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成新湘
红网时刻记者 潘锦 北京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的推进器。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
听完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成新湘心情澎湃,备受鼓舞。她说,这份报告接地气,贴民生,让她这样的文化工作者信心更强更坚定。希望国家大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教育培训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机制,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青黄不接的困境。
成新湘是湘绣传承人,她认为,湘绣,绣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妙技艺,绣的是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坚持文化自信,要坚守传统,融通中外,面向未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绣出更贴近现代生活、更符合当代社会发展、更能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用绣花的精细态度和恒久耐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
目前,成新湘培养了近40个学生,她希望他们都成为德艺双馨的手艺人,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状况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湘绣倾注热情并付诸实践,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越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空间的影响越大,保护传承面临困难就越多;二是年轻人外出多,传承人群年龄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复杂,基础薄弱。
成新湘建议,要进一步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年度考核等资料的支撑下,加快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构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库,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千百年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有部分优秀作品随着历史发展、社会变迁等因素,未能绽放在大舞台。成新湘建议,要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区分国家、省、市、县级别,确定不同的经费标准,保障项目保护单位开展日常保护传承工作。要推动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典剧目复排,以及传统美术、技艺类项目经典作品复制等相关工作,为传承树立标杆,为发展提供参照和方向。
如何加快培养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成新湘建议,要继续推动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支持高等院校设立相关研究学科,鼓励传承人与院校、企业合作;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引入设计创新、培训教育等手段,增加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产品创新能力,使其产品融入当代、进入市场,提升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
“出台政策,成立专项基金,鼓励传承人多带徒弟,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成新湘说,这样才能真正让传统手工艺项目活起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和发展。