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道:北麻村有片菊花田

来源:红网 作者:吴祥淼 杨康师 龙若初 编辑:姜珊 2018-12-04 11:45:11
时刻新闻
—分享—

菊花田里,花农们正忙着采摘菊花。

  红网时刻12月4日讯(通道分站通讯员 吴祥淼 杨康师 龙若初)初冬时节,笔者来到溪口镇北麻村的菊花种植基地,120余亩的菊花长势正盛,金灿灿的菊花迎风摇曳,田野里花农们正忙着挑选成品菊花采摘,而菊花加工的厂房内,到处都是工人忙碌的身影,车间里堆满了鲜菊花和加工烘烤成半成品的菊花茶,一派繁忙景象。

  “这个厂子开得好哟”

  “我们现在年龄大了,干别的不行,在田地里采花还是可以的,忙完家里的农活就过来打零工,一天只要工作八个小时,就能拿到80块钱,回家了还可以帮忙带孙子,这个厂子开得好哟”正在菊花田地里采摘菊花的杨阿姨乐呵地说道。

  杨阿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共五口人,儿子和儿媳长年在外务工,留下小孙子给老两口照顾。基地还没建立以前,杨阿姨一家的收入主要是外地务工的儿子寄来的生活费和农作物的收入,杨阿姨说,他们寄回来的钱主要都是拿给孙子读书用的,农作物的收入都用在家里的一些必要开支上,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现在好了,自从村里建起了扶贫产业园,杨阿姨忙完农活就到这来打小工,一个月也能挣上2000块钱,日子要比以前过得宽松许多。

车间里,工人正忙着整理干花。

  在县人防办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北麻村建起了村级扶贫产业园,按照“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运营模式, 让群众和贫困户通过就业、产业发展等方式参与进来,全村200户农户都参与了合作社,在家农户通过出力的方式,每天有25余名工人轮流到产业园上班,其中有贫困户7户,像杨阿姨这种情况的花农还有好几位。年终合作社会按收益的百分之十分给村集体,村集体再跟贫困户五五分,让贫困户稳定增收。

  “走再远也还是要回来的”

车间里,工人正忙着整理干花。

  邓入华是北麻村的脱贫带头人,也是地地道道的北麻人,他的专业是美术,在广州做设计工作已八九年。问到为何要回到家乡发展,邓入华说了一番话让笔者印象深刻,他说“根在家里,走再远也还是要回来的,看到我们县好多村子在都在搞扶贫产业,我就想着我们村也要脱贫,但是脱贫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所以就想着成立合作社,让村民都参与进来,”他放弃了收入可观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如何使得家乡整体素质上来,找一个捷径尽快摆脱贫困呢?邓入华思考良多,成立合作社看起来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于是找到了村干部商讨自己的想法。在选择产业项目上,邓入华颇费了一番心思,想到自己比较喜欢花卉,弟弟又在药材公司工作,而村里的副主任杨秀湘也是学药材的,于是想到了种植菊花。

  “带领老百姓脱贫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2016年以来,县人防办开始在北麻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工作队员为帮助北麻村早日脱贫出列,用情用心扎实工作。听闻邓入华要种植菊花,召集了村支两委研究,听取了村民的意见,认为菊花发展前景广阔,不仅有食用和药用价值,还有观赏性,气候也适宜。

  在产业园建立前期,驻村工作队忙前忙后,向县里申请政策上的支持,向农业局申请技术指导,向电力公司申请安装用电设备,同时也积极向外宣传,提高关注度。

菊花田里,花农们正忙着采摘菊花。

  “带领老百姓脱贫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会尽所能帮助大家把产业园建立起来的。”驻村工作队长话朴实无华却字字有情。

  邓入华告诉笔者,菊花在去年种下长势很好时,被大水淹了两次,驻村工作队一直鼓励他别放弃,同时告诉村民要坚定信心,他们会向县里申请专业技术员下来进行技术指导。邓入华打心里感激驻村工作队的付出,有他们的支持,种植菊花的干劲更足。

刚采摘一会儿,就要装满了。

  “种植菊花利润丰厚,一亩地可产鲜菊花2000斤,肥料的要求也不高,最大的投入就是劳务,最保守估计也能一亩地收入七八千元。”邓入华说,目前,和北麻村签订了固定收购合同的已有好几家公司,菊花简单加工处理后就有人来上门收购,销路不用担心。

来源:红网

作者:吴祥淼 杨康师 龙若初

编辑:姜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12/04/478707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