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第六批援藏专业技术人才昨日回湘 援藏硕果满枝头

来源:红网 作者:严远丹 龚颖 编辑:李丽 2018-11-15 18:04:24
时刻新闻
—分享—

11月14日晚,湖南省第六批50名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载誉而归。

养蜂专家伍国强正指导藏民专业养蜂。

援藏人员余斌在现场指导土地测量。

  红网时刻记者 严远丹 通讯员 龚颖 长沙报道

  芙蓉辉映格桑花,湘藏情融天地间。

  11月14日晚,湖南省第六批50名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载誉而归。湖南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赞佳率队到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接机,并举行简单迎接仪式。

  从2013年起,湖南每年选派50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山南工作半年。今年已是第六个年头。

  “辛苦了!”“欢迎回家!”一声声问候浸润短援人才的眼眶,也唤醒着格桑花里永不凋谢的“湘藏情”。

  “第二次选择参加援藏工作,一样的是对西藏的热情和眷念,不一样的是任务和新挑战。西藏是我魂牵梦萦、甘愿为之奉献的第二故乡,无怨无悔!”此次短援队队长方颂,来自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眼眶充满红血丝的他难掩激动地告诉记者。尽管对口帮扶仅半年光景,方颂因高原反应和责任担子,皮肤黑了,身体消瘦了十余斤,他说,常在夜深人静时听到自己清晰而强烈的心跳声,那是光荣、使命和责任的鞭策。

  变输血式援藏为造血式援藏 硕果累累满枝头

  今年5月21日,方颂和队员们作为湖南省第六批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踏上了通往雪域高原的路。

  第六期湖南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分别来自长沙、株洲、岳阳、常德市,以及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省农科院等单位选派,包括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农林牧、环保、教育等各类人才,分别对口支援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扎囊县、桑日县、隆子县,以及山南市市直有关单位。

  带着组织的重托,带着藏汉民族的深情,援藏队伍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工作标准更高”的要求,坚持科学援藏、精准援藏、务实援藏,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以精湛的技术、过硬的作风和扎实的业绩,变输血式援藏为造血式援藏,为山南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建设美好山南立下了赫赫新功,成为雪域高原上一支“永不走”的专家队伍,赢得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谱写了湖南专业技术人才对口援藏工作新的篇章。

  此次短援医疗队、农牧专家、养蜂专家、影视专家等全体短援队员着力精准援藏,助力山南发展,在半年援藏工作期间交上了一份令湖南和山南满意的答卷。

  短援队全力落实桑耶园区招商引资任务,对接和接待来访100多家单位。目前,园区已签约或达成意向签约资金逾30亿元。

  贡嘎电视台自2013年办栏目来就已停播,援藏队通过4个月的筹备和积累,于2018年10月1日,让停播6年之久的《追溯》和《贡嘎新闻》两档栏目重新开播。

  在医疗方面,短援队率先成功实施了睾丸鞘膜翻转、气管切开封堵、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技术。新开展20余项外科、儿科和妇产科手术,救助、诊治及护理病人7000多人次,下乡义诊3000多人次。

  西藏拥有十分丰富的蜜源植物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养蜂条件。短援队帮助当地建成并大力推广高原科学养蜂新技术,并撰写出高原养蜂技术手册。目前,山南市养蜂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短援队还通过“互联网+评审”方式无偿帮助山南市财政局完成多个项目预算评审,为全市节约财政支出1100余万元。

  此外,湖南电大远程教育与山南市委组织部达成了长效帮扶机制,为全市远程教育技术人员提供“走出去、引进来”的专业培训。

  累累硕果满枝头,这只是第六期湖南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在山南留下的精彩片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将“吃得苦、霸得蛮”的湖湘精神在雪域高原遍地绽放,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福祉、维护边疆稳固、厚植发展基础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永不走”的湖湘援藏队伍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如果组织需要,明年我一定还去西藏!”湖南省委党校科学与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邓建华刚刚抵达长沙,十分激动,披着洁白的哈达,握着战友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他告诉记者:“治边稳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大事,深入雪域高原援藏是政治担当和信仰担当使然。半年时间,山南就像格桑花一般内敛于我心中,将永远绽放。”

  从事“三农”研究十余年,为切实解决山南乡村共享性不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邓建华撰写了决策咨询报告《山南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挑战与对策》,得到了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南市委书记许成仓肯定性批示。

  然而这位“好参谋”,却因进藏第四天出现高原肺水肿等不适症曾被强行要求返回长沙治疗。抢时间、抓机遇,邓建华等不及身体痊愈,便向组织申请立马进藏,为推进山南“三农”工作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

  短援人才离家背井,勇担艰难险阻,与家人的支持密不可分。在机场接机的单位家属人群中,年龄最小的是仅10岁的男孩,他捧着鲜花迫不及待等候着心中的“榜样”爸爸谭炎宁。来自湖南省农科院的谭炎宁是袁隆平院士的学生,在短期援藏中争做科技交流的“推动者”,为竭力培养本土科技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谭炎宁的妻子面对记者红了眼眶,她说:“援藏工作挑战性和创新性并存,再苦再累也从未听到过丈夫的抱怨,他是我和儿子的骄傲!”

  湖南省第六批50名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坚持善始善终,做到善作善成,成为充实西藏人才队伍的“源头活水”,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种子工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为促进山南边境小康村建设,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园林建设、道路改造,政务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格桑花开雪域间,一支“永不走”的湖湘专家队伍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山南边疆永相传。

来源:红网

作者:严远丹 龚颖

编辑:李丽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8/11/15/80738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