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亮镇】⑯黄盖镇:“稻虾连作”带动农户生态淘金

来源:红网 作者:肖懿 编辑:姜珊 2018-11-30 09:47:2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位于长江经济带的岳阳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下好农村“空心房”整治“先手棋”,打开乡村振兴突破口的同时,充分挖掘岳阳产业特色、生态禀赋和人文底蕴,突出市场导向、资源整合、创建引领、打造品牌、奖补激励,创建产业强、环境美、品牌响、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带动全市产业振兴、人居环境改善和基层基础工作,推动乡村振兴落实落地。

  红网岳阳站从11月15日起,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亮镇》,全方位展示20个特色小镇魅力。

1.jpg

稻田公园航拍。

2.jpg

美丽的黄盖湖。

3.jpg

黄盖镇现代绿色农业和生态人文旅游业初见成效。

4.jpg

稻虾连作。

5.jpg

万亩荷花。

  红网时刻记者 肖懿 临湘报道

  “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鱼、粮鱼双赢”,说的是稻田种植与水产养殖的生态种养模式。在临湘市的边陲小镇黄盖镇,“稻虾连作”的普及推广正带动农户“稻田淘金”,增产增收。特色“稻虾小镇”的创建,已成为富民强镇的法宝。

  稗子这种稻田里的杂草是小龙虾最喜爱的美味,黄盖镇推行“稻虾连作”技术后,农户肖良辉带头尝试,不久就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每亩稻田平均产出240公斤小龙虾,行情好的时候收益在7000元以上。

  “我搞稻虾连作包了一百亩田,今年小龙虾行情很好,已经卖了80来万。”肖良辉说。

  “虾稻连作”是将稻田单一的农业种植提升为立体生态的种、养结合模式,不仅能提高稻田的产量,又可获得质量安全的龙虾。小龙虾不吃稻苗,专挑田间杂草和水生生物,常见的稻飞虱、螟虫就是可口的美味。在稻田里不停地翻动、觅食,小龙虾的这些举动又起到了松土、活水、通气的作用,让产出的“稻虾米”品质明显优于一般的稻米。肖良辉计划明年多承包一些闲置土地,扩大规模,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

  田养虾、虾促稻,稻虾双丰收。为了更好地发展“稻虾连作”产业,去年,黄盖镇成立了第一个稻虾连作专业合作社,为种养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病虫害困扰。同时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升水稻、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质。现如今,小龙虾亩产最高的可达到400余公斤。

  湖光虾色生态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李爱民说,统一采购虾苗、饲料等原材料,降低成本,而且这样抱团发展以后,销路和价格也有了好的保障。

  投资小、见效快、生态优的稻田综合种养已在黄盖镇全面铺开。到目前,“稻虾连作”面积已达到1.5万亩,平均亩产稻谷420公斤,小龙虾200余公斤,每亩增加收入超过3000元。到明年,黄盖镇准备再推广3000亩,将“稻虾连作”打造成富民强镇的朝阳产业。

  作为一个建镇仅18年的年轻乡镇,黄盖镇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先进乡镇”“全国第一次经济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村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岳阳市美丽乡镇”等四十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

  近年来,黄盖镇以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为契机,实施“空心房整治+”,一点撬动、一线贯穿、一招总揽,特种水产养殖、现代绿色农业和生态人文旅游业初见成效。

  按照特色小镇建设要求,黄盖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文化传承、产镇融合理念,以加快推进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为着力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统筹推进空间优化、产业升级、城镇建设和体制创新。

  “做大第三产业,转变第一产业,控制第二产业。”黄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冯义介绍,黄盖镇将主动融入赤壁、洪湖、岳阳和临湘周边旅游环线,发展服务业、餐饮娱乐及相关产业。以种植和养殖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和绿色生态有机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和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旅游服务型产业,使之成为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点,旅游观光的新景点。

来源:红网

作者:肖懿

编辑:姜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11/30/478437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