家老老小小怎么办?”临行前夜,黄中子的妻子成山秀满脸焦虑,面对两个孩子和一个体弱多病的公公,她有些无助。

  然而,面对妻子的劝阻,黄中子说:“如果我错过了,我今生都不会快乐。”一方面是亲情,一方面是大爱,黄中子选择了后者。

  2013年10月,布尔津县城60多岁的马梅英因丈夫早年逝世,自己膝下无人,老人对丈夫单位的优待政策感到不满,因是历史遗留问题,迟迟得不到满意答复,老人经常上访。老人找到了黄中子,黄中子提出到老人家中看看。

  那天雪很大,来到老人家中,黄中子还找到老人投诉单位上的负责人。他们一起来到老人家中,经过多方协调,单位给予马梅英政策性补贴。从此,老人息访息诉,安稳地生活,还时常看望在她眼中如儿子般的黄中子。

  2014年10月,在乌鲁木齐县辛苦打工半年的甘肃农民高朝春找到了黄中子,天寒地冻,外来打工人员都纷纷返乡了,因被拖欠报酬,高朝春迟迟没钱动身。黄中子看到他急迫的心情,十多天冒着严寒奔波了4次,对方终于答应付给工资报酬。当高朝春讨回1万多元辛苦钱时,高兴得无以言表。第二天中午,高朝春匆忙将一面锦旗送到黄中子手中,并说买了下午回家的火车票,特地来表示谢意。

  这面锦旗至今都跟随着黄中子,他说,不是炫耀,而是激励,只为提醒自己维护群众利益,做一名真正守护者。

  用足迹记录律师的价值

  2015年7月,黄中子来到青藏高原海拔45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西藏那曲。这是中国境内海拔最高的一座城市,整个市区没有树木,没有灌木,高寒缺氧是这个城市的显著特征。

  在那曲,黄中子努力克服高原缺氧,气候寒冷,语言习俗不通等困难,积极接受法院指定,为未成年人开展刑事案件法律援助辩护10余起,受理农民工追讨欠薪案件14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3起,为藏区困难群众免费代书12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近千件。

  “我想用自己踏实的足迹记录志愿者律师的价值所在。”尽管条件艰苦,黄中子仍然一头扎进法律援助事业。他说,想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人生的宽广天地,用深深的足印推广法治的丰富内涵和核心价值。

  2016年4月,那曲市藏族60多岁的多吉大爷拿着法院判决书找到了黄中子。老人不会汉语,同事们又都出去了,黄中子情急之中找到做饭的藏族大姐,给老人当翻译。原来,老人的儿子不执行法院赡养的判决,老人想申请执行。黄中子立即给老人写了申请执行书,送到法院,然后和法院同志找到老人的儿子,儿子当场拿出赡养金,并答应履行赡养义务。目前,一家人和和气气,幸福美满。

  5年来,黄中子没有停止援助的脚步,每到一处,都以认真细致、不惧困难的工作态度,积极为群众权益维权护航。他的付出,得到了边疆群众和各服务地党委政府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回顾这5年的法律援助工作,黄中子非常自豪,“虽然我牺牲了几年的青春,但是我所经历和见识的东西,是我这辈子最宝贵的财富。”

来源:红网

作者:黎鑫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8/11/12/80810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