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驻村扶贫干部写下工作日记 记录典型贫困村走出困局的蜕变

来源:红网 作者:李姝 编辑:徐丹 2018-12-17 08:52:03
时刻新闻
—分享—

版权所有

宁乡市沩水乡沩水源村,邓文慧正在贫困家庭走访。组图/受访者提供

版权所有

邓文慧所写的《沩水源长——一名扶贫干部的工作日记》。

  沩山位于长沙最西处,而山上的沩水源村,一度以贫困、闭塞著称,让农村长大的村干部也不敢相信有这样贫困的村庄,而在2017年,沩水源村摇身一变,实现整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08%。

  明山秀水中的沩水源村因何而贫,对于这样一个村子,又该如何去撼动,去改变?原沩水源村第一书记邓文慧用400篇扶贫日记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也刻画出了真实的扶贫工作——远非想象中的容易。

  “我试图用这一篇篇扶贫日记去揭示贫困村脱贫的具体困难,去记录一个个脱贫的实际案例,去描写基层政府和普通党员、干部、群众、扶贫责任人为扶贫事业留下的美好故事、艰辛探索和困惑无奈。”今年10月,原沩水源村第一书记邓文慧的《沩水源长——一名扶贫干部的工作日记》经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收录了2015年11月30日到2018年2月8日间,他在扶贫时写下的400篇日记里的122篇,记录了沩水源村62个贫困家庭的变化。

  2015年4月起,湖南省8000个省级贫困村迎来了驻村帮扶工作队。截止到2017年7月底,全省已选派1.1万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2万多名干部驻村帮扶。湘江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邓文慧就是其中之一。他帮扶的村是沩水源村,位于宁乡市沩山乡,距长沙125公里。

  进村出身农村的他也不敢相信当时这里的贫困

  翻看邓文慧的这本日记,会看到扶贫干部们内心更多的思虑。在扶贫动员会上,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扶贫,他们的考虑值得理解:有一家老小、时间长、路途远、任务重、不熟悉农村情况、能否脱贫、待遇保障……

  其中,主动请缨参与扶贫的邓文慧也不是没有过低落。出发去沩水源村的那天,他从梅溪湖的家中出发,阴雨不断,上沩山时,又下起大雪,邓文慧感到心情随着气温的下降凉了起来。同事们看出了他的低落,故意放开嗓门:“好大雪啊!瑞雪兆丰年啊!”

  来到沩水源村,泥巴土墙、木质门窗,收看电视的“锅盖”朝天,村民门口的土狗摇着尾巴,屋内吊钩上挂着黑乎乎的锅,这种贫困,即便是在农村长大的邓文慧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天晚上,他辗转反侧。

  难眠的绝不会只有第一晚。因为扶贫工作,沩水源村贫困户的困难,和这位原本家住长沙梅溪湖,每天朝九晚五到湘江新区上班的干部,有了密切关联。

  困境原来一个贫困村里有这么多困难家庭

  在邓文慧的日记中,作为典型贫困村的沩水源村一点点立体了起来。

  沩水源村位于沩山乡,饱受交通闭塞之苦。2005年,黄沩公路修通前,沩山是宁乡最偏远的乡镇,沩山人被称为“山里人”。虽然道路已经修通,但贫困落后的巨大惯性依然停留在沩水源村中,长期的经济文化落后、教育落后,意外致残、大病、读书问题压倒了一个个家庭。

  到沩水源村不久,邓文慧就发现了村子的“特色问题”:从云南、广西等地买来的外地媳妇很多办不了结婚证和身份证,也无法在宁乡落户,因为贫困,生孩子都是在家中进行,孩子也没有医学证明,这意味着下一代的升学、社保、就业都成问题。

  外来媳妇的问题让邓文慧感到吃惊,两位乡干部却告诉他:“你是刚来不久,不了解情况,像这种情况,不单你们沩水源村有,宁乡西部的其他乡镇也有呢!”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农村的疮疤,也是生活的困境:全村30岁以上的单身汉120多个,村里协调最多的就是夫妻问题;六旬老人龚必吾一家因病致贫,女儿常年生病,次孙患有脑瘫,老人一把年纪还不得不操劳;初中生小方,父亲患有间歇精神病,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发病时将他推进火坑……

  邓文慧把这些一一写进日记。他这才知道,原来一个贫困村,有这么多困难的家庭,也不禁思考,湖南乃至全国又有多少个这样的贫困村。

  弯路在贫困村发展农业产业并不是件容易事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产业扶贫成为一个流行词。事实上,在邓文慧的日记里,可以看到扶贫从理论落地到实践,并非那么容易。

  日记中,邓文慧将扶贫工作走过的弯路记录了下来:沩水源村曾在村里流转土地500亩,建设生姜基地,结果湿冷天气导致生姜大批腐烂,市场变化让仅存的生姜卖不起价,生姜大户亏损,村干部不仅赔款,沩水源村支部书记也被问责。邓文慧感慨:“在贫困村发展农业产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甚至连每个贫困村都会采取的土地流转措施也是有喜有忧:2015年,沩水源村流转土地400亩,全部种植沩山辣椒,土地流转费、务工费让农民明显增收。但2015年,辣椒价格偏低,尽管有农业部门补贴,合作社仍没有赚到钱。农民似乎已经安居乐业,但销路问题威胁着土地流转和产业调整的长远未来。邓文慧和扶贫工作队担心:“如果连年亏损,土地流转将难以为继。”

