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出版匠人】项目不完成不剪发 36岁的他如今长发及腰

来源:红网 作者:王诗颖 何青 编辑:向宏鑫 2018-12-20 16:38:29
时刻新闻
—分享—

2012年,岳麓书社编辑王文西接手了《中华大典·艺术典》的编辑出版任务,也就是在这年,他立下了“项目不完成不剪头发”的誓言。

大典的编辑工作进展缓慢,王文西和同事只能“自找麻烦”。从书稿录入、断句标点,到编纂书稿、编校清样,既当不署名的作者,又做责任编辑。

直到2018年春节前夕,王文西拿到了全套的八本《中华大典·艺术典》新书。

  红网时刻记者 王诗颖 何青 长沙报道

  1.05米的长发,简单地用皮筋绑在身后,蓄发6年后,岳麓书社编辑,36岁的王文西已经成为书社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男生,及腰的长发总是会吸引他人的目光,但他也早已经习惯。

  当然,这头长发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成为了他工作的进度表,只要头发还在,说明“工作就还没完成”。而这头长发,也源于6年前他的一次“任性”。

  时间回到六年前,彼时未满30岁的王文西接手了《中华大典·艺术典》的编辑出版任务,也就是在这年,他立下了“项目不完成不剪头发”的誓言,从此开始一场情怀与坚守的成长之路。

  这条路上,有人始终坚守,有人中途离开,也有人白发苍苍却没能等到与大典的见面。对王文西而言,承受“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寂寞,原本就是编辑的责任,也将是一生对于编辑这个职业的敬畏。

  “可能完成不了”时 他立下“项目不完发不断”的誓言

  2007年,从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王文西进入岳麓书社,跟随师傅管巧灵进行了四年多的古籍整理、文博考古方面的图书编辑工作。对他而言,《中华大典·艺术典》是自己首次独立挑起一个编辑部完成的国家重点出版项目,意义非凡。

  2012年1月4日,王文西接下了《中华大典·艺术典》的编辑出版任务。“一开始非常犹豫。”王文西说,早在2006年,岳麓书社就已经启动《中华大典》子项目《艺术典》的编纂工作,但受制于各种实际困难,项目面临可能被撤销的危机。在王文西正式接下该项目之前,大典曾经的外聘编辑明确地劝阻他,“这项目不可能完成的,你别跳进火坑里。”但是易言者社长的三次谈话,打消了他心中那点不确定,王文西最后答复了四个字——事在人为。

  接手后一个星期的期限内,王文西真正摸清了《艺术典》项目的家底,压力虽然很大,但“只能霸点蛮”。

  《艺术典》总主编中央美院金维诺教授,至2012年已经年近九旬,每天只能工作两小时左右。每年春节前,王文西都会去北京看望老人家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工作进行比较困难。整个《艺术典》的编纂大局无人统筹协调,《书法艺术分典》在王文西接手时,连作者班子都没有。只有《戏曲文艺分典》和《陶瓷艺术分典》已有书稿清样,而其他分典也陷入或停顿或缓慢的状态。

  《中华大典》作为一部繁体竖排的类书,它有独特的经纬目体例规范,其编纂、编校难度远远超过一般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而留给两位责编王文西和孙世杰的时间已经不多。

  面对自己心里的犹豫与同事们对于是否能够完成大典的疑问,王文西在2012年冬天的年度选题论证会上,立下了“项目不成发不断”的誓言。“当时说这句话心里也是为自己打气,话已经说出口了,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都要做到。”

  刚开始留长发的时候,王文西十分不习惯,走在路上感受着别人异样的眼光,这让本就比较安静内向的他感到别扭,“一开始的时候,我都是把头发扎进衣服里,不让别人看到”。等后来长发披肩也就习惯了,“只能争取早点做完吧”。

  这是一本与时间赛跑的书 “很多人没能等到与它见面”

  随着王文西的头发越来越长,留给他和孙世杰编辑《中华大典·艺术典》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多个艺术门类专业性方面的困难以及交稿时间的一再延误,让王文西和孙世杰不得不开始“自找麻烦”。

  因为大典的书稿需要进行大量的古籍资料的普查工作,为了减轻作者们的负担,王文西和同事们主动揽去了前期的资料查重、底本核对、引文归经入纬及排序等工作,有时,光是一个分典的纬目下引书标目及人物条目的排序工作,就要分别做上两三个月。

  有些作者时间来不及,王文西和同事只能“自找麻烦”。从书稿录入、断句标点,到编纂书稿、编校清样,既当不署名的作者,又做责任编辑。“熬夜那是常事,但是不能通宵,第二天白天还得有精神看稿子。”

  《中华大典·艺术典》最终呈现了1400万字的成品,但王文西与孙世杰处理过的文字至少翻了六倍,留下几十箱书稿档案,“一箱五六十斤肯定有。”如今这些书稿静静地堆满了房间的一角。用孙世杰的话说,这个过程有点像两个人坐着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中划行,却不知何时靠岸。

