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家种黄桃一年赚十几万 湖南农业产业化带动更多乡村贫困户脱贫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易思含 编辑:李丽 2021-01-16 11:51:06
时刻新闻
—分享—

生活在偏僻乡野的人们,都有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梦想实现的背后,是湖南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的成果。产业兴旺,已然成为湖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路”和“近路”。

回顾“十三五”,湖南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速壮大,精细生产提升效益,农民收入加快增长。沿着精细农业发展方向,湖南农业固本强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加快迈向现代化。

“十三五”期间,湖南经济作物占农业产值比重提高到72.3%,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率达53.7%。全省拥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6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85家,上市公司20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湘字号”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力不断扩大。

小小黄桃让光棍娶上了媳妇

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因地制宜、靶向施策。

炎陵县平乐乡鑫山村村民蓝才洪告诉记者。在过去,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种植水稻,每家每户一亩地大概只能收成200斤到300斤的稻谷,“自己家里都不够吃,哪里还顾得上赚钱。”

对于不少像蓝才洪这样的青年来说,没有收入,就没有幸福。因此,大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

“十三五”期间,湖南以农业现代化为依托,大力发展精细农业,以做精做优促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把精准精细理念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与旅游、健康、文化等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

过去五年,按照品牌强农战略,湖南以区域公共品牌为总抓手,做到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激发品牌农业新活力,加快湖南农业由“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变。炎陵黄桃,个大、色艳、肉脆、味甜。2019年,炎陵县累计脱贫6682户。趁着这股东风,蓝才洪也决定留在家乡,大力发展黄桃产业。让他感到开心的是,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黄桃,有不少认识的同村人都娶上了媳妇。

他说,自己2019年开始赚钱,一年赚了十几万,订单最多的时候是8月,订单量是产量的百分之二十。“黄桃给村子里60多户人家带来的,不止是改变,更是未来。”

炎陵县县委宣传部张和生表示,2020年,全县桃种植面积8.9万亩,总产量5.18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20.6亿元。重点产区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户比比皆是。炎陵黄桃产业带动314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200元,全县有60%的贫困户通过种植黄桃实现稳定脱贫。

他们的合作社去年销售竹笋收入上千万元

一片茶叶,带动10万贫困人口就业,它是安化黑茶;一亩稻虾,带动一名贫困农民脱贫,它是南县稻虾;一山竹笋,带动一村贫困家庭致富,它是桃江竹笋……

这样的产业巨变发生在同一个地方:湖南益阳。

益阳市桃江县鸬鹚渡镇龙塘湾村村民陈志元告诉记者,当地生产竹子。但是光依赖卖竹子,每户一年一亩地只能收入200元到300元。2016年,在桃江县林业局的帮扶下,一部分人开始接触竹笋加工的技术。竹笋不分家,以笋为产业。

2016年,陈志元组建益阳市桃江县憨哥竹笋专业合作社,村里530户贫困户来到合作社,共同发展竹笋产业。

陈志元说,竹笋全身都是“宝”。他介绍,底部“老”一点的,用来制作笋酱;中间部分加工成“火锅笋”;头部最嫩的,加工成“糯米笋”。

现在合作社里,收入高的一年一亩地收成3000元到4000元,少的一年也有2000元。

“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陈志元说,村民看到了希望,愿意留在家乡的人越来越多。

更多年轻人也因为看到了直播和电商的发展,选择留在家乡。在电商的带动下,陈志元说,去年,通过销售竹笋,他的合作社获得了上千万元的收入。

直播带货让“擦菜子”不愁销路

数字农村、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产销紧密对接。

王也,益阳市资阳区张家塞乡副乡长。他今年30岁,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在当地任职。每逢“擦菜子”播种、收成期间,王也特别忙。

“擦菜子”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习惯。她形容,“擦菜子”一个有十多斤,可以炒着吃,也可以阉了以后吃。王也回忆,过去家家户户基本都是家庭小规模种植,不利于推广也不利于创收。

面对这个难题,王也说,当地做了很多工作,还联系了湖南华松农贸有限公司来收购。“村民不用自己去找销路,收益得到了保障。”

2020年5月,村里成立富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往村民从坛子里拿了‘擦菜子’就往袋子里装,塑料袋一包就直接推销给别人,效果不好。”合作社承担“擦菜子”的蔬菜加工、收购、包装以及销售等工作。王也介绍,2020年全村擦菜子产销量近40万斤,全村有129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借助电商平台,带领村民稳定收入,提升‘擦菜子’的知名度,现在已经不愁销路了。”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易思含

编辑:李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