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央媒看湖南】湖南桃源县第一中学:处处都是育人课堂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龙军 禹爱华 编辑:向宏鑫 2018-12-23 11:26:11
时刻新闻
—分享—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学校篇】

  光明日报记者 龙军 禹爱华

  下课铃响了,学生依旧争先恐后跑上讲台。语文老师彭宏在结束《蜀相》的教学后,提及杜甫另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留下问题:“杜甫一生清贫,自保尚有困难,却发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你怎么看?”

  学生刘语嫣在黑板上写道:“杜甫以国为家,才会推己及人,渴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国之所在,即为家之所在。”这是记者在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一堂语文课上见到的场景。

  1907年,为唤醒民众,开启民智,造福桑梓,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倡导创办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时名桃源官立中学堂。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11次迁址,七改校名,历尽坎坷,2004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近10年来,桃源县第一中学深入践行“情感教育·生本课堂”理念,教育教学质量跨越式提升。“以学生为主体,4个权力下放,即思维权还给学生想,动手权还给学生做,话语权还给学生说,归纳总结权还给学生悟。”校长燕立国说,“我们的课堂就是要打破满堂灌的惯例,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本能。”

  “生本课堂”给教师提出不一样的要求:以生为本,贯穿教学设计始终,真正做到权力下放;同时要学会等待,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投入情感,师生间真正互动;使学生从知识点理解、能力提升到最后形成学科素养等目标一气呵成、水到渠成。

  “以前的课,有漂亮的导入和有趣的活动,虽有趣味,却少实效。”高三语文教师张玉美说,“现在,转换视角,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内容,实现真正的互动,这样的课堂更有实效、更有温度。”

  在桃源县第一中学,有温度的不只是课堂,还有食堂。10月26日,学生食堂发布公告:“因上学期猪肉食品价格大幅下降,到今年9月,学校食堂已存在部分利润,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学校食堂始终坚持保本不盈利的原则,经学校行政决定:给在学校食堂就餐的每位学生充值100元,请同学们于10月30日、31日到补登机上进行补登。以后如出现盈利,按照此办法执行,及时返还给每一位就餐学生。”学校共4200多名学生,每人100元,这次合计发放42万多元。学生每月平均餐费200余元,充值的100元足够开销半个月。

  2006年8月,在校工作20年的燕立国出任校长。工作千头万绪,从哪儿抓起?“先抓食堂。”燕立国说,当时学校整体搬迁负债较多,社会上还有议论说学校会从食堂赚钱来还债。“不赚一分钱。”燕立国态度坚定,并且承诺价廉物美。

  副校长邵华文介绍,食堂坚决不外包,所有食材直接从厂家进,既保证质量又节约成本。燕立国说:“后勤即感情,让学生吃好是最起码的要求。食堂无小事,食堂也是课堂。”

  在2018年高考中,桃源县第一中学一本上线1130人,上线率高达81%;单科成绩进入全省万分之一学生人数居湖南第三。尽管如此,在过去历年学校贴出的高考光荣榜上,招飞学员、军校生的名字,始终排在最前面。

  自1979年起,学校每年都有学生被空军招飞录取。近40年来,有70余名空军飞行学员从这里起飞,翱翔于祖国的蓝天。2016年,学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授予“空军招飞优质生源中学”。“保家卫国是最光荣的事。这在我们学校是有传统的。”退休教师叶荣菘1962年来校教书,见证了学校源源不断输送飞行学员和军校生的光荣。

  档案室里,存放着5年前收到的一封信。2013年9月,该校毕业生、空军学员周宏磊从某航空飞行基础训练基地寄给母校600元和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我决定把人生的第一笔津贴寄回学校,寄给我家国梦开始的地方,希望学校用它资助贫困学生,期盼有更多的青年学生投身军营、报效国家。”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23日 03版)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龙军 禹爱华

编辑:向宏鑫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