  这名扶贫队长开始反思扶贫的一些做法,扶贫队思想上达成一致:“村级发展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不能不计成本。否则,我们驻村工作队撤走后,已有产业会有倒闭的风险。”

  蜕变找准了贫困根源,找到了努力方向

  沩水源村紧邻沩山国家4A级景区,集中了大沩凌云、芦花瀑布等自然人文景点。于是,邓文慧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攻方向,开展了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了古民居等景点。这一投入很快取得了成效,2016年,长4.2公里的开福路竣工通车,直达沩水源头景区,开福路两侧110户房屋立面景观改造完工,新村部大楼交付使用,农网改造全部完工;2017年,当地的游客量是2016年的三倍。

  产业扶贫方面,三年共投资335万元开发黄桃1100亩、猕猴桃100亩、砂梨300亩,都已对外承包,形成特色产业品牌。

  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沩水源村的村民开始思考如何脱贫致富,改变命运:贫困户杨喜军第一次摇出30斤蜂蜜,被抢购一空,到手1800元收入;村里开了3家手工豆腐作坊,“沩山豆腐”产业开始发展;村民高拥军种植了一片中药园,他主动跟扶贫干部交流,寻找脱贫思路;老党员高胜春在村上承包了50亩生姜,不仅自己增收了几万元,还带动了一些周围的贫困户就业……而沩水源村的“特色问题”——外来媳妇,邓文慧采取“特事特办”的方法,形成《关于解决沩水源村外来媳妇上户问题的报告》,上报宁乡市委办。截至今年2月1日,5名外来媳妇上户,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核实外来媳妇身份,办好落户事宜。

  2014年,全村共有贫困户139户519人,属于省级贫困村。2017年3月,该村就已实现整村脱贫出列,截至2017年底,全村共减贫132户49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8%。面对村里近年的变化,一位村民感叹:“大家都找准了贫困的根源,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声音

  “我不写,谁来写呢”

  为什么扶贫时坚持写日记?邓文慧说起国学大师季羡林。季羡林在回忆录里写到自己的亲友时曾说:他们都是平平常常的人,我不记起他们,又还有谁记起他们呢。邓文慧说:“作为一名农家子弟、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直接鲜活地参加精准扶贫这一项伟大事业,解决的都是农村平平淡淡的琐事,接触的都是和自己父母、亲友一样平平凡凡的群众,我不写,还要谁来写呢?”

  三年扶贫,有苦有甜。作为扶贫干部中的一员,他也收获了村民真情实意的感恩。有一次,邓文慧去菜市场买南瓜,遇到帮扶过的村民家属,对方看见邓文慧,忙对着摊主大声喊道:“喂!他是我家恩人呢,卖南瓜给他优惠点。”

  如今,邓文慧的日记出版了,沩水源村也迎来了第二位扶贫队长,但邓文慧还是经常会回村里看看,和村干部密切联系。

  “落实好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光明在前,沩水源长。”邓文慧说。

  手记

  豆腐中的扶贫情

  好久没吃到沩山豆腐了,今天特意托人买了三桶。儿子见后,乐开了花,因为他又可大显身手了。

  沩山豆腐以沩山产的大豆为原料,用沩山石磨磨制,烧柴火加工,辅以沩山泉水精制而成,是地地道道的沩山土货。新鲜的沩山豆腐色白、细嫩、滑爽、散发特有香味,无须做任何“修饰”和“打磨”,是沩山的招牌菜,沩山的名片。

  在沩山扶贫三年,我天天吃。每周都带回来给家人和朋友吃,都说好。

  儿子对我说:“爸爸!这么多豆腐,我们家一时吃不完,尽管快到中秋,但也会变坏的,坏了多可惜呀!我们何不把它加工成油豆腐,放冰箱里,这样就可天天吃到沩山豆腐了。”

  晚饭后,一家人收拾好碗筷,准备好工具和材料:铁锅、漏勺、菜刀、菜板、茶油……父子系上围裙就架场。不一会儿,香味就一阵又一阵地弥漫整个厨房,渗透到我家的各个角落。儿子趁热连吃了几块,外有焦脆的香,内有胶白的嫩,很兴奋地说:“爸爸!这不就变成了我们家乡‘外面八十岁,里面十八岁’的嘉禾豆腐吗?”

  我看到儿子开心地把沩山豆腐加工的样子,心里不禁暗喜:两代乡愁不断,两地香味悠长。沩山是我战斗三年的地方,我的第二故乡。吃着沩山嘉禾豆腐,让我回味小时候在家乡过年时的快乐;让我想起脱了贫的沩山人民,一定天天也像在过年,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秋风起,秋意浓。一块豆腐,两地情愁。谢谢可爱的儿子。

  ——邓文慧《沩山嘉禾豆腐》

  潇湘晨报记者 李姝 长沙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李姝

编辑:徐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12/17/479480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