  “靠岸”的希望在2015年第一次出现,当年5月,《中华大典·艺术典》中的《陶瓷艺术分典》率先出版,让王文西摸着及腰长发稍微松了一口气。书稿档案室里的校样越堆越满,王文西的头发越来越长,大典的编辑工作也渐入佳境。

  直到2018年春节前夕,王文西拿到了全套的八本《中华大典·艺术典》新书,心中五味杂陈,“终于能过个好年了”。说这句话时的王文西,心中也藏着无法弥补的遗憾。

  从1987年岳麓书社参与筹备《中华大典》项目到2018年《中华大典·艺术典》出版,三十多年来,三代读书人肩负着历史使命,怀着知识分子的朴素理想,投入这项漫长枯寂的工作中。在此期间,《服饰艺术分典》主编李之檀、《艺术典》外聘编辑廖承良等作者和编辑带着未见成的遗憾辞世。更让王文西歉疚的是,“每年春节前我都会去北京与金维诺先生见面,今年因为拿到新书时离过年只剩三天买不到票,我想着年后背着新书去医院给老人家拜年,却在大年初四接到了金老助手打过来的电话,94岁的老人家已于大年初二去世,一切都来不及了。”挂断电话的王文西哭得泣不成声,吓坏了一旁的女儿。

  “余生未老不及腰” 做一个热情专注的“冷门弟子”

  从2006年正式启动《中华大典·艺术典》的编纂工作,到2018年年初最终完成,历时十二年的《中华大典·艺术典》最终呈现在世人眼前。这项在常人看来枯燥、重复、专业的工作,王文西持续了六年,孙世杰持续了八年。如此长时间的编辑工作,是王文西没有想到的,“本以为自己发发狠,磨个两三年就能完成,却没想到一做就做了这么多年”。

  “女儿从出生开始就没见过我短发的样子,一两岁的时候还对着我叫‘妈妈’。”自己的长发成为了女儿最好的玩具,有时候书稿的工作压力过大头发掉得多,女儿就跟在爸爸后面一根一根的捡头发,然后捏着长长的头发“嘲笑”他,有一次还特意拿卷尺量了一下:“爸爸,你头发有105厘米啦!”

  要让女儿看一看自己原本的样子,成为了王文西完成大典工作后最大的愿望。同事和亲戚朋友都在追着问哪天剪头发,他早已默默地为那一天写了首七律《艺术典修成剃发咏怀》,最后一句是“剪断青丝君莫笑,余生未老不及腰”,道尽了他心中的感念。一生一次的长发,只留给《艺术典》了。“我准备最迟在女儿生日那天,也就是元月3号,剪掉长发,给她留作纪念。这六年陪伴她的时间太少,也许现在她还能理解,但终有一天,她会明白。”

  “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寂寞 是湖南出版人的文化定力

  对王文西和孙世杰来说,《中华大典·艺术典》的编辑工作可能是自己唯一一次能够参与这种两三百年才有一次的工作机会,如履薄冰,冷板凳一坐就是几年。王文西曾经的专业导师姓冷,同门师兄弟被称为“冷门弟子”,耐得住寂寞是师门的学风。“别人说的冷板凳,但我们编辑心里面有那个热情,专心去做,还是能做成的,事在人为。”

  王文西回忆说,大典每年都要开工作年会,全国十几家出版社同行们坐在一起盘点进度,王文西的头发一年比一年长,而有些编辑们的头发却是一年比一年白了。

  有许多人说,做编辑是一份需要工匠精神的职业。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我总结不出来。”王文西思考片刻后说,或许在岳麓书社,它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出来的专注,“没有人会告诉你怎么做,但永远都有人在向你展示应该怎么做”。

  让王文西感动的是,时间能改变头发的长短,却无法改变这群匠人的匠心,就如同岳麓书社的编辑一般,为了一个选题、一套丛书而坚守几年甚至数十年。正如岳麓书社第一任总编辑钟叔河所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就是形势。形势既已大好,吾人自不容懈怠。”

  “吾人自不容懈怠。”这正是中南传媒在书写湘派风情时所坚守的文化情怀,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曾说过,出版人必须不忘“传承文明”的初心,不怕“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寂寞,中南传媒则持之以恒,以鲜明的战略守阵地,以过硬的举措出精品。

  也正是每一位湖南出版人的坚守,给了“出版湘军”勇往直前的动力。才让《走向世界丛书》《中华大典·艺术典》《中国古代历史图谱》《湖南石刻文献集成》等一批有集成意义的重点图书相继得以出版或立项,才让编辑有底气、有定力为一部书耗费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和生命。

来源:红网

作者:王诗颖 何青

编辑:向宏鑫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12/20/479